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成王败寇的事经常上演,而当面对数量庞大的战俘时,胜利者在如何妥善处置战俘的问题上,又总是不断重复相同的剧情。有的会选择就地消灭,如古代中国的长平之战;也有的会选择将其解除武装后就地遣散;更有的会将受降将士整体收编,以壮大队伍。
二战后期,前苏联军队发动了"八月风暴"进一步收割了垂死的日本军国主义,在对日作战中苏军共俘获了59.4万余人,其中绝大部分是日军海外三大集团军之一的关东军将士。面对如此众多的俘虏,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处置战俘上的做法,可谓是独辟蹊径,创造了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那么苏联到底如何安顿和处置他们的呢?我一起去看看吧。
条件艰苦,死伤无数。
苏联最开始的计划是就地关押,8月16日,莫斯科已给华西列夫斯基发布命令,要求根据波茨坦公告,就地建战俘营关押。然而,一周后,苏共又向远东苏军发布了《关于日军战俘的接受、安置、劳动》(第9898号决议),要求征用50万日本战俘强制劳动。苏联在处置战俘的策略上的转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二战后的国际形势和利益分配。
事实上,二战结束时,美国意图独占日本本岛,拒绝苏联开赴日本北海道接受日军投降。而在这个问题上让斯大林很恼怒,为了反击报复和获得补偿,最后决定出台这一反常的战俘策略。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这50万日军放回国后,被重新组织起来为美军所用,威胁苏军在远东的战略利益,另一方面,也可进一步削弱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潜力,从而达到"钳制"日本的目的。
命令下达后,在1945年下半年,594000名日军战俘中499807人立即被编成"千人营"(剔除伤残、丧失劳动力者、非日本民族战俘交给中国政府),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火车"闷罐车"拉往苏联各地,其中有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还有欧洲、中亚及外蒙古地区的。
苏联为了管理这些战俘,设立有内务部战俘和拘押人员事务管理总局,以及分散各地的267个战俘营,2112个战俘管理所。然而由于苏联高层的命令下达非常紧急,各项准备工作做得非常仓促。当日本战俘送到目的地时,现场连住所都没有,尤其是西伯利亚及远东区域,更是一片蛮荒景象。
1945年底正值寒冷季节,然而由于缺乏电工材料、灯泡等物资,战俘营建设进度缓慢,绝大多数日本战俘只能待在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的简易帐篷或窝棚。为此,苏联内务部也曾多次催促下令,确保给日本战俘提供满足要求的居所:电水暖配套全,采光好,带淋浴等等。同时还强调,必须确保在1946年春季前日本战俘定额不减。
然而事实上,仅仅靠一纸命令,住房、服装、粮食、药品等物资的紧缺,也是无法立即解决的。以粮食为例,原本要求为战俘准备三个月的粮食需求,也只得到半个多月的供给。因为此时的苏联粮食产量已不到战前一半,很多救济粮优先供给军队,甚至于苏联平民都在饥饿线上挣扎,生活困苦,自己都没吃饱,谁还有物力给战俘供应物资呢?衣服、药品等就更加是奢望。据统计,送到苏联的50万日本战俘,死亡55000人,大多死于第一年。
强制劳动,艰难生存。
死去的战俘固然是悲催的,然而活着的也未必是幸运的。苏联政府对待战俘的策略,本就想以最少之粮食消耗,换回最大的劳动收益。因此管理战俘的政府部门设计出了一整套精细化的绩效考核制度,来提升战俘的劳动生产率。
首先是对战俘分级管理。战俘被分成四个等级,每个等级承担不同的工作量。一、二等级的基本上当牲口在用,而三级从事较轻松的工作,四级为营养严重不良,免于劳动。据后来战俘回忆,战俘分级的鉴定,其实就是让军医检查大腿的皮,其下肉最厚的为一等,皮包骨为四等。这些战俘被分配到苏联各种高强度体力劳动型的部门,比如工程建设、煤矿、金属勘探、林场等,用以缓解当地人的劳动负担。
