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时代,东北夹杂在苏俄和日本两大红白帝国中间,艰难苟活。张作霖在各方中灵活地周旋,游刃有余地把东北从夹缝中慢慢带大。

东北这块肥肉虽然让各方垂涎欲滴,但有强人压阵,倒也平安了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与其孩子们

1.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后,取得胜利的奉系军阀由此掌握了中央政权,张作霖成为了北洋军阀领导人,奉系军事实力由此达到顶峰。战后,张学良升为京榆地区卫戍总司令。

日军多年来在张作霖身上下了重注投资,但没想到张作霖如此狡猾,到最后什么都没捞到。于是日本关东军在1928年6月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姑屯事件

日本希望借此事件造成东北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借机占领东北。没想到失去张作霖的东北最后也顺利实现了政权平稳交接过渡,张学良还完成了东北易帜,名义上归顺了中央政府,找到了靠山。在除掉杨宇霆后,张学良握牢了东北实权。

为了巩固权威地位,也为了刷一下存在感,同时给南京政府一个投名状,张学良想要玩一玩火,他瞄准了正在默默发展的红色苏联。

1929年7月,张学良欲取消苏联在东北的特权,查封了哈尔滨苏联商业机构,并开始武装着手收回中东铁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学良

没想到,他碰到的是老辣的斯大林。

8月14日,斯大林命令苏联军队成立远东特别集团军,沿中东路一线向东北进攻。总指挥便是大名鼎鼎的加伦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大林

初生牛犊的六子显然不是斯大林的对手,连年征战的东北更不是已经开始工业化建设的苏联对手。

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不堪一击,完败给苏军。最后被迫签订议定书,恢复苏联在中东铁路的特权。

东北军这样蹩脚的战斗力,让在一旁偷偷观战的日本关东军喜出望外。

之前东北多年的安宁,恰是苏俄相互牵制的结果,只要讨好两方,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而经过张学良这么一波操作,他同时把这两个红白帝国都给得罪了。

2.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共同挑战蒋介石。

双方打得难舍难分,不分胜负。在这种焦灼状态下,哪一方能拉来新的帮手,胜利的天平就会往哪一方倾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结为兄弟的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

势力雄厚的东北军,自然是双方都极力争取的对象。

张学良经过权衡利弊,认为就算冯阎李一方取得胜利,将来一定还会闹分裂,还不如从始至终坚决支持蒋介石一方,维护中央的权威和统一。

最后,张学良10万东北军精锐入关,助阵蒋介石。一锤定音,蒋方获得最后的胜利。

张学良也取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被封为中华民国海陆军副司令。

10万东北军精锐入关,东北后防变得空虚,对日本关东军来说,这样的好时机是再合适不过了。

3.

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晚,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炮击东北军北大营,并向沈阳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一八事变中的日军

在这样一个关乎东北乃至中国生死存亡的时刻,张学良在哪里呢?

野史一直在描述,张学良于“事变”之夜,正在北平六国饭店抱着挎着名媛,在灯光闪耀歌舞升平中上下转圈扑腾。

实际上,九一八事变当晚,在北平养病的张学良参加完英国公使馆的宴会后,又赶赴前门中和戏院观看梅兰芳演出的《宇宙锋》。观剧中途,张闻侍卫副官长谭海来报事变,马上起身返回医院。

张学良很快接通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的电话,了解详情,并和手下于学忠、万福麟、鲍文樾等重要将领举行紧急会议,磋商对策。同时整晚与南京当局电话联系,请示如何应变。

张学良同时还召来顾问特纳,令其立即通知欧美各国驻平新闻记者,举行记者招待会。

饥饿多年的日本,一旦张开血盆大嘴,那是完全停不下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张学良晚年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否认不抵抗与蒋介石有关。事实上,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虽然不是出自蒋介石之手,但是却是得到了蒋介石的默许,毕竟事变之后蒋介石并没有给张学良任何实质性的惩罚。

究其原因,不抵抗政策恰恰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谋而合。

张学良之所以“不抵抗”,是由于东北军没有能力单独对抗日本的军事攻击,日本最希望能够挑起战端,所以不断升级挑衅行为。而张一旦与日本开战,他也深知不可能得到任何来自中央政府的支援,只能靠他的东北军独自对抗整个日本,结果只会是丧失东北的领土并损耗自己的军事实力,所以他严格命令军民百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给日本人扩大战端的借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张学良

只是张学良没料到日本人的胃口会这么大,他原以为只是小规模的挑衅或冲突,没想到最后整个东三省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被日本吞并。

如果他早知道这么结果,即使拼死一搏也比活着被国人唾骂好受点吧。

老韦,多年专注研究二战史及二战前苏联。

关注号——“”

为您呈现更多鲜为人知的轶事与人物,

历史是现实的老师,以独特的视角,带给你不一样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