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迎辞

由上海市抗癌协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异质性与个体化治疗专委会承办,《中国癌症杂志》《肿瘤影像学》《抗癌》作为学术支持的第七届上海国际肿瘤内科学论坛(7th SIMOS)将于 2024年11月21-24日在上海隆重召开。

自 2018年首届 SIMOS会议隆重召开以来, 在全国肿瘤学专家的精诚合作下, SIMOS会议立足国内,融入国际,如今已成为国内肿瘤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 深受同行的期待和参与。

今年,7th SIMOS 将延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精雕细镂的办会风格邀请国内院士及 国内外知名大咖。会议将围绕肿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学治疗、联合治疗、药物不 良反应处理等当今最为热点的议题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精彩专题报告及研讨。届时海内 外专家齐集一堂,为广大与会同道们提供丰富的现场交流机会。

以往昔为鉴,可知兴替而益前路。2024年SIMOS将开启崭新征程,见证我国肿瘤内科学驶向更加全面化、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化的肿瘤治疗时代,必将是“全球指南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盛会 !

在此,诚邀您与众专家一起线下相聚,回首 SIMOS “高光时刻”、共享年度学术盛 宴、与您共话肿瘤治疗的未来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组织结构

上海市抗癌协会

承办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异质性与个体化治疗专委会

学术支持

《中国癌症杂志》

《肿瘤影像学》

《抗癌》

大会名誉主席

孙曾一,詹启敏,徐兵河

郭小毛,虞先濬,吴炅

大会共同主席

胡夕春,王红霞,徐瑞华,石远凯

王洁,巴一,姜文奇

大会执行主席

罗志国,陈健华,王碧芸,郭伟剑

陶荣,王佳蕾,张剑,季冬梅

大会信息

大会主题:全球指南与中国实践

Global Guidelines & China Practice

会议日期:2024 年 11 月 21 - 24 日

会议地址:上海宝华万豪酒店(上海市静安区广中西路 333 号)

类器官专场

2024年11月23日(星期六)08:30-12:00

(会议室 1+2+3)

08:30

开场致辞

会议主持张哲、余波、陶中华

08:40

基于微肿瘤芯片开展精准医学和耐药机制研究

席建忠

北京大学

09:00

生物3D打印助力类器官和肿瘤模型构建

孙伟

清华大学

09:20

An in vitro Tissue Avatar to Model the Intricacy of Mammary Gland

蔡尚

西湖大学

09:40

09:50

茶歇

会议主持刘传绪、王辰辰、张晓伟、张群岭

10:20

遗传谱系示踪技术与类器官研究

何灵娟

西湖大学

10:40

基因工程类器官肿瘤模型及应用

陈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1:00

生物3D打印肿瘤微环境构建与临床精准医疗应用

汤忞

上海中医药大学

11:20

前列腺肿瘤细胞命运可塑性调控机制

高栋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11:40

总结与讨论

蔡尚 研究员

西湖大学

博士,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学士,印第安纳大学博士。2010-2017年在斯坦福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底回西湖大学组建干细胞与癌症实验室,围绕干细胞的再生、谱系分化以及疾病状态下的功能异常开展全方位研究。近期发表的研究阐释了肿瘤菌群在乳腺癌转移过程中的重要生理功能。在Cell,Science和Cell Stem Cell等杂志发表多个重要工作。

陈崇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2009年密歇根大学获博士学位。重点研究肿瘤恶性演进机制。发展了基因编辑的类器官构建新型的原发、原位、驱动明确的系列“精准肿瘤动物模型”。发现了KMT2C、PHF23等新的表观遗传肿瘤抑制基因,阐明了肿瘤转移和耐药新的表观遗传学及谱系可塑性机制。相关的工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在Nature、Cancer Cell、Cancer Discovery、Nature Cancer等。

高栋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博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原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6年先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所接受博士后训练,从事肿瘤生物学研究;2016年8月加入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高栋博士开发和建立了多种组织类器官培养体系,聚焦成体干细胞与肿瘤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研究;以通讯/共通讯作者在Nature(2篇)、Nature Genetics(2篇)、Cancer Cell、Cell Stem Cell等期刊发表20余篇研究论文;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青年人才计划、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等项目支持。

何灵娟 研究员

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开发并利用遗传谱系示踪新技术,研究器官发育与再生过程中细胞的增殖、分化、转分化等细胞命运相关问题。前期代表性研究工作包括:开发了基于双同源重组酶系统的遗传谱系示踪新技术—DeaLT,解决了有关心脏干细胞的重大科学争议;创建世界上首个示踪体内细胞增殖的遗传学技术—ProTracer,发现了成体肝脏中新生肝细胞来源;建立标记肝细胞独特亚群的遗传示踪新工具,揭示了怀孕后肝脏增大的细胞起源及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于Science、Nature Medicine和Cell Stem Cell 等国际学术期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人才项目。

孙伟 教授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国家特聘教授;美国Drexel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系Albert Soffa Chair Professor(讲席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生物制造与体外生命系统工程”教育部111交叉创新引智基地主任;清华大学机械系生物制造工程中心主任; 北京市生物制造及快速成形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市生物制造工程实验室主任。研究领域包括三维生物打印,生物制造,组织工程,先进增材制造等。得到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基金,科技部863项目基金,教育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美国国防部战略国防局(DoD/DARPA)等多项经费资助。孙伟教授共发表SCI论文250+篇,SCI总引21000+次,授权专利70+项,邀请国内外专题报告450+次。孙伟教授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物制造专业委员会现任主任委员;国际生物制造杂志Biofabrication创任主编;(2009-今);国际生物制造学会创任主席(Founding President, 2010-2014);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材料先进制造专业委员会创任主任委员(2015-2019);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制造科学与工程分会生物制造技术委员会创任主席 (Founding President, 2006-2009);Science, Nature和PNAS等逾50个国际期刊评审专家。获英国皇家工程院杰出访问学者奖(2018),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奖(2018-2020),国际生物制造学会首任杰出科研奖(2017),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MII/Fralin访问学者奖(2015), Drexel大学工学院杰出科研奖(2009),香港大学William Mong访问学者奖 (2008), 国际汽车学会Ralph R. Teetor教育成就奖(2003),及英国皇家物理学会出版社最佳论文引用奖(2018)和Emerald出版社杰出论文奖(2006 和2001)等。

汤忞 青年研究员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青年研究员。长期从事基于生物3D打印体外模型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创新药物评价模型和方法开发。主要成果包括建立多种具有高度临床相关性的肿瘤模型、类器官模型,获Nature期刊点评为肿瘤及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新工具;开发能够预测药效及解析肿瘤微环境特征的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多种光固化生物3D打印技术和装备。近5年发表一区SCI论文20余篇,被引1500余次,第一/通讯作者论文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 Cell Research等权威期刊,申获相关专利10余件。参撰多部生物 3D 打印、组织工程学术专著。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海外)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项目。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项目。

席建忠 教授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目前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副主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分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测量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等职务,是Science、JACS、Biomaterials 等多个国际知名杂志的审稿人。在化学、生物、微电子加工等多个领域,有良好的海内外教育与工作经历,是前沿交叉研究领域难得的领军人才。主要从事肿瘤精准医学、基因编辑、生物芯片等研发及应用,在新药靶点、肿瘤体外模型、高通量功能筛选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在 Nature,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Cell Bi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 PNAS, Angew. Chem. Int. Ed. 等专业杂志,发表 9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申报10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4项授权。主持或承担过国家级课题17项。

往届回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系方式

大会官方秘书处:

E-mail:simos_2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