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明东陵,位于南京明孝陵以东,是懿文皇太子朱标的陵寝,在明朝被称为懿文陵。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朱标被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故而东陵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只有帝王陵墓才能使用的黄色琉璃瓦。
不过由于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起兵造反,朝廷百忙之中无力对朱标陵寝进行改建,因此东陵一直都是太子陵的建制,缺少明楼及方城。等到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朱棣篡位成功后,朱标被褫夺皇帝尊号,仍然称为懿文皇太子,其陵寝自然不会再进行升级。
那么在残酷的靖难战争结束后,朱标的子孙都有哪些遭遇?而到了政治空气相对宽松的明宪宗成化朝,朱标的后代又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为囚五十年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太祖第十九子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将燕王朱棣率领的靖难大军放入南京城内,大势已去的建文帝朱允炆在皇宫奉天殿自焚殉国。
六月十七日,朱棣登基称帝,废黜建文年号,称今年为洪武三十五年,明年年号为永乐元年。此外虽然以天子礼安葬了朱允炆,却既没有给谥号,更没有上庙号。不但如此,还把朱标的神主牌位从太庙迁回到了懿文陵。
戊寅,遣安王楹祭告懿文太子,迁其主于陵园。盖建文初尊谥懿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升祭于太庙。致是礼官言考之古典,于礼未安。遂命以主置陵园,仍旧谥号曰懿文皇太子,岁时致祭如常仪。—《明太宗实录卷九下》
朱标共五子,长子朱雄英早夭,追封为虞王,谥曰怀。次子即建文帝朱允炆。第三子吴王朱允熥先是降封为广泽王,后废为庶人,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去世,终年四十岁。第四子衡王朱允熞先是降封为怀恩王,后废为庶人,何年去世不详,无嗣。第五子徐王朱允熙先是降封为敷惠王,后改封为瓯宁王,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去世,年仅十四岁,谥曰哀简,无嗣。
朱允炆共二子,长子朱文奎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册立为皇太子,南京城破后下落不明,时年七岁。次子朱文圭生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朱棣入宫后未曾对其下毒手。
- 大赦出狱
将近五十年之后的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十五日,发生了明代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御驾亲征的英宗朱祁镇(朱棣曾孙)兵败被俘。此后居守京师的郕王朱祁钰即位称帝,尊英宗为太上皇帝,统率军民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八月,太上皇帝被瓦剌人放回京师,随即被软禁在紫禁城外的南宫之中。到了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由于朱祁钰病重连续三天未能视朝,太上皇帝趁机发动政变,重新夺回了皇位,并改年号为天顺元年。
当年二月,被废为郕王的朱祁钰暴卒,朱祁镇给弟弟赐了一个恶谥:“戾”。再加上此前杀害了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英宗急欲挽回自己的声望,因此把主意打到了已经无罪被囚五十多年的朱标后裔身上。
这里说一句,当时朱标的两个孙子依然在世,一个就是上文提到的朱文圭,明代史书中称为“建庶人”。另一个则是吴王朱允熥的儿子,称为“吴庶人”。据《明史》的记载,建庶人被关押的处所,是中都凤阳的广安宫,想来吴庶人也在此处。英宗召来内阁大学士李贤,透露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借其口宣之于外,一下子朝野上下大为感动。
在皇帝的推动下,包括建庶人、吴庶人在内的十八口人,被送往凤阳城中居住。朝廷每月提供食米二十五石、柴三十斤、木炭三百斤,赐阍者二十人、婢妾十数人,另外派出六名内使给二庶人“看守门户,出入使令”。不过据李贤所著《天顺日录》记载,旨意发出之时,吴庶人已经去世。
遣太监牛玉入禁谕其意,建庶人闻之,且悲且喜,不意圣恩如此。时庶人年五十六、七矣。吴庶人已殁,尚有庶母姐、老妇五六人,有年八十以上者。庶人入禁时方二岁,出见牛马亦不识。—《天顺日录》
凤阳的生活
