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后的经济刺激如约而至。
11月8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批准6万亿元债务限额和4万亿专项债,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
数字大幅超过了国内媒体之前透露的6万亿,但是却没有近期各类小作文中预期的刺激房地产和消费内容,搞得有人欢喜有人忧。
之前政事堂在私享会的系列更文中,已经做过了预测,今天再跟大家聊一下政府为什么会这样决策(并没有刺激消费),以及对应本次决策来推演后续的决策。
近期,国内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地方政府的钱,转不开了,这也引发了三个方面形成了负面下坠的循环。
首先,国内大批区县一级行政单位已经半年以上没有开工资了,而且,很多地区并没有什么产业,就是围绕着这批公职人员(含教师、医护、临时工等)的消费形成的经济内循环,他们没钱不消费,该地区长期依赖形成的消费结构也就完了。
其次,很多地方的公职人员都饿了,自然会使得原本可以抬高一寸的执法变得异常的严格,全国非税收入大幅增长,远洋捕捞盛行,导致企业投资意愿大幅降低,投资没了,就业也没了,然后大家就不敢消费了。
第三,很多地方的企业也非常依赖于政府投资,近年来政府结款大幅放缓,形成了极其复杂的三角债,你欠我我欠你,兜里的欠条越来越多,信心也越来越差,平时那些大手大脚消费的有钱人兜里有钱也不敢消费了。
而面对这三个死扣级的难题,财政目前的做法,是用杠杆来解扣。
我们可以借鉴经济学一个入门案例:
一个旅客去酒店住宿,放1000快钱在吧台选房间,酒店老板趁旅客上楼,拿1000快钱去隔壁猪肉店把自己欠的1000猪肉钱付了,猪肉店老板又拿1000还给卖猪的,卖猪的又拿1000还了自己的嫖娼钱,妓女拿了1000块钱又去把住酒店的钱付了,酒店老板把钱放在了吧台,旅客下楼说没好房间不住了,拿钱走了。
通俗点说,这次国家的10万亿,就是把钱“借给”地方政府,让他们解决工资问题、非税收入问题,欠款三角债问题,让经济循环起来。
核心思路,就是用最少的钱,启动最大的杠杆,解决最多的问题。
而且,这实质上只是本轮经济刺激的第一波,接下来还会有新的刺激政策,很多会在今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
我们可以通过第一波“十万亿”的思路,对后续的动作进行推演。
一方面,近期小作文里面的那些刺激消费啥的,以后也不可能在中央的决策范畴之内,因为这种传统模式的杠杆系数太低了,国家未来要搞的是高杠杆系数的刺激方式,把一块钱花出十块钱的效果。
另一方面,本轮是解扣的模式,而非传统的中央输血模式,意味着这一轮的经济刺激靠的是内驱力,经济底子越好,经济产业结构越复杂,杠杆系数就越大,刺激效果就越显著,底子越差,则反之。
政事堂推测,明年的经济刺激主力,会是本轮10万亿的衍生翻版。
会一边围绕着提升五大国有银行的核心资本率,杠杆化的提升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利率和信贷成本,另一边围绕着对全国超大特大城市的土地收储,杠杆化的提升地方政府手中的土地货值,提升融资规模和能力,用土地回暖把银行借出去的钱还回来。
把银行与房地产的扣给解开。
会一边让兜里有余钱的东南地区地方政府出钱买入高质量企业的股权,一边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政策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提升未来高质量企业的盈利能力,随着企业接下来的IPO,用资本市场把投的钱再收回来。
把资本市场与高质量发展的扣给解开。
不知不觉间,国家经济刺激的逻辑,已经悄然变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