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人成为俘虏 日本王牌关东军,为何会被苏军轻而易举的吊打?
二战当中的日军有一支精锐,他们因为驻扎在关东州,所以被称作“关东军”,关东军在日军当中战力最强,装备最精锐 规模也特别的庞大。
然而 在1945年苏军在东北发动决战时,六七十万的关东军却如同土鸡瓦狗,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被全歼,还给苏军送去60多万俘虏,这是为什么呢?
是苏军战斗力太强了,还是关东军的战斗力弱呢?还是背后有其他的原因呢?
事实上 关东军与苏军之间的战斗力差距并不大,甚至可以说 关东军一开始更胜苏军一筹,因为双方之前已经交手过一次了。
在二战早期 日本有两个想法,其中一部分人想着往南侵略中国,还有一部分人则想着往北侵略苏联,这两方面的人争论不休,最终想要北进的那些人,决定自己打一场试一试苏联的底气。
所以 这就爆发了著名的诺门坎战役,这次战役当中苏联是拿出了十二分精神来打的。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这场战争苏联战败,那么日军就将调转矛头全面侵苏,而日军为了能够打败苏军,也是动用精锐关东军,这一场战役最终双方谁也没有讨到好处。
考虑到苏联方面的硬件条件更优,所以 此时的关东军战斗力,其实是略高于苏军的。
那么 如此精锐的关东军,为何在最终与苏军的大决战当中,居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被彻底摧毁了,甚至还有60万日军向苏军投降呢?
1945年8月8日,苏联方面正式对日本宣战,为了彻底清除这个最后的法西斯,苏军在第二天就开始朝着东北地区进军,这里的关东军已经盘踞多年,而且还是日军当中的精锐。
因此 在苏军的想象当中,他们将会经历一场恶战,然而 战斗的顺利却超乎苏军的想象。
在他们8月9日展开大规模进攻,8月17日日军就提出停战谈判,到19日 关东军总司令宣布向苏军投降,这场战斗的主体部分仅仅过去了10天的时间,苏军就基本上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而且 战斗当中 苏军战损极小,整个战斗苏军伤亡仅3万多人,而关东军却有8万人被击毙,剩下近60万人向苏军投降。
那么 之前那么强大的关东军,怎么会在这一次与苏军的决战当中,如此轻而易举的就被全歼呢?
其实 这并不是因为苏军战斗力得到了快速提升,而是因为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而造成的。
首先 日本关东军战斗力急剧下降,到了1945年的时候,虽然关东军依然号称日军精锐,但其实他们已经算不得什么精锐力量了,甚至里面还有大量战斗力低下的新兵。
事实上 整个二战期间日军战斗力,一直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滑,刚刚开打的时候日军单兵素质非常高,这一点清楚的反映在我们国军的战场数据上,刚刚开打的时候平均要八九个国军战士,才能够对拼掉一个日军士兵。
但是 日本毕竟是一个小国,他们的人口资源是有限的,同时 日本后期大规模的向多国宣战,战场的范围也扩大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宽度。
因此 日本不得不大规模的征调新兵入伍,但是这些新兵肯定与之前的老兵没法比,那些老兵往往是日本训练了多年,早就把军事素养烂熟于心的,而新兵则是刚刚加入战场,很多作战技能都不成熟。
因此 到了抗日战争后期,国军这边只需要三个国军战士,就可以对拼掉日军一个士兵,可见后期日军战斗力下滑之严重,作为日本的精锐关东军,他们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日本逐渐在战斗中处于下风,日本总部大量调拨关东军前去援助海上战场,然而 这样就造成了关东军自己实力下降。
可是为了保持这个日军精锐的外貌,关东军不得不大量征召新兵,让关东军依然有几十万的规模,但这么一来二去 关东军的单兵素质,自然就在大量滥竽充数的新兵加入之下降低。
所以 等到他们与苏军决战时,日本关东军的战斗力,早就没有了往日的辉煌,更为离谱的是,由于日本的工业被摧毁,当时甚至有十几万关东军没有枪,所以他们打不过苏军也很正常。
与此同时 之所以苏军胜得那么迅速,也与双方之间的人数差距有关系,本来关东军巅峰时期有120多万人,如果关东军还有那么庞大的话,其实他们也可以跟苏军打一打的。