按照《明史》的说法,建庶人恢复自由以后“未几卒”,这是不准确的。所谓的“未几”,就是没有多久,很快的意思。事实上十年后的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史书上依然有建庶人的消息。
当年九月,南京司礼监太监覃包向朝廷上奏,称建庶人、吴庶人从广安宫带出来的帐幔、鞾履(即靴子)已经“岁久敝尽”,是否需要修补?另外十八口人中有五人过世,每年提供的“布缣绵絮”是否需要减少?工部的意思是让覃包“勘议给赐”,宪宗当即予以批准。如果建庶人是“未几卒”,那么在覃包的奏疏之中就应该将其称为“故建庶人”。
十月份的时候,巡抚淮扬、右副都御史滕昭上奏称建庶人和吴庶人居住在凤阳城中,官军每天都要在附近巡逻守护,闹得动静很大,恐怕会惊扰到皇陵。而且凤阳“城池不修”,万一有人想要借用二庶人的身份生事,仓促之间难以防御。
滕昭,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举人,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由辽东巡抚升任右副都御史(正三品),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可谓位高权重。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滕大人给出的解决方案也很简单,将建庶人和吴庶人送往有卫所军驻扎的城池,或者迁居到凤阳旧中书省衙门,这样才能“严加防范”。宪宗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不必动”。
事下礼部,会官议以为诸庶人皆朝廷亲属,俱以有过谪守陵寝。英宗时敕中都内外官防守供给,至为周备,不可轻易。其或城池未备,自可修筑坚完,以为经久之计。上曰:“然。安置已定,不必动。”—《明宪宗实录卷四十七》
从滕昭的奏疏内容来看,建庶人、吴庶人此时都尚在人世,所以李贤《天顺日录》中所记载的“吴庶人已殁”,笔者存疑。当然有人可能会觉得这里的吴庶人,会不会是已经去世的那位吴庶人的儿子,也就是吴王朱允熥的孙子?这个可能性很小,后文我们会讲到。
建庶人,建文帝朱允炆嫡次子,在皇太子朱文奎失踪的前提下,他就是大明王朝第一顺位继承人。至于吴庶人,他的老爹吴王朱允熥,乃敬懿皇太子妃常氏所生,是朱标真正的嫡脉,身份甚至还要高于太子继妃所生的朱允炆。说实话,宪宗让二庶人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待在老家凤阳,内心真的很强大。
转眼到了十年之后的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户部郎中李炯然指出凤阳诸府州遭遇洪灾,而当地官府没有储备粮可以用来接济,是不是在凤阳府广济关、寿州正阳镇以及亳县等“客商聚集”之处收税,每钞一贯折米一升,等府库有了三年的积蓄再停止,这叫做开源。同时凤阳建庶人、吴庶人家眷亡故大半,每年的供应可以酌量减少,此所谓节流。
又凤阳建、吴二庶人初家眷十八口,月给米二十五石。今已故太半,而所供如旧,请量减之。事下户部,议其言可从。—《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七十三》
估计宪宗都快气笑了,你李炯然要收税,说实话也不是不行,苦一苦客商,骂名你来背就行。但是削减懿文太子子孙的待遇,算是个什么馊主意?满打满算十几个人,一年三百石粮食,仅仅比最低级的宗室奉国中尉高一档,朝廷负担不起吗?
到时候恶人我来当,你们转头为建庶人乞恩,让我不要虐待他们?想得美!宪宗立刻搬出先帝,也就是英宗,表示庶人的待遇是我父皇定的,“岂可轻减”?你们让凤阳镇守官员去查一查,然后“具奏处分”,潜台词就是皇帝绝不会降低建庶人的待遇。
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八月,守备凤阳太监李棠上奏,称吴庶人的姐姐以八十六岁的高龄去世,请求由朝廷出钱为其修造墓园,宪宗当即准奏。
庚寅,守备凤阳太监李棠奏:“故吴庶人姊年八十六岁,近卒于高墙内,乞令所司为营葬域。”上闻之恻然,命礼部移文所司营葬如例。—《明宪宗实录卷二百六十九》
由这条记载可以反推,吴庶人的这个姐姐生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当时的吴王本人也不过二十三岁,想来不太可能已经有了孙子。而吴庶人的去世时间,应该是在成化十三年和成化二十一年之间,因为李棠这一次非常明确地写了“故吴庶人”。
结语:到了明孝宗弘治年间,有人上奏请求封建庶人之子为亲王,以奉祀懿文太子,说明建庶人有后代。至于吴王一脉,自吴庶人去世后,似乎就再也没有其后代的记载。
对于懿文陵,其实历代大明朝廷都很重视其祭祀礼仪,甚至还多次对其进行修缮。据明代史学家顾起元所著的《客座赘语》记载,懿文陵每年要举行九次大祭,次数甚至远高于太祖孝陵。
孟春、清明、孟夏、忌辰四月二十五日、孟秋、中元、孟冬、冬至、岁暮,凡九大祭,用祝文。已上百官不陪祭,惟奉祀行礼,祝文称皇帝御名谨遣某官致祭于皇伯祖考懿文太子云。懿文陵,人称东陵。孝陵,大祭一岁止三举,余惟行香。而东陵大祭者九。清卿刘公常言:“隆杀相悬,不知何故。”或是洪武中旧礼沿而行之耳。—《客座赘语卷三·陵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