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大家好,我是古建筑斗拱学堂的王老师,今天我们学习早期建筑断代特征……”你也许曾在抖音上见过他。
他常年穿着一身中山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梭在山西各地的古建筑之中,每到一处,他都会勘察并录制视频,向网友讲述这些古建筑的前世今生。他就是74岁的“斗拱爷爷”王永先,在和古建筑打交道的50多年里,只希望中国古建筑能够代代相传。
丨一次心灵的震撼,成就了一辈子的爱好
▲王永先在介绍晋祠水镜台花窗。(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王永先生于山西、长于山西,在这片古建筑屹立成群的土地上,他童年就与神秘古老的庙宇殿堂为伴。“耳濡目染,到处都是古建筑”,回忆起与古建的缘分,王永先说,这跟他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1972年,22岁的王永先进入山西文物系统,从事测绘、修复、普查、管理工作。虽然已经过去几十年,但他仍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第一次见到唐代古建佛光寺时的震撼。“第一次到佛光寺,一登上台阶,短促的距离,突然一座大殿就呈现在面前了。厚重的屋顶,硕大的斗拱,还有粗壮的柱子,面阔七间大殿,一下就被震撼到了。”王永先说。
一次心灵的震撼,他把古建变成了自己一辈子的爱好。他实地考察了山西数百座古建筑,撰写了大量勘察笔记,工作中遇到老工匠随口聊古建的工作口诀,王永先就像淘到宝贝一样,马上记到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一座古建筑的价值远远大于一幅画或一件瓷器,因为古建筑综合、立体地把古代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王永先看来,要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活起来”,古建筑是举足轻重的载体。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
丨因为与学生的一次交谈,开始制作短视频
▲华林寺大殿斗拱组合。(图片来自中新社)
退休后,王永先仍放不下对古建的热爱,他潜心研究,学习木工技术,制作古建筑斗拱模型,撰写发表了多篇专著及论文。2017年开始,王永先被特聘为太原师范大学讲师,而正是与学生的一次交谈,让他决定用自媒体的方式普及古建知识。
“课余时间我和学生交谈,说到文化,学生们说,文化,美国的好莱坞好,日本的阿童木好,韩国的模特影星好……”王永先说:“我们5000年文明通过这些古建筑承载下来,可是年轻人竟然不知道。因此,我才开始走上自媒体的创作道路。”
想法有了,但是怎么拍摄,怎么受到关注,对王永先来说是一门新的学问。已逾古稀之年的王永先开了一个抖音号,叫“古建筑斗拱学堂”。为什么叫“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建筑结构,位于立柱和横梁的交接处,从柱顶上“探出”一层层弓形的承重结构,为拱;拱与拱之间垫上方形木块,为斗,合称斗拱。在王永先看来,学习古建筑知识要从斗拱开始入门。曾对中国传统建筑展开过系统研究的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先生也说过:“斗拱之于中国建筑,犹如柱饰之于希腊罗马建筑;斗拱之变化,谓为中国建筑之变化。”
为了提升“视频课堂”的可看性,王永先亲手制作了一个可拆卸的1/15木制斗拱模型,给每个构件一一标上序号或名称,甚至拆解后再重新组装,以加深印象。有一位爱好古建筑的网友看了几条视频后十分激动地表示,他自学很久都没有搞明白这个结构,这个视频终于让他“看懂了”。
这些短视频被王永先称为“空中大课堂”,经常有网友赞叹,在王爷爷身上,似乎能看到梁思成先生的情怀与影子。他站在前人的智慧积淀之上,善用互联网时代流行的新媒体,讲述古老的传统文化,显得意外和谐。
丨从有界到无界,大先生在年轻人中火“出圈”
▲戴建业在分享好书。(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其实,王永先并非建筑专业科班出身,只是在兢兢业业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把对古建知识的热爱,延续传承下来。他说,虽然70多岁了,但在内心深处,还有一种责任不断驱使着他往前走。
近年来,年轻人狂刷“斗拱爷爷”视频恶补知识点并非偶然现象。互联网上,许多大先生以真诚和幽默,在年轻人中火“出圈”。细数这些年,以有趣的语言传授古诗词文化魅力的戴建业教授、以无数个“张三”解析复杂法律条文的罗翔教授、以细腻的视角拆解两性关系的沈奕斐教授、发传单推销自己的社会学课程的陈志安教授、年轻人的心灵导师梁永安教授……他们让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晦涩难懂的学术表达变得平易近人、贴近生活,因而得到了诸多年轻人的喜爱。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方式,李诫、梁思成、罗哲文等人,或著书立传,或教书育人。到了互联网时代,如古建筑这样的冷门学科,借助短视频平台从圈内到“出圈”,从有界到无界,能够被更多人知道,让人们从发现到喜欢,再到愿意参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正如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所言,“学识渊博的大先生走出传统的学术圈,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给大众‘开课’,不仅彰显了作为学者的社会责任,更为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合央视新闻、《中国新闻周刊》、红网等
编辑:江子昕
点个“在看”不失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