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7日至11日,话剧《惊梦》在哈尔滨大剧院连演4场,陈佩斯、陈大愚父子携巫刚、何瑜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同台飙戏,如此戏剧舞台盛宴让冰城观众大呼过瘾!据哈尔滨大剧院后台数据显示,话剧《惊梦》4场演出的平均上座率高达86%,共计5200名剧迷走进剧场一睹陈佩斯的舞台风采。在接受采访时,陈佩斯不仅分享了话剧《惊梦》的幕后故事,也讲述了他与哈尔滨鲜为人知的艺术渊源。

 专访|陈佩斯:哈尔滨是我的福地,更是艺术重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专访|陈佩斯:哈尔滨是我的福地,更是艺术重镇

找准喜剧切入点 故事真实感很加分

11月5日晚,话剧《惊梦》主创分享会在哈尔滨大剧院·小剧场举行,身着卡其色衬衫、高领内搭的陈佩斯倍儿精神,儿子陈大愚则是一身蓝色的穿搭十分清爽。

话剧《惊梦》是著名编剧毓钺与陈佩斯继2015年作品《戏台》后,再度合作的一部原创话剧。自2021年首演以来,话剧《惊梦》所到之地,好评不断,如今巡演已经近两百场,豆瓣评分仍稳居9.3,大麦评分高达9.7,屡被奉为“最震撼话剧”“最不容错过剧之榜首”“原创戏剧之顶流”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分享会现场,陈佩斯表示《惊梦》从剧本创作到搬上舞台,历经三载打磨。“这个本(剧本)我跟编剧一起泡了3年,而早在3年前其实这个故事就已经在孕育了。剧里展现了很多关于我父辈的故事,戏剧的背景也是实际发生过的,包括很多人物的设定都是将活生生地父辈那些人直接拿到台上去,所以《惊梦》带给人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真实感,这对观众来说是非常加分的。”陈佩斯说。

《惊梦》从头至尾都是一个沉浸在悲剧世界里的悲剧故事,可情节设置的精巧,戏词编排得无比幽默,却让观众从开始爆笑到结束。对此,陈佩斯表示,“我们用喜剧结构,将一个一个大的悲情故事串联起来生发出喜剧。喜剧框架搭建后,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每一个角色的缺陷。比如剧中和春社的班主童孝璋脑袋木、非常轴,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满脑子都是老戏,犯了傻智商还不够,而这恰恰就是喜剧的切入点。”陈佩斯表示,从每个角色的质量和性格特性入手抓喜剧,便能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父子子 三辈人对喜剧的执着

1954年陈佩斯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世纪70年代,他与父亲陈强共同出演《瞧这一家子》等电影,进入喜剧行业。此后陈佩斯在春晚与朱时茂一起创作演出了《吃面条》《胡椒面》《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羊肉串》《王爷与邮差》等11个经典喜剧小品,成为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惊梦》讲述一个戏班在乱世中挣扎求存的故事,剧名“惊梦”源于昆剧《牡丹亭》的一折《游园惊梦》,昆曲元素贯穿始终。而剧中另一引爆观众席的元素《白毛女》则是陈佩斯父亲陈强代表作之一,陈佩斯希望以此致敬前辈,传承艺术理想。“有时候真的像梦一样,当我照镜子时感觉跟我父亲当年时是一样的。我经常看着照片吓一跳,这到底是谁,自己都得定一下神。那时候老父亲拍电影,我跟着他,后来拍着拍着他就跟着我了。随着年龄增大,我慢慢扛起家业来了,然后就这样一路走过去了。”陈佩斯说,当初走上这条路只是为了混吃饱饭。20世纪70年代,陈佩斯曾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工作过,后来他先后报考了北京军区文工团、总政话剧团,最终被八一电影厂录取。“那时进部队一个月有45斤粮食不得了,能吃饱了,至于演不演无所谓。后来,人总是有些要强的也有虚荣心,鼓舞着我一直往前走。父亲又稍微带一带,拉我一把,一下就走上专门研究喜剧、做喜剧的正道了。”现在再谈起老父亲,陈佩斯坦言很多时候都没觉得老人走了,尤其是在演《惊梦》陈强曾扮演过的黄世仁角色时,陈佩斯总觉得老父亲回来看看了,感觉他就在自己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夏天,刚刚开始跟随父亲陈佩斯正式学习喜剧的陈大愚,身穿一身“农民工”的服装,完成了自己的表演首秀,正式成为一名喜剧演员。从一名学习生物学的理工男变为喜剧人,陈佩斯起初并不看好陈大愚的“跨界”。从最开始的导演与演员、到导演与执行导演、再到监制与导演,2021年在话剧《惊梦》中,父子终于首次同台演出。当问及陈佩斯为何这么多年之后才与儿子同台时他表示,“我曾想安排陈大愚进《戏台》,正遇上《阳台》开演,陈大愚走了《阳台》没人挑梁。戏台三部曲投资大、人员多,所以成本高,利润较低,我们的制作公司光指着一个戏活不了,还得靠其他几个戏一起撑着。”而当谈及对儿子有何期许时,陈佩斯说:“能养家糊口,能靠这个活命,而且对社会做有意义的事,就是期许。”

