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张》里,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了这么一句话,让人一脸问号: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大家熟悉且明白的是后一句“学而优则仕”,翻译过来,简单粗暴:大学毕业成绩好,当年就考公务员!
产生问号的是头一句:仕而优则学。
很简单嘛,当官了还要继续学习!一般人都那么理解,包括一些经典注释,也这么解释。
高了高夜观天象,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有点解释不通。如果说,上学属于儒家所说的修身,入仕当官,就相当于“治国平天下”。所以“学而优则仕”容易解释,也符合逻辑。儒家并没有说“修齐治平”必须按顺序来,治国平天下的同时也要修身、齐家,这毋庸置疑。
但总的来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有逻辑顺序的,先修身,后齐家,再治国,然后平天下。
子路曾经想打破这一规律,遭孔子批评。
事情是这样的——
子路让子羔去费县当县长。孔子不赞成,说,这会害了他。子路辩解说,有老百姓(拥护并监督),有社稷神在那,(可以边干边学),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叫成才呢?
孔子气得牙痒痒,懒得和子路辩论,说道:“所以我讨厌油嘴滑舌、强词夺理的人。”(《论语·先进》)
没有把书读好,做不到“学而优”,直接去当官,在孔子看来,是危险的。“学”是“仕”的前提,先“学”而后“仕”,不能反着来。
“仕而优则学”,显然不能理解为子路说的“边当官边学习”。给你一个职位,临时抱佛脚,现学现卖,不行。惟一的解释是:“当官还有余力,就去学习。”不少经典也这么注释。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仕而优则学”解释为“当官还有余力就去学习”,那“学而优则仕”则只能解释为:“学习还有余力,就去当官。”当官似乎成了学习的附属品。这显然不符合孔子的本意,孔老先生一定是把当官看作“专职”的,而不是“兼职”。
症结在哪里呢?
一在我们对“仕”的理解,二在我们对古代学校功能的理解。
在古文中,“仕”除了有做官的含义,还通“事”,即做事之意。当然,两者有时候可以相通,出来做事,就是做官。
“仕而优则学”的“仕”,可以理解为“做事”。那么,译为“做事有余力,就要学习”吗?非也。——这和“做官有余力,就要学习”有个甚区别?
关键在于对“学”字的理解。这里的“学”,可以理解为古代学校的另一功能——涵养德性。
太学是古代最高学府,最初贵族专享,且建在王宫之内:“在中央曰太学,天子之所自学也。”王宫内部中央,天子学习的地方,叫太学。后来机构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便把太学迁出来,所谓“太学在郊”(《礼记·王制》)。
无论天子还是贵族学习的场所,必定和平民的学习场所不同,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其实民间也如此,大户人家往往把祭祀的祠堂和家学放在一起)。
太学继而出现了另外两个功效:
1.与宗教相混合的哲学,在这类地方发端。2.学校逐渐成为涵养德性之地。涵养德性,安定心神,这一功效和寺庙很像。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从这个角度阐释,意思就是:
做事如果有余力,就到学校去涵养一下德性(也就是充充电);在学校把德性涵养好,有余力了,就继续努力做事。
很多人工作之后,还喜欢去校园逛一逛。安定心神的作用,确实是有的。充充电,上上课,再去上班,动力似乎更足。子夏所说的,本意就是职场与校园的这种互补性。
这思维,是不是很“现代”呢?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3册)》《中国历史超好看(6册)》《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32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