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5年4月17日,作为中日甲午战争结束点的《马关条约》分别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代表下于日本马关正式签订,该条约的成功签订不仅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使得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甚至点燃了当时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在这华夏民族的生死存亡之际,以及天朝上国神话破灭的时候,开始有人意识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唯有留学才能拯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巨人。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 清末•魏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不再是一句空话,特别是紧接着的“庚子之乱”,学习西方的必然性已经不再是“制夷”,而是“救国”,于是庚子赔款后美国的“庚子留学计划”第一次掀起了中国对外的留学浪潮。然而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要搭上“庚子留学计划”这趟车条件实在苛刻。比如北京于1909年、1910年和1911年的三次招生,不仅要求学生相貌端正,身家清白,身体强健之外,居然还有性情纯正、通晓国文、英文的要求。

虽然这些条件在现代看来根本不算条件,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光符合条件还不够,还得有初试(国文、英文、国史),复试(物理、化学、博学、几何、代数、国外史、地理、三角),1909年的时候630人应考,录取了47人;两年后的第二批400人应考,录取了47人,可谓是尽国之力挑选人才,他们的肩上负担着富国强国救国的历史使命。但是热血青年千千万,这个时候谁都想为自己的祖国出一份力,没办法随着“庚子留学计划”出去,自身家庭条件留学西方列强光是学费就已经无法承担,怎么办呢?这个时候,许多人就把目光转向了刚刚逼得中国签下丧权辱国条约的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费省,可多谴;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一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清末•张之洞

在当时留学欧美不过只有两百余人的情况下,留学日本的中国学子已经接近了9000多人,大批的学子从天津港或者上海出发,踏上那片有可能拯救中华民族的土地。除了晚清重臣张之洞所举例的省钱、免签(来返容易)、易懂、书简以外,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同样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原本作为中国小弟的日本已经通过了“学习西方”真正的强大起来了,这对于当时还怀着“国仇家恨”的学子来说,留学日本不仅是“救国强国”还带着“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闭关”之前的日本跟中国相似颇多,而日本摸索出来的“学习西方”之路,可以让中国学子在毫无经验的前提下少走很多弯路。再加上日本政府支持的中国学子留日计划,留日浪潮终于演变为留日大军,加上中国人“熟人带熟人”的传统,人数如雪球般越滚越大,留学日本成为了许多人的不二之选。

所以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不仅让当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有“学习更加先进的科技、文化”才能拯救风雨飘摇的中国以外,另一个方面同样推进了中国学子留学日本的浪潮。而恰逢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的欧洲大乱(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对平安和更加朝气的日本土地上活跃了一个个热血激昂的年轻人,既有文学思想上的大家:鲁迅、周作人、许寿裳等人;也有革命家:黄兴、陈独秀、李大钊,更有蒋介石,周恩来等,可以说正是那成千上万留学日本归来的学子,在之后的民国风雨中,生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这些学子都可以放下成见;站在历史巨人肩膀上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了祖国真正的富强起来,好好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