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1月4日,据中新网报道,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新增加了规定:国家鼓励公民、组织合法收藏,加强对民间收藏活动的指导、管理和服务。
国有媒体的解读也释放了很多利好,比如国家真的在认真倾听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民众的心声,对于民间有很多文物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清楚民藏的诸多乱象,与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与监管有很大关系。
虽说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但有这份态度,民藏就有很大希望!更何况等文物法修订尘埃落定后,那民藏就是真正受法律保护,这比以前提心吊胆地搞收藏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国藏是湖,民藏是海,国家前任文物局长刘玉珠先生,就不止一次提到过民间文物的数量极其可观,要重视,要保护!
只要稍微考证一下国藏文物的来源,就会知道,大部分都来自民藏。不注意民藏的后果,前面几十年大家都看到了,大量文物流失海外,无异于只圈了湖泊,却丢了海洋。
而我们现在真正要重视的,还是如何解决民间藏品的“身份”问题。
高层领导们都是有意向保护民藏、激活民藏,这不是空话,这几年国家推出了很多利好民藏的政策,比如给试点商户建立文物交易的渠道,比如全国各大博物馆推出的免费鉴定活动等等。
利好虽然多,但核心的“身份”问题,却始终无法解决。因为下面落实的人,可就不这么想了,给予民间文物合法的“身份”,是要伤害很多人的利益的!
因为能得到那个“身份”,就有了传承有序的证明,就能合法的上拍卖,就要和那些既得利益者抢肉吃。
你想,他们某些人愿意吗?
这么多年,很多民间藏家都意识到了,传承有序始终是个伪命题。
那些大的建筑、雕塑,因为不能移动,所以追根溯源很容易,这才是真正的传承有序。可是能随时移动的文物,稍好一点的都有几百上千年,这么长时间的历史,谁能说得清?
我要证明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在某个时间地点合法地收藏了这件文物,怎么证明?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当然,我也可以瞎编个故事,说我老祖宗当年逃难从山东到河南再到安徽,中间意外救了某个地方大员,那个官老爷就拿出一件宝贝来报恩。反正又没有县志之类的史料记载,我想扯几个故事还不简单嘛......
什么?你说这么扯的故事也有人信?这就是原因所在,还真的有人信。
如果你仔细观察了那些大型拍卖会的拍品,就会发现1000件藏品,能有史料记载,或者一代代人传下来,完全说清楚来源的比例还不到10%。
剩下的藏品,都是编故事!要么是台湾、香港的某个家族收藏的,要么是加拿大、日本、美国的华人意外找到的,要么连个故事都懒得编,直接就标明四个字“传承有序”。
他们之所以有恃无恐,就是因为掌握“传承有序”话语权的那些人,和拍卖行的那些人,早就是利益共同体。
他们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城墙,阻挡了民间藏品的出路,从民间出来的好东西,要么贱价卖给他们,然后经过“海外回流”的洗白,成为高端拍卖会上富豪们争相抢购的精品。
要么就烂在手里,永远得不到承认。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鉴宝专家”这个群体,他们因为没有法律的监管,黑白颠倒肆意妄为,这个群体不清洗干净,那么民藏永无出头之日。
前段时间国家打击网络非法鉴定就是个好的信号,但这远远不够,只要有一天敢打击专家这个群体,那么民藏的春天就真正来临了。
中国只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打造成强大的工业国,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路。可以说,只要是心之所向之处,就没有我们办不成的事。
所以只要团结起来,继续呼吁加深对民藏的改革,对乱象的整治,对专家的监管,对确真确权的普及,我相信民藏走向正轨,开出灿烂的万亿之花,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