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1日讯特色产业兴,“姜”来更美好。近年来,潍坊昌邑市以“品质创优、品类创新、品牌创响”为核心,推动生姜产业扩规模、提品质、延链条、强品牌,全面提升生姜产业发展水平。
从“一片姜”到富一方,种出致富“金疙瘩”
既是药材也是调味品,小小生姜如何成为富民之源?
“昌邑大姜”源起于昌邑市南逄乡伍塔村,初名“南逄大姜”,该地明末清初立村时便以种姜为业,至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当地民间早有“冬吃萝卜夏吃姜”“冬有生姜不怕风霜”“斜子萝卜山阴梨,伍塔的大姜来赶集”之说,昌邑也有“吃了昌邑姜,不用开药方”的民谚。
现如今,昌邑生姜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平均单产5000余公斤,年产值30亿元以上。凭借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有机质丰富、通透性极好的独有土壤,造就其肉质鲜嫩、粗纤维少、辛辣适中、姜味浓郁的优良特性,成为姜中珍品、营养佳品、重要的出口商品,当地百姓也一直把种植生姜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致富是果,产业是根,根深才能叶茂果丰。做好“昌邑大姜”这篇文章,昌邑市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安全”的产业主旋律,规范种植标准,加强质量监督,使生姜产业步入了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轨道,不断拓宽集体和群众的增收渠道。
标准引领,种好菜园子。昌邑市制定发布《生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生姜病虫害绿色防治规程》等一批标准化规程,对大姜的种植管理、病虫防治具备了标准化的实操规范。选育推广脱毒姜种,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合理密植等实用新技术的运用,使生姜的产量和品质获得较大提升。对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建设的土壤修复研发中心,正全方位开展农田改良、土壤修复和成果转化,大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得到了保障。
严控质量,拎稳菜篮子。昌邑市建立了农业化学投入品源头化监管体系、生姜常态化检测体系、生姜基地规范化管理体系和生姜网络化监管责任体系四大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行农业化学投入品动态管理和生姜地块抽检全覆盖制度,建立系统的基地监管查询系统和产品追溯体系,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汇总整理《生姜病虫草害登记用药汇总表》,引导姜农群众科学规范施药,每年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合理指导,近两年来共发放《致全市姜农朋友的一封信》共计20000余份,确保大姜质量安全。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昌邑市持续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建立合作社,引导姜农入社,实现抱团发展。目前,该市共计225个专业合作社和2.1万户农户从事大姜种植,生姜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支柱型产业。
特色产业兴旺,群众富裕富足。2024年1-3季度,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达1.51:1。
从集散地到行业“风向标”,打好生姜特色牌
凌晨两点,山东宏大生姜市场人头攒动,全国各地的商贩汇聚一处挑选优质大姜。“能便宜点不?”“你给多少钱啊?给5块8,再高点,我这个姜没有病害,再上上。”经过来回的讨价还价,安徽的商贩最终在种植户孙华的手腕处写上了价格,大姜经过清洗、过磅称重,最后卸入库房。
据了解,昌邑生姜流通集散尤为突出,以宏大和琨福等大型生姜交易市场为中心,形成全国最大的生姜集散地,建有生姜交易市场6个,辐射全国大中小城市。2023年,生姜市场交易总量达180万吨,构建起紧密联结乡镇中小型批发市场稳定互动的市场网络体系,形成了以产地市场为主导的产业规模与产业集群。
以品牌农业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昌邑市聚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着力打造农业品牌,培育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倾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撬动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前进步伐。
“我们着力培育打造‘昌邑大姜’驰名品牌,2024年品牌价值达到了36.25亿元,‘昌邑大姜’获农业农村部‘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开创了潍坊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先例。”昌邑市农业农村局质监科徐跃亮说。此外,昌邑市还编制发布了“中国·昌邑大姜指数”,定期发布生姜品种报价、供求信息、行业动态、产业新闻等多种信息,成为全国唯一生姜价格指数,也成为全国生姜价格形成中心,以产地市场为主导的产业规模与产业集聚已显现初态,辐射周边县市的带动效应显著。
多点发力,势头强劲,抓实抓牢农业重大项目。昌邑市充分利用生姜资源优势,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全力培强做大生姜产业。先后实施了总投资2148万元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总投资4104万元的国家级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总投资6520万元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和总投资10亿元的生姜产业融合园项目,提升生姜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经营主体有活力,产业发展才有动力。昌邑市不断加大生姜产业经营主体培植力度,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2家,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2家。
从“一块姜”到“一条链”,带动产业融合发展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直播间,我手里拿的就是我们当地出产的昌邑大姜,昌邑大姜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肉质鲜嫩、粗纤维少、口感脆、辛辣适中,绿色健康……”在北孟乡村振兴电商产业园的线上直播间,主播龚文娟正在向全国网友推介昌邑大姜,不一会儿工夫,就吸引许多网友下单订购。据了解,1个小时的直播就能带动销售生姜3000余斤,销售额达1万元以上。
不止于对线上销售生姜的积极探索,昌邑的生姜深加工产业也欣欣向荣。
走进围子街道的潍坊丸和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空气中弥漫着生姜特有的辛辣与盐分交织的香气。各条生产线都在满负荷运行,当地农户种植的生姜经过清洗、筛选、腌制、包装等一系列工序,变身为深受韩国、日本、美国等地客商青睐的调理菜品。作为一家现代化大型深加工调理蔬菜加工企业,该公司以生产出口日式、韩式调理蔬菜为主,年加工生姜产品1万吨,产值5000余万元,出口35个国家和地区。
农产品“链”上精深加工,传统农业插上“金翅膀”。昌邑市持续做强现代农业产业链,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开辟了“姜经济”从一产种植向二产加工、三产销售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通过强链延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多元销售,让生姜更“下货”。昌邑市充分利用资源禀赋,聚焦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对接、国际国内统筹发力,通过积极探索“特色产业+电商”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拓宽昌邑大姜销售渠道,借助抖音、快手、淘宝等第三方营销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原有业态不断融合升级,1-9月份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6000万元。
建立大姜秸秆收储试点,实施姜秸秆统一处理,对姜秸秆进行无害化处理、高效化利用,萃取姜精油真正把姜秸秆“吃干榨净”,解决姜秸秆污染问题;累计投入67万元,拓宽废弃农膜处置路径,将杂质较少、有二次利用价值的棚膜和高强度地膜统一回收交由企业加工再利用;昌邑当地姜农还被外地请去当“姜师傅”,到安徽、河北、河南等地传播生姜种植技术……
“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昌邑正依托生姜探索出一条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之路。
闪电新闻记者 王亮家 刘九省 通讯员 姜晓刚 潍坊报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