但是 此时关东军仅70万人,而且70万人当中不少新兵,不少人甚至连枪都没有,而苏军那边为了达到快速消灭日军的目的,直接出动150万苏军精锐进攻,这些精锐都是苏军精锐挑选的。
考虑到东北地区有很多山地地形,苏军特意挑选了许多有山地作战经验的军队,并且 这些士兵基本都经历过实战训练,有不少是直接从欧洲调过来的,他们刚刚打完了德国人,属于苏军的百战精兵。
因此 此消彼长之下,苏军和日军的战斗力出现巨大差异,苏军在原来的基础上还得到了小幅度的提升,而日军则在原来的基础上暴跌。
因此 双方一交手便出现了差距,关东军根本打不过这些精锐的苏军,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彻底崩溃,除了这些原因之外,日军之所以快速崩溃,也与他们针对苏军采取的战略有问题。
按道理说 整个东北的地形是周边全是山地,中部则是一望无际的辽阔平原,日本要是想占据优势,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全部军队,都开到外围的山脉来防止苏军打进来。
但是 当时关东军一来是大量的新兵加入,二来是他们内部也有大量的内部矛盾,所以在面对苏军可能的进攻时,他们并没有讨论出合适的方案。
以至于他们放弃大量的山脉不守,而把大量的日军精锐集中到了中部平原地区,这种行为与送人头没什么区别。
因为苏军的大规模坦克部队,最擅长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作战,如果日军扼守山脉不让苏军过来的话,苏军的坦克部队一时半会儿还真的没有办法。
但是 日军居然把那些险要山脉拱手相让,这让苏军直接越过了最艰难的地方,直接冲到平原地区与日军决战,但日军本身并不擅长平原大规模兵团作战。
一来日本本来就是一个山地国家,以他们那么狭小的国土面积,根本无法训练大规模平原作战,二来他们后面在中国的作战经验当中,由于中国的武器装备落后很多,所以我们也很少跟他们搞大平原决战。
因此 日本人对苏军滚滚而来的坦克,他们几乎是没有任何办法的,在这种以己之短击敌之长的战况下,日军很快就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失败。
然后 日本当时人心惶惶,其实也是他们快速失败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 8月15日日本政府就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的命令也发到了关东军这里,但是 日本人抗命是有传统的,外加关东军的高级将领觉得,自己手下有70多万人,根本就不怕其他人。
所以 他们依然还想负隅顽抗,然而 关东军内部的意见并不是统一的,有顽固派想要继续打到底的,当然就有一些不想打了的。
毕竟 基于人的本性来说,没有几个人喜欢连绵不断的战争,更何况这是一场他们占据劣势的战争。
所以 虽然关东军没有接受命令宣布投降,但是他们的人心到这个时候就乱了,然后再发现他们的战斗力不行,面对苏军的时候一路败退,这让之前骄狂的关东军总司令,开始从极度骄狂变得忧心忡忡起来了。
所以 没过几天 他就宣布接受投降,实际上 当时日本大势已去,作为一名高级将领,关东军总司令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之所以他要下令士兵继续抵抗,不过是为了在后面的投降谈判上面,他们能够拿到更多的筹码而已。
但是他们发现真正交战之后,他们一点儿便宜都没占到,相反他们还可能失去更多的筹码,所以 他们干脆就不打了,直接向苏军方面投降。
除此之外 东北当地中国人的抗争,也是苏军能够快速打败日军的一个关键原因。
实际上 在日军侵占东北的几十年里,东北人一直都没有放弃反抗日军,他们遭受了日本沉重的奴役,所以有着坚定的反日斗志。
这其中 一部分人组建了武装队伍,以东北抗日联军等形式组织对日本的抗争,还有一部分不方便直接加入战斗,就在背后偷偷的支援他们。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关东军的实力一直受到消耗,外加此时关东军处于最低谷时期,他们不仅仅需要应对外面的苏军打进来,还得防着这些本地武装端掉他们。
所以他们才会如此惊慌失措,以至于在许多关键战略的抉择上面,都犯了极为低级的错误。
同时 当时听说苏军要打日本人,很多当地人帮苏军当向导,带着他们寻找日军的要塞,这也是苏军能快速打赢的关键原因。
——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