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濠江两岸,澳门和广东隔水相望。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作为粤港澳合作发展的重大平台之一,恰如纽带一般,不仅将粤澳紧密相连,更为澳门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国家发展大局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时间回溯到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方案》)印发,横琴合作区肩负着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的初心和使命应运而生。
此后,随着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出台,横琴合作区建设步入快车道,逐步从原先的边陲小岛蜕变成国际化新城区,为大湾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根据官方最新披露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横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73.49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35.15亿元,同比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338.35亿元,同比增长6.7%。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支持澳门产业适度多元的四新产业之一。在横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区内现代金融业持续壮大,又为澳门产业多元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回顾过去三年,金融业稳定贡献了横琴三分之一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具体来看,2021年金融业增加值为16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5.6%;2022年金融业增加值为16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5.5%;2023年金融业增加值为15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3.2%。
“2009年横琴新区成立时,区内仅1家农村信用社。历经十余年发展,金融业成为合作区重要支柱性产业。”日前,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林平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记者专访时表示,横琴合作区充分发挥了区域和政策优势,金融改革创新取得了一批全国、全省首创性成果,以“小体量”释放了“大能量”。
图片来源:本报记者 梁远浩 摄
丰富金融业态 润泽“四新”产业
聚集金融业态,疏通金融血脉,是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方案》明确提出,要“发展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现代金融产业”,重点任务包括“丰富合作区金融业态”等。
据了解,横琴合作区设立以来,已先后认定两批促进金融产业集聚办公楼宇,吸引了包括4家港澳银行、5家国内领先的资管公司在内的近50家金融类机构入驻,在合作区聚集创新发展。截至9月末,横琴合作区金融企业数量达到658家,其中包括59家银保机构、15家证券及期货金融机构、44家地方金融组织等,为支持琴澳发展财富管理、债券市场、融资租赁等现代金融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外资支持合作区建设发展,2021年12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试点办法(暂行)》印发,境外投资者可通过该试点办法申请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即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并在境内开展股权投资等业务。随着《广东省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境外投资试点工作暂行办法》出台,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资格认定和额度核定下放至横琴,QFLP和QDLP的跨境双向投资通道顺利打通。截至今年9月末,合作区共有QFLP管理企业22家,QDLP管理企业2家。
需要强调的是,实体经济是合作区支持澳门经济多元发展的根基。现代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推动着金融对合作区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断攀升,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四新”产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合作区内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至1877亿元;公募基金等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至55632亿元,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规模增长至6280亿元,其中累计投向合作区项目超60个,累计投资额约460亿元,涵盖科技研发、高端制造和生物医药等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化解中小微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横琴合作区出台了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扶持办法,去年27家企业获中小微企业贴息及费用补贴达525万元。在相关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合作区地方金融组织也在积极发挥行业特色优势,聚焦装备制造、医疗大健康、能源电力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的服务供给,累计提供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近1400亿元。
金融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合作区旺。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横琴合作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7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1.4%、48.2%、38.0%、35.1%。
畅通跨境资金 赋能贸易发展
在“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的澳琴联动发展模式下,横琴合作区基础设施加速完善,制度创新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扎根合作区谋求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与日俱增的跨境资金流通需求。截至上半年末,合作区实有经营主体超过5.8万户,其中澳资经营主体达6411户,同比增长11.6%。
近年来,横琴合作区充分发挥大湾区金融创新发展的“试验田”作用,不断探索优化跨境金融管理,提升对外贸易和跨境资金结算便利度,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份,市场和企业期盼已久的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正式在横琴合作区落地。作为在现有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基础上构建的账户体系,EF账户遵循“一线放开、二线按照跨境管理、同名账户跨二线有限渗透”原则,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通过更加开放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区内企业和个人提供跨境资金结算、汇兑、投融资等相关金融服务,更加适应合作区开发建设的需要。
珠海一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机器人技术及大规模高集成度数模混合芯片设计为主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业务遍及全球。“公司对外合作中有不同币种结算需求,以前对外结算都要逐个开立账户”,该企业负责人介绍称,EF账户一上线,公司就通过试点银行开通了账户并办理了相关业务,“现在一个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就能集中满足资金结算管理的需求,以及与境外资金汇划有较大便利性,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结算和资金调拨的效率,降低了我们的管理成本”。
“横琴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是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和账户体系建设的重大创新,是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体现”,林平在专访中介绍称,截至9月末,合作区共10家银行机构接入系统并开展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业务,累计开立账户176个,办理资金汇划93.64亿元,试点业务总体运行平稳。
此外,为配合进口支付人民币境外直接购汇业务、跨境人民币账户融资业务、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等金融创新,横琴合作区跨境贸易结算和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程度稳步提升。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合作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3850亿元,过去三年累计超过1万亿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