其次,实行严格绩效制度。对于超额完成的战俘将获得奖励,不仅有食物、奖金,还有精神奖励。对于没完成的战俘就比较可怜,不仅减少食物、剥夺奖金,还会被关禁闭,甚至严重的移送军事法庭。
在食物短缺的年代,战俘营通过严控战俘的肚子,有效刺激战俘的劳动热情。一个战俘维持远东地区的正常生存的热量标准为3000大卡,而战俘营提供2532大卡。也就是剩余部分,只能自己解决,或者通过超额工作获得,或者去野外觅食,铁路线上的草根、树根、鼠、蛇、狗等小动物都成为了食物。据战俘后来回忆,因为战俘在第一年觅食的动物太多,造成第二年基本看不见蛇等小动物了。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军官战俘仍保持着较高的生活质量,像将军级的甚至还能吃上水果和肉。这是因为日军内部十分强调服从性,借助军官可以很好地管理普通俘虏,因此军官战俘受到了优待。
红色教育,分化改造。
除了物质上进行压榨以外,苏联还对战俘进行意识形态改造。通过潜移默化地开展红色政治教育,从而争取到更多热爱苏维埃的日本战俘。当然在形式上是多样的,比如组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领袖著作,帮助战俘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批判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危害及负面影响,宣传苏联社会主义是解救广大劳苦大众的最佳路径,鼓励大家回国后仍然要为日本社会主义和苏日友好而努力奋斗,进出营地高唱国际歌等等。
当然这些政治教育和改造不是自愿为主的,而是也配套有严格的考评制度的。对于其中积极的战俘代表,不仅可以获得食物、荣誉等物质和精神奖励,还有机会被吸考察加入到日本共产党,负责监视和控制战俘营的战俘,或者在遣返后成为苏联情报机关的重要支持者。而对于"拖后腿"的战俘,在生存和遣返回国等方面将面临困难。
经过教育改造过后,向来以团结标榜的日军将士们也被分化为一盘散沙,每个人都变得非常服帖,各种表忠心、拉关系,各种吹捧苏维埃和领袖斯大林每天都在上演,此时俘虏中人心的丑恶的一面再次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战后一个调查显示,回国后只有10%的人还坚持斯大林意识形态,一旦衣食无忧和安全后,那些精心挑选的日共间谍,都纷纷拒绝与苏联情报机关的合作。
此后,日本政府也多次向联合国呼吁,制造国际舆论,要求遣返日军战俘,最后在美国的多次施压下,于1946年12月美苏签订遣返协议:由苏联负责送战俘到港口,由美方负责提供遣返船只,而费用由日本出。然而,由于苏联的拖延,遣返工作直至1956年12月才全部完成。苏联解体后,许多日本民间机构,曾前往当地寻找战俘的遗骸,至今已找到8000多具。
结语:
历史总是不断重复着相同的剧情,然而在战俘处置的问题上,苏联却是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子。50万日本关东军战俘,被苏联押送至西伯利亚及远东等荒芜之地的战俘营强制劳动、政治改造最长达10年之久,一方面依靠其创造劳动价值,减轻国内负担,另一方面进一步打压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再次抬头。宏观上看,这一战俘策略绝对是英明的,然而对于执行层面,由于当时苏联国内条件艰苦,也造成了不少战俘死亡事件的发生。
从这一典型事件中,我们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其一、世上的事往往是普遍联系的,有因必有果,谁也不能独善其身。昔日"皇军之花"的关东军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年在发动侵略战争时,所导致的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贫困状况,转眼间变成他们战俘生涯所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其二、战争面前个人的生死往往如沧海一粟、无足轻重的。因此,争取和平之大环境,避免战争阴魂再次抬头才是最应该做的,而不是像日本那样寻找军国主义的遗骸。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