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饱受期待的空军歼-35A战斗机,在珠海上空进行首轮适应性训练。虽然时间不长,风格也比较保守,没有看到什么大尺度动作,但也足以判断国内发展歼-35的基本思路。

▲歼-35称得上是中规中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35称得上是中规中矩

相比于极有个性的鸭式布局歼-20,歼-35除了进气口结构稍微有点“别致”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中规中矩,事实上,歼-35也就真的是款很“常规”的战斗机。战斗机气动布局的核心,始终都是机翼。歼-35前缘后掠角比F-35稍微大一点,再加上翼展也要大一点,所以翼载荷要比F-35小不少,这对于提高机动性和减少超音速阻力有优势。F-35系列为满足F-35B的特殊需求,把机翼设计得比较厚(不然没法容纳引气管、承受起落架冲击力),这同样对超音速飞行、机动性是劣势。而歼-35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机翼厚度比较标准。顺带提一句,现代战斗机承力强度相当可怕,所以担心苏-57“太薄”会影响整体结构,是没必要的。

▲歼-20是典型的专注超音速飞行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20是典型的专注超音速飞行设计

简单看过机翼,再看机身长细比。一般来说,超音速飞行需要长细比越高越好,比如说歼-20长细比就很惊人,以至于侧面看起来“细长得让人担心”。歼-35做不到歼-20的水平,但简单估算一下,应该和F-22A是一个级别,比F-35要高一截。在不考虑动力系统的问题下,简单算几个核心指标后,很容易得出,歼-35机动性、超音速飞行水平显著强于F-35的结论。隐身方面,F-35弹舱为了容纳大尺寸对地攻击弹药,又搞了两个明显凸起,其他突出下缘的结构也不少,比起歼-35光洁的下表面,差距也很大。从现场高清图片来看,歼-35隐身弹舱尺寸偏大,占机身比例甚至在歼-20之上,应该是为了容纳霹雳-15付出的代价。

▲歼-35弹舱占比比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35弹舱占比比较高

不过,偏大的弹舱,也意味着歼-35能容纳尺寸稍大的对地/对海攻击武器,中航工业曾经表示歼-35隐身弹舱载重2吨,应该是可信的。换句话说,F-35付出海量资源才得到的对地/对海攻击能力,歼-35比较轻松的实现了,原因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F-35B强行加入造成的破坏。为了容纳垂直起降体系,F-35不得不缩短机身,并将大量内部设备向两侧机翼延伸,从根本上影响了F-35的气动结构,超音速巡航无以为继。同时,较短的机身加上垂直起降体系挤占内部空间,隐身弹舱不得不外突,破坏了原本隐身外形,成就了今天的“肥电”。

▲F-35B严重拖累了整个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35B严重拖累了整个项目

歼-35整体设计中规中矩,没有歼-20的剑走偏锋,恰恰就是因为对手自断一臂。说得直白点,歼-20的对手是F-22A,后者凭借F-129恐怖的动力,哪怕是常规布局都稳压当世,歼-20A想与之抗衡就不得不拼一把。而F-35被F-35B拖累,先自己把自己搞了个大残。歼-35根本不需要冒追求尖端技术的风险,只需要稳稳来一手常规布局,兼顾制空和对海/对地攻击,就能与F-35抗衡甚至是享有优势,又何必冒险呢。常规布局除了没什么风险外,试飞/列装的速度也比较快。再加上中航工业已经完成歼-20制造体系,歼-35等于是在歼-20基础上亮相,实际量产速度将会非常快。

▲其实歼-20服役速度就很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歼-20服役速度就很快

这次登场的歼-35带有中国空军涂装,不少欧美媒体称其已经进入中国军队服役。一开始大家是不敢相信的,毕竟歼-35首飞才3年左右。从这次歼-35A现场表现的迹象来看,还真有已经小批量交付试用的可能。毕竟福建舰预计明年就服役,舰载版歼-35最晚到2028年,就要在福建舰上成建制列装,这个时间确实很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