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曾感慨地说:
“我真的认同于罗曼罗兰的说法,他说'绝大多数人都死在二三十岁,因为他们后来的半生是在扮演他们自己'。
因为社会不接受你,你也很难接受自己。你对自己有各种各样的否认,然后到你了解到你自己的弱点、你自己的局限,但同时接受自己、相信自己……”
也许,你也像戴锦华老师一样,听过罗曼·罗兰的这句金句。
图 | 罗曼·罗兰
要知道,1915年罗曼·罗兰就凭借《约翰·克里斯朵夫》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甚至他后来的妻子就是因为读了他的书爱上了他这个人。
但比起这些荣耀与浪漫,我想大家更熟悉的是罗曼·罗兰说过的这一句名言: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它就是出自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那不仅是罗曼·罗兰写《名人传》的一句感悟,更是他历经疾苦后,对人生交出的答卷。
点击下方链接,倾听罗曼·罗兰的人生故事↓
罗曼·罗兰出生在一个令人抑郁的、走投无路的乃至令人激愤的年代,处处是经济萧条和对社会幸福的暴力探索。
尽管家庭条件优渥,但罗曼·罗兰小时候身体却并不健康,1岁时,还差点被冻死在寒冷的冬夜。
捡回一条命后,也留下了严重的哮喘病,一发病就呼吸困难,随时可能去见死神。
5岁时,他的妹妹也夭折了。
体会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痛苦的父母,对体弱多病的小罗兰更加珍视,觉得对他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关在家里,像温室的花朵一样呵护。
因为长期不能出门,他后来回忆当时的家,更像是困住自己的“鼠笼”,写满了不自由。
成年后,他开始写作,却各种碰壁。
笔下的十几个作品和剧本都无处发表,还要遭受出版商的白眼和奚落。
家人一致认为他的所谓坚持看不到前景,更希望他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安稳度日。
因为这种分歧,他与父母决裂,也和结发妻子分道扬镳,变得一贫如洗。
在这样的境遇下,他把目光投向了自己崇敬的作家和名人,因为他发现“越是深入研究伟大作家们的生活,就越对他们毕生遭受如此众多的不幸感到震惊”,也越能汲取到前行的动力。
为了鼓舞更多人,他把自己的研究和心得汇集在一起,撰写了这部跌宕起伏的《名人传》。
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作家托尔斯泰,他们都遭遇过命运的捶打,却各自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力,将苦难改写成了奇迹。
写此书时,罗曼·罗兰在序言中呼唤,希望我们能从这些世间最优秀的人身上汲取勇气,希望他们能慰藉到深处低谷、正经历痛苦的人。
卓越的人,总以卑微之身份,从一片洪荒中走来。
伟大的人,不是因为生来就站在巅峰,而是在与众人一同落入低谷时,他们依然能够点亮心中的灯塔,不偏不倚继续前行。
当你感到孤独时,或许正是等待觉醒那一刻的到来,人只应服从自己内在的声音,保留赤子之心。
我想罗曼·罗兰做到了。
当你看完整本书,更是会被扑面而来的生命烈火所感动,也会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
“生活是广阔的,但并非处处都开满鲜花,更不能指望处处都有林荫道,有的地方会是崎岖陡峭的小路,有的地方甚至荆棘丛生。”
无论当下多么艰难,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内心强大的英雄。以后的路,你大胆地往前走。
点击下方链接,认清真相,热爱生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