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山水田园诗的鼻祖陶渊明的诗句,既充满了诗情画意,也道出了劳动的艰辛。对此,陶渊明有切身体会,而后来的山水田园诗人大都没有下地劳作的经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不管是封建王朝兴旺发达时期,还是封建王朝衰败时期,到处可见老百姓的生之艰难,最苦的永远是底层老百姓。
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现实主义诗人,悲天悯人地描写了老百姓的不幸与遭遇。诸如:李绅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秦韬玉的“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崔道融,生卒年不详,自号东瓯散人,今湖北江陵人,与晚唐著名诗人司空图同时代,且交往密切。早年四处游历,见识颇广。曾任永嘉县令,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
某个春天的夜晚,崔道融借住在一户乡村农家,忽然,外面下起了大雨,农家主人趁着下雨,冒雨耕耘。此情此景,震撼了他的心灵。于是,写下了一首《田上》。诗作原文如下:
雨足高田白,
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
东方殊未明。
这首诗的大意是:
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致连高处的田里也存满了一片白茫茫的水。
为了抢种,农民披着蓑衣冒着雨,半夜就来到田里耕作。
辛勤劳作了大半个晚上,人和牛的力都使完了。
正当人困牛乏的时候,东方的天空还远远未亮呢。
崔道融这首《田上》是一首描写农民半夜辛勤耕耘的田园五言绝句。
整首诗开篇先写久旱逢甘霖,夜里下了一场大雨,既突出了雨水之多,又暗示了农夫耕田将会倍加艰难和辛劳。接着,写农夫披着草衣冒着雨,半夜就来田里耕作,表现了农民为了抢种,不惜牺牲睡眠和安全,不畏风雨和寒冷,勤劳地从事生产劳动。
然后,写人和牛的力气都用尽了,揭示了在封建社会,农民使用的是原始的劳动工具,耕地非常吃力,需要付出巨大的体力劳动。最后,此时写天还远远未亮呢,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农民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辛苦劳动生活。
全诗语言朴素,明白如话;质朴动人,内容写实;形象鲜明,生动逼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笔墨简淡,语浅意深;蕴藉深邃,耐人寻味。
突出特点是采用白描手法,用简单的几笔铺垫,便勾勒出四幅很有生活气息的劳动画面,以同情的笔调描写了农民冒雨连夜耕作的辛苦,提醒人们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怜悯之心跃然纸上,堪称悯农诗中的经典佳作。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往今来,所谓盛世繁华,太平祥和,背后无不饱含着老百姓的艰辛与付出,眼下的岁月静好,是有人负重前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