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亮)“呜——”,随着高昂的鸣笛声在大运河畔回荡,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入山东济宁港航龙拱港铁路专用线集装箱装卸作业区,这些货物从此“下水”后,将沿运河运至长三角及长江一带。
铁水联运,“牵手”中欧班列,标志着大运河港航通道的进一步延伸。近年来,素有“运河之都”美誉的山东济宁充分发挥京杭运河“黄金水道”优势,以水为媒,借水而兴,推动港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抢抓机遇 构筑港航新优势
京杭大运河从济宁穿过,自元代开始至明清,运河的最高管理机构都设在济宁,因此这里被誉为“运河之都”。如今,千年运河成为联系“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个国家重大战略的“黄金水道”。
发展内河航运,济宁优势得天独厚,而《山东省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和一系列支持政策,又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济宁市主动融入服务交通强国、贸易强国、航运强国等重大战略,把港口发展作为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做大做强港航物贸,深度挖掘产业资源,推进“航道网、港口网、物流网、产业网”四网合一,构筑起现代港航物流发展新格局。
2020年,济宁市以济宁能源集团为主体成立港航发展集团,致力于“建设亿吨大港口、发展亿吨大物流、培育千亿大产业,打造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
2021年4月,梁山港公铁水多式联运正式通航,实现了我国黄河以南京杭大运河河段全部通航。今年9月,龙拱港成功对接中欧班列。
同时,《济宁港总体规划(2035年)》突出“港产融合、集约高效、有序开发、智慧绿色”,科学规划了8大港区23个作业区,将形成以主城港区为核心港区,微山港区、梁山港区为重要港区,嘉祥港区、金乡港区、鱼台港区、汶上港区和邹城港区为一般港区的总体内河港航发展格局。
不知不觉间,济宁已建成千吨级泊位25个,港口吞吐能力超80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突破80万标箱,强势回归运河航运“主力阵容”。
通江达海 公铁水齐头并进
不沿边,不靠海,很多人难以将“铁路”“内河”“海关”等关键词联想到一起,但依托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优势,济宁搭建起“通江达海”的舞台。
作为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济宁港(济宁市辖区港口统称)的千吨级轮船、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长江,通达宁波港、重庆港等50多个港口,物流贸易覆盖150多个城市、16个国家。
“进江、联海、向陆”,聚焦多式联运和散改集模式,济宁公路、铁路、水路齐头并进,港航优势日益突出。
2021年4月,梁山港公铁水多式联运正式通航。今年9月,龙拱港铁路专用线通车运营,继瓦日铁路之后,新兖铁路也和京杭运河实现“联手”,成为又一个“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
运河贯通南北,枢纽立体构建,通过开展多式联运,济宁港的路越走越宽。据统计,现在每天有近4万吨的煤炭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再通过京杭大运河直达长三角等地区。龙拱港设立山东省内河首家海关监管场所,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通了借港出海新通道。
目前,京杭运河贯通济宁251公里,全市水运通航里程1100公里,内河船舶7000余艘,通航里程和运力在京杭大运河13个港城中居第1位,瓦日铁路、新兖铁路与京杭运河交汇,形成了轴心位于济宁,辐射“一带一路”、联通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的“丰”字型物流大通道。运河上开的船越来越大,航程也越来越远。
数智赋能 港产城融合发展
深秋时节,大运河畔,千吨货船泊靠在岸边,港区内自动化轨道吊不停地升降腾挪,无人卡车满载集装箱来回穿梭,一片繁忙……作为全国首家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的内河集装箱港口,龙拱港实现了从散货小港到智慧新港的完美蜕变。
梁山港启用了全国首个“无人放仓装车系统”,试验成功了全国第一个万吨列车智能卸车机房,还引进全国首台智能火车清车机,以及108辆LNG清洁能源货车和10艘LNG船舶。
邹城的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内,90米LNG动力集装箱运输船及67.6米纯电动力多用途运输船,是京杭大运河运载量最大、首次实现批量化生产的新能源智能船舶。
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的加速赋能,为济宁港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港聚产、以产兴城,港航业直接带动了船舶修造、水上旅游、物资营销、短途运输、餐饮服务、临港工业及物流业的发展。
按照“前港后园、错位发展模式”,济宁规划建设了梁山煤钢物流园区、邹城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百万吨级粮食物流园等六大临港百亿级产业园区。
依托港口,济宁市建设的江北粮食物流园,肩负着“北粮南运”的使命,上接京津冀、黑吉辽、晋陕蒙,毗邻苏豫皖,下承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为多个城市送去优质、安全、绿色的粮源。
2024年1—8月,济宁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6643.6万吨,同比增长45.6%;集装箱吞吐量达25.56万标箱,同比增长97.7%,稳居山东省内河港口首位。
悠悠运河,静静流淌,昔日的“运河之都”续写繁荣,港、贸、船、产、建、融一体化发展,正焕发着新的时代活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