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北京门头沟”微信公众号消息,近年来,门头沟区强化政策集成,着力加强传统风貌管控与引导,鼓励村民就地取材,传承当地老一辈工匠技艺,分批分类推动村民依规依风貌实施农房改造,以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契机,集成各级各类资金,有效降低了传统村落农房改造成本,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成功推动首批传统村落农房风貌奖补政策在斋堂镇沿河城村成功落地。
坚持规划引领与智力支撑。编制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及综合实施方案,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全区14个传统村落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等各项管控要求,建立“区、镇、村”三级规划体系,形成全区传统村落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一张图”。同时,建立责任规划师驻村长效机制,依托门头沟区乡村振兴实验室,创新打造传统村落“1+1+N”(一名驻村责任专家、一名博士生、N个智囊团)专家团队支持体系,从空间规划、产业策划、农房奖补等七方面提供全过程、陪伴式问题研究与实践服务,为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坚持分级分类管控与政策资金集成。为严格风貌管控,从建成年代、地形地貌、特色文化、保护级别四个维度,构建分类型、分层级的传统村落整体风貌控制体系,对历史建筑实施挂牌保护,发挥中央资金撬动牵引作用,成功争取到了市级在传统村落风貌保护等方面连续三年的资金支持,建立“资金池”,研究制定农房奖补方案,以“划定评价等级、区分奖补额度”的形式替代“传统一刀切”奖补模式,着力形成依法合规修缮改造的正面引导。经统计,共对90余户村民(涉及斋堂镇沿河城村、马栏村、雁翅镇苇子水村、王平镇东石古岩村)进行了风貌奖补打分及资金测算,聚力形成传统村落风貌管控示范户接续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实施的良好态势。
坚持培育发展势能与产业转型升级。为保护传统村落村庄风貌重要肌理,加强风貌管控与引领,推动村中闲置农房盘活再利用,通过修缮一批传统建筑和民居、整治一批历史文化要素和街巷,探索传统村落适宜性保护利用方式。构建“公司+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推动传统建筑与传统民居活化利用。目前全区7个中国传统村落中已建成16家共有47套院落的精品民宿,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450万元。雁翅镇碣石村的“槐井石舍”、苇子水村的“三顾苇庐”等已初具品牌效应,爨底下村“爨舍”入选全市100处网红打卡地,有力助推村庄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
编辑 张树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