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类朋友,比起一上班就吐槽领导同事、做事没兴趣、上班如“上坟”的人,他们好像更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活得自在。以“中庸我”为总领的思维模式。中庸就是由孔子在先秦时代提出,时至今日仍在影响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哲学智慧。但是在当代语境中,很多人对中庸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甚至有些嗤之以鼻。他们认为中庸就是和稀泥、不得罪人、八面玲珑、鸡贼世故,而这其实恰恰是中庸反对的东西。孔子称之为乡愿,还曾很“直球”地批判道:“乡愿,德之贼也。”乡愿看似中和,其实是一种失去自我、没有原则的行为模式。而真正的中庸则拥有强烈的主体性,它的行为准则围绕着人的核心自我,是一种让自我恰到好处融入环境的高级智慧。
比如职场中,我们经常要服从领导的安排。如果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没有原则、没有底线,只是为了讨好领导而服从,这就是“乡愿”。但如果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此刻让渡一部分自我,可以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但这么做是为了实现自己更底层的职场诉求,又在保持弹性的同时坚守自己真正的底线,那这种服从就不是在背叛自我,而是为了更好的自我实现,这就是中庸我的思维模式。
举个例子,小明和小刚是刚入职一家公司一年的职场新人,他们在职场都很有向上攀爬的欲望和野心,不是那种无欲无求的人。在一个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节假日,他们俩同时接到主管的通知,要赶到办公室加班完成一项紧急的工作。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分别是怎样应对的。
小明接到通知之后心里非常不爽,本来跟朋友约好的逛街看电影计划全都泡汤了,但他又畏惧领导的权威,只能来到单位一边干活儿一边开着聊天软件,暗戳戳跟朋友吐槽。朋友说:“打工而已,千万别太当回事,随便糊弄糊弄,下次他们有这种事儿就不找你了。”小明马上回复了一个“机智”的表情,他觉得朋友说得真是太有道理了,我怎么没想到呢?给这点钱休想买到我的时间。于是对分配到的工作敷衍了事,交付了质量很差的工作成果。
同时被安排加班的小刚呢,开始也不太情愿,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分析了自己的现状和诉求:我是一个刚进这家公司一年的新人,我的学历、情商、家庭出身等客观条件在同期的同事里都不出挑,甚至有些弱势,而我的目标是三年之内在这家公司晋升一个职级,同时希望一些涨薪的机会。这次服务的甲方在业内很知名,对公司来说也很重要,如果我能出色地完成这次任务,对实现我的职场目标肯定是有帮助的。于是他竭尽全力,交付了令人满意的工作成果,得到了领导褒奖和重视。
他们的行为表面上看来也没太大区别,他们都加班了吗?加了。都干活儿了吗?也干了,也都很辛苦。但他们底层的思维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小明看似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很聪明,也很互联网,他可能也看了很多的避坑视频,但其实他的自我是模糊的,飘忽不定的。他真的还记得自己的野心吗?他有观察过在自己的体系下边,这些比自己年资长几岁的领导是怎么去努力和攀爬的吗?他的那个特别聪明的朋友教给他的好办法真的适合他吗?他和小明本身的底盘是一样的吗?这些其实都是小明需要思考的问题。
而小刚呢,他对自我的认知很清晰。他很清楚自己目前拥有的客观条件并不占优势,也接受了这一点,没有不认过去,怨天尤人。他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明确的职场目标,几年之内升职加薪,更难得的是,还为之付出了具体的行动。小刚有着笃定的目标感和脚踏实地的行动力,他的思维模式,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庸我”思维模式。
说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你怎么知道小刚的努力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不是职场PUA吗?如果我们抱着这样的预设,是很难在职场上有所发展的。对我们大部分没有原生家庭托举的普通人来说,努力不一定会赢,但不努力就一定没有机会赢。没有人可以确定努力之后是什么结果,但我还是认为,没有哪个环境会不喜欢努力、负责的人,即便一时看起来吃亏,最后终归会有收获。
想跟你说的是,我们想要拥有自我,想拥有那部分核心自我,不是完全不需要去顺从。其实好多时候做自己是需要暂时让渡一部分自主的,是在退后的,是在顺从的,这就是“中庸”。
上面说的是要妥协和顺从的情况,中庸当然不是让我们一味地妥协和退让,当环境的力量践踏了我们核心的价值追求,突破了我们的底线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坚持自我、寸步不让的。你可能要说,具体该怎么分辨呢?其实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弄清楚哪些是你内心真正的基底。这个判断起来也不难,就是看取舍:你在各种细小的选择里,永远不想放弃的部分是什么。人生其实很像打游戏,背包容量有限,一路捡拾装备,一路就得丢弃一些东西。一直放在你背包里的东西,就是你内心的基底。
之所以有人会“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或者用现在的话说,变成“油腻的中年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模糊或者丢失了我们刚才说的——自己内心的基底。
如果你的每一次改变都让自己感到厌恶,那就是一种不好的自我合理化,最终你的自我会一无所有,走向一种虚无的空心病。我认识一些朋友在职场摸爬滚打很多年,挣了很多钱,但一点也不快乐,整个人处于一种缺乏能量的状态。这其实就是做出了很多不好的改变和妥协的代价。这种损失,用钱很难弥补。
“中庸我”是一种思维模式,相信在以自我为中心和顺从他人或环境这两极之间有一个平衡态的存在,我能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博弈实现我真正想要的,而这一切平衡的基础在于认识、认领和践行核心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