人生不过也是一场惊梦

“哈尔滨是我的福地!我们的小品最初就诞生于哈尔滨,当时我跟朱时茂在江边一个20世纪60、70年代建成的体育馆进行测试演出,在这儿获得了初步的成功。然后就被中央电视台的导演黄一鹤听说了,才找到的我们。后来,我所有的话剧都来哈尔滨演出。”陈佩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佩斯与哈尔滨的缘分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而后,2016年陈佩斯携杨立新在哈尔滨大剧院上演了话剧《戏台》,2017年儿子陈大愚又带着话剧《托儿》亮相哈尔滨大剧院。“演话剧的都知道,过去在北京能打得开、叫得响的有三个剧院,即哈尔滨话剧院、西安话剧院和陕西人艺。”在陈佩斯看来,哈尔滨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不仅是话剧重镇,更是艺术的重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主创分享会活动现场,不少哈尔滨本地从事戏剧演绎的年轻从业者也对当下应该做什么样的喜剧表示困惑。陈佩斯表示,困扰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不了解观众。“过去我们把艺术当作宣传、教育的手段,让自己成为老师的角度去和观众接触,作品的思考、创作都是从教育人的方向出发的,不屑于把人逗乐这件事儿,那是因为他们都不知道笑对人类来说有多重要。”陈佩斯说,这么多年喜剧的耕耘,其实都是在播种笑的种子,“能在社会生活中起到这么一个小小的作用,能生在一个好的时代、实现我的很多理想,我感觉很幸运。在人群中看着笑的种子种下去,看着它一点点开花、结果,看着现在年轻的喜剧人和像喜剧大会这样的节目像春笋一样成长起来,真是开心。”

在陈佩斯看来,喜剧有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放低姿态。“就像武术对峙时,制敌的重要关键点就是重心低。其实喜剧也是如此,无论是谁,如果你想把身边人和观众逗乐,必须降低姿态。”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陈佩斯的讲解不温不火、娓娓道来,他结合自己多年的舞台实践,从笑的行为本身为听众剖析了自己“喜剧的背后必然会有一个悲情内核”的喜剧理论。老骥伏枥,这个已经步入古稀之年、被粉丝称为“陈大爷”的陈佩斯仍旧初心不改,“带着平常心去看戏,就是一出戏而已。”戏是一场一场演的,到了这把年纪,陈佩斯相信人生不过也是一场惊梦。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于秋莹/文

王坤 于秋莹 石松鹤/视频

图片由陈嘉轩提供

剧照摄影 李笑鸣 王晓溪

编辑:王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