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境荣从出生起就跟随父母生活在城镇,七岁之前的每一天都沐浴在温暖亲情之中。以焊接不锈钢门窗为业的荣爸虽然收入不高,仍坚定选择即使“月光”,也要陪伴孩子成长。荣爸认为,只要家人齐齐整整相守,便是他与妻子最难得的幸福。然而命运诡谲,今年10月,境荣的幸福童年因确诊急性白血病戛然而止。而今,一家四口为治疗来到广州,爸爸和“脱不开手”的小儿子栖身出租屋,妈妈则留在医院陪护境荣,暂停工作失去经济来源的荣爸每天为如何筹借到治疗费、生活费焦头烂额。
■境荣开始化疗后变得沉默。
“小牛犊”变成“蔫白菜”
7岁的境荣今年9月入读韶关乐昌市果育小学,荣爸这才敢将已经5岁的弟弟送入幼儿园。“兄弟俩只差两岁,哥哥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弟弟才能读幼儿园。”荣爸语气中透着无奈,于他而言,在保有家庭团圆和给予孩子常规的教育之间,必须做出取舍,“我们不舍得送任何一个孩子去乡下,但我的收入确实没办法同时承担两个孩子读幼儿园。”
荣爸一直在县城务工,从学徒开始经多年历练,得以胜任焊工师傅的岗位,在一间五金店有了稳定的收入。他告诉记者,家里老人留在乡下种地,尚可自食其力,自己每月四五千元,勉强可以维持小家庭的生活开支,妻子这些年没有外出揾工,专心在家照顾两个幼仔,她原本打算在哥俩一个读小学、一个进幼儿园后腾出时间找份工作帮补家用,孰料开学仅一个月,境荣便出现意外。
“中秋假期我们回了趟老家,境荣特别开心,带着弟弟跑进跑出有使不完的劲儿,像一头小牛犊。”荣爸回忆说,在兄弟俩的强烈要求下,一家人赶在返校前一晚才回到县城,境荣看上去并无异常。
但从9月24日开始,妈妈发现生龙活虎的境荣突然“蔫了”。“吃不下饭,不想说话,走路都无精打采。”她说,更淤青数天不散,追问后才了解到那是在学校摔跤后留下的伤痕,“小孩子磕磕碰碰并不少见,但从没有出现过皮肤青紫不散的情况。”
辗转求医确诊白血病
最初几天,荣爸以为儿子只是假期精力消耗过度,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但越往后,他越觉得不对劲儿。“精神状态特别差,每天都是很累的样子,从学校回来就往床上躺。”他开始警觉,并在国庆假期时带境荣去县城医院求诊。
情况果然不容乐观。境荣的血检报告显示,其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指数都出现异常。“去乐昌市的医院复查,不要耽误。”医生盯着报告单,神情严肃。
10月3日下午,在乐昌市人民医院,一系列检查之后,荣爸忐忑不安地坐在诊室等待医生的结论,得到的仍是“去大医院再查”的嘱咐。“是不是白血病?”荣爸低声问,医生犹豫片刻回答“百分之七八十”。
荣爸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走出医院的,“脑袋里昏昏的,想哭又没有眼泪。”他通知妻子带上小儿子和四人的换洗衣物,连夜租车赶往广州。200多公里车程,两个孩子肩靠肩挤在后座沉沉睡去,夫妻俩一前一后像木雕一样睁着眼睛,却没有说一句话。
10月4日早晨,境荣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通过系统的检查,10月6日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什么是境荣?为什么是我们?”妻子再也忍不住眼泪,捂着脸蹲在地上,荣爸轻轻拍着她的肩膀,“别让孩子看到你这样,快起来,医生说这病能治。”
移植或成唯一求生路
医生很快为境荣制定了化疗方案,万幸的是,孩子在第一个化疗期并未出现感染。但不幸的是,11月初,医生根据境荣的病情判定他属于高危患者。
“很难接受,高危白血病最终只能靠骨髓移植来治愈。”荣爸带着小儿子住在医院附近的出租屋里,境荣开始化疗后,他便承担起买菜、煮饭、送饭的任务,妻子则留在病房陪护。他说,化疗中的病人不能食油、食肉,孩子一个多月来都靠白饭和水煮菜果腹。饭菜无味难以下咽,加上困在病房心情郁结,孩子入院后变得沉默寡言,“我跟他说话,问几遍都不回一个字。”荣爸理解儿子的心情,“他知道自己得了重病,也担心我们拿不出钱治疗,所以性情大变。”
治疗至今,荣爸已经负债累累。“家里没有积蓄,每一期化疗开始前,我们都要想方设法凑足第二期的医疗费,孩子病重,不能中断治疗。”荣爸说,除了治疗费,在广州租房和生活的成本也让他透不过气,虽然一家四口只租了一个单间,但每月一千多元的租金,仍是沉重的负担,“我想把小儿子送回老家,但根本‘脱不开手’,他一定要等着哥哥病好了,一起走。”
接下来的路如何走,荣爸不敢想。他说,维持化疗已令夫妻俩心竭力疲,对于如何筹措最终要进行的移植手术费用,夫妻俩毫无头绪,“只能见步行步,尽自己最大的所能救回儿子。”
公益指引
●公益账户: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银行账号: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广州远洋宾馆支行
注:捐款时请注明“新快报温暖*号***(受助者姓名)”, 如“新快报温暖1638号 境荣”。如需捐款收据,请在汇款时附注捐款收据回邮地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
■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李斯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