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只改变了债务流转路径,没有改变财富分配路径。几乎你看到的所有媒体都在说化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非常对,有必要也合理,但都忽略了这个点,腾出来的资金怎么用的,就是财富分配路径。
我之前用养老金举过例子。大概在很多年前,我们就开始用国企资金划转到养老金账户以保证养老资金池可持续运转了,在我看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那么多老年人要靠这笔钱养老,养老资金的缺口必须补上,再怎么强调划转资金充实养老资金池的合理性都不为过。
但也有问题,问题就在于有些人一个月养老金一两万,而有些人一个月一两百,这有没有讨论空间?肯定有,其实一个月一两万都没问题,能力强、贡献大、交得多,拿得多也是自然,但一个月一两百,是不是太低了,有没有讨论空间?我觉得有。这是什么问题?这就是财富分配路径的问题,但你看有人提吗?都没人提,仿佛钱腾挪出来了,钱就能流进大家的口袋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美丽的误会?
回到化债,10万亿化债,首先是新增的6万亿限额,其次是5年累计的4万亿转向债券每年安排8000亿专门用于化债,这两者加起来一共10万亿。化债起到的效果就是,以前每年要消化2.86万亿的债务,现在只要消化0.46万亿,这就好比你每年要还10万的房贷,通过债务置换或者展期等等方式,现在每年只要还5000块钱,于是原本用来还债的钱,你就可以用来消费,用来买买买,利好就是从这个空间中产生。
之所以需要化债,是地方之前借钱太猛了,明里暗里借了很多钱,产生了天量的债务,这部分债务,以前靠居民和企业部门看承接,承接的路径就是房地产,居民借钱买房,企业借钱买地,借出来的钱,通过房地产流入地方,地方的债务转移到了房地产企业和居民部门,但现在的问题是,居民不买房了,不买房就是不接盘债务,地方之前借的钱就只能硬着头皮还。
以广州为例,2024年上半年,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了85%, 这么点钱,老实讲,如果债务不展期,可能连利息都还不上。
居民不接盘是导致地方债务压力陡增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既然居民不接盘了,就要想办法从其他路径弄钱来,否则地方疲于应对债务,会影响整个体系的运转效率,再加上没钱鬼知道会有什么奇招出来,最近火热的远洋捕捞就是奇招之一了,所以,必须得化债,用长期的低息债,置换短期的高息债,腾出资金空间,这是每个国家每个经济体都会用手段,没毛病。
但本质上,化债改变的是债务转移路径,以前是转移给居民部门,现在是转移到未来,通货膨胀是必然趋势。没有改变的是财富分配路径,也就是化债腾出来的钱,怎么花的这个问题,以前是大基建和各种项目,在这种分配路径里,地方负责投钱,能够接到项目的极少部分群体能够接到很多钱,大多数人只能接到劳动力市场的报酬……不讲太多了。 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我们的个人奢侈品市场快干掉美国了,但整体的消费市场规模, 坦白讲还不到一半。
根据海关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们对外贸易产生顺差的前三经济体分别是东盟、欧盟和老美,所谓贸易顺差就是出口卖出去挣的钱,大于从那边进口买的钱,属于赚钱部分,但现在特朗普上台了,必须要扩大自己的消费市场规模……只改变债务转移路径是不够的。
-END-2024年11月11日-
很多东西文章不能直接发,欢迎加朋友圈唠嗑:
*本文封面图来自《北平无战事》
*全平台账号:挪威TALK(B站,小红书)
*欢迎左侧一键转发至朋友圈,同时右侧在看与点赞
欢迎点击下方关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