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18岁的阎锡山考入山西武备学堂,成为第二期学员。武备学堂作为清政府培养陆军军官的学校,待遇是相当优厚,无须交纳食宿、学费全免,而且学员每月发三两银子。他入学后格外勤勉,学习刻苦,操演用功,不敢稍有懈怠。学习期间,各科成绩均为优等,国文一门居同期学生之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4年,在武备学堂一晃就过去了三个年头,毕业在即。21岁就在阁锡山适逢一个百年不遇的出洋留学机会。

原来,清政府为加紧培养一批具有西方近代知识技能的军事干部,决定从1904年起逐年增加公派日本学习军事人员的名额,并责成各省武备学堂根据分配名额推荐学生。

这一年,山西武备学堂分配到了整整20个名额,其中由清政府承担公费者3名,由省承担公费者17名。自国门渐开以来,山西虽也偶有外出留学者,但大规模地公派成批学生出洋却是前所未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洋留学生的推荐一般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作为依据。间锡山以其优良成绩和出色的口碑自然成为出国人选,并成为3名清政府承担公费者之首。

1904年7月,阎锡山一行由太原出发、经天津转乘日本轮船漂洋过海,前往亚洲强国日本。

阎锡山到日本后,先入东京振武学校。振武学校作为日本土官学校的预科,是专门为中国留日学习军事的学生设立的,始设于1903年。

在此之前,中国留日学习军事者,由日本陆军部委托成城学校实施预备教育。后鉴于留日学生逐年增加,成城学校遂改名振武学校,专办训练中国陆军学生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中国来的这一批学员都是各省武备学堂所推荐,已具备了初步的军事知识,所以在振武学校,主要是学习日语和一些必要的现代科学知识,为下一步进入士官学校学习军事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阎锡山在振武学校修业2年后,于1906年秋转入日本弘前步兵第31联队实习。弘前步兵第31联队的实习期限为一年。

此时,阎锡山已经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了将来回国参加革命的需要,他在完成规定的科目之外,潜心研究近代兵书,并动手撰写教义,草成《革命军操典》和《革命军战法》两本小册子,前者注重军队编制之革新;后者侧重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7年夏,实习期满。暑期过后,正式进入士官学校。士官学校是日本政府培养陆军军官的专门学校,1868年创办。

士官学校正式接收中国学生始于1900年,阎锡山系士官学校中的第六期中国学生。

1909年,阎锡山26岁,这年3月,他结束了日本士官学校的学习,准备回国,一展抱负,以偿夙愿。

1909年4月,阎锡山学成返里,回到山西。为了完成孙中山交给的在北方军队中发动革命的任务,阎锡山审时度势,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审慎而便捷的道路,这就是从上层入手,先站稳脚跟。

晚清时期的惯例是,军校毕业的学生,尤其是留洋学军事者,一般不直接到军队中任职,而是先在军事教育机关担任教练员一类的虚职。

这样,回到山西后,阎锡山没能直接带兵,而是被任命为武备学堂教官(后改为陆军小学)。军事教官作为军中的文职人员,虽有一定的地位,但却不能直接与军队接触,不便于掌握军队。而掌握不了军队,又怎么“发动革命”?于是,为了得以掌握军权,他开始实施自己的行动计划。

当时的山西军队分为新军与旧军两部。新军为一个混成协(旅),下辖步兵两标(团),骑兵、炮兵各一营,工兵、辎重兵各一队(连),全协共约4000余人,驻于省城太原。旧军为巡防队13个营,虽有约4000人,但大多分散各地驻守。

新军作为正规部队,不仅装备较好,而且又常驻省城,是当然的骨干力量。新军的首领是姚鸿发,可谓是大权在握。这姚鸿发也是个官二代,他的父亲姚锡光官居清政府陆军部侍郎。

心思缜密、经验老到的阎锡山回国时,在路经北京时即以山西学子的身份拜访了那位姚侍郎,言谈举止颇得姚之赏识。侍郎随后即修书给其子姚协统,予以引荐。

由于父亲推荐,姚鸿发对阎锡山一开始就另眼相看。

在结交姚鸿发的同时,他还利用各种关系设法攀附上了山西咨议局议长,甚至登堂入室做了山西巡抚丁宝铨的门生。

经过这一顿关系操作,展现了阎的人情练达和世事洞明的特质,当然,他的能力和工作也得到到了各级的肯定。

不久,犹如开挂一般,他仅仅当了三个月的教官,即被提升为校长。当年11月的秋冬之际,他到北京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留日学生会试,以其优异成绩名列上等,取得了步兵举人的名分。被授予协军校的军衔。

紧接着又是利好的消息,清政府通令各省,此后新军协统以下军官须以学生或带过新军者充任。这为阎打开了方便之门。

会试后,1909年12月,清政府陆军部整编新建陆军,山西新军编为暂编陆军第四十三协(旅),下辖第一、二两标(团)。阎锡山被任命为第二标教练官(相当于副团长)。

在这次整编中,阎锡山虽得以踏入新军之门,但屈居副职,与实际掌握军队的既定目标尚有一定距离。因此,下个行动计划就是设法当上第二标标统(团长)。

换句话说,革命党人如欲在山西执掌军权,就必须发动一场倒旧军官的运动。阎锡山等同盟会员通过在《晋阳日报》上制造桃色新闻赶走了第二标标统夏学津。原来,夏学津的老婆经常到巡抚门上走动,被阎等人发现,以起关系暧昧并指责其走可耻的夫人路线的丑闻。

紧接着,又抓住在山西发生的一起“文交惨案”,在北京的《国风日报》上连续登载揭露山西“纵兵擅杀百姓”的丑闻,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其结果是原第一标、第二标统领倒台。

这一下,阎锡山顺利接任第二标标统(团长),初步实现了掌握山西新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