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骗子几乎到处可见,有人骗财,有人骗色,还有的人骗名望。而近些年,有些骗子也变得“高雅”起来,开始“进军”艺术圈,有人冒充画家,有人自称书法大师,靠卖自己的作品赚个盆满钵满。
这也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是大众艺术鉴赏能力普遍偏低,鉴别不出一幅书画的水平到底是高是低,说白了就是“美盲”太多,说是热爱艺术,实则“附庸风雅”。其二就是艺术界鱼龙混杂,有的人看多了水平低的作品,自然容易被糊弄。
前些年,有这样一则新闻:2019年6月武义县书协通过社交账号“武阳艺事”发布公告:一位名叫潘惠平的男子因使用伪造的社会团体证件冒充中国书协“二把手”,被行政拘留。而在被戳穿之前,他不仅受邀参加过各地的书法展,还担任过评委,还有个人、企业请他题字。
其实,如果我们把这位潘惠平的字拿来看看,很容易就能判断出他写的是“江湖体”。其作品用笔浮夸,笔画奇形怪状,妄生圭角、空作抖擞,结构也是随心所欲,动作处理繁琐做作。可以营造顿笔、颤笔、飞白、顿挫。笔笔无来源,字字不合矩。
但在某些人看来,这样的字才是好字,字里有画意,龙飞凤舞,个性鲜明,一看就是有创新、见水平的作品。甚至有现场观众说“比起书协某些会员,他的字更豪迈大气”。很显然,由于大众对书法史、笔法和风格变迁不了解,所以才会把“江湖体”“印刷体”视为真正的书法,而把颜真卿、米芾、傅山、徐渭的字视作“呆板”“丑陋”。
而另外一件事,则证明了艺术界缺乏管理、乱象丛生,导致民众被带偏、被“忽悠”。2005年,一位苏姓女士以253万元的价格从某正规拍卖行购得了一幅名为《池塘》的油画,拍卖行专家一致认定此作就是吴冠中的真迹。2008年7月1日,苏女士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吴冠中,于是拿着这幅画,希望他能签个名。
可没想到,吴冠中看了几眼这幅画,斩钉截铁地说:“这不是我画的!”并在画作的外裱玻璃上亲笔写下:“这画非我所作,系伪作,吴冠中,2008年7月1日”。深感被欺骗的苏女士找到拍卖行理论,没想到工作人员竟然说“吴冠中说的不算,我们鉴定是真的,那它就是真的!”
有网友调侃“这件事成了拍卖史上的一大‘名场面’,而且还有吴冠中这么与众不同的签名,现在它确实值253万了”。
这两件事让人啼笑皆非,也暴露出艺术界业内业外的诸多乱象。我们平时大谈“书法复兴”“国画复兴”,如果这些乱象不根治,那么“复兴”所赖以生存的根基就不会牢固。
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