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到北京,羊流在当中。”清初时期,开辟了一条连接北京与东南各省的驿道,当时的新泰羊流店便是这条驿道上至关重要的驿站。 从地图上看,从南京到北京,羊流驿站基本处于中间点。当然这句民谚不仅指地理上的“当中”,它还凸显了羊流社会经济的繁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羊流龙辉集团起重机生产车间。

相隔百年,如今的羊流镇依然声名远播,只不过这次是因为“起重之乡”的名号。羊流镇现有2234家企业,其中起重机产业相关企业超1600家,以至全国每10辆起重机里就有1.5辆来自这里。饱含开拓精神的羊流凭借起重机再次架通南北、闻名全国。

从“劈铁匠”到“起重人”

“劈铁!”每个羊流“起重人”都能脱口而出,毕竟这两个字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1954年,19岁的羊流镇北庄人朱树兰到沈阳一家铁厂找活干,铁厂厂长指着一大堆铁坨子说:“劈开它,弄碎它,你要多少钱给多少钱。”厂长笑着走了,朱树兰牛脾气上来,竟用劈石头的办法将这堆生铁坨子硬生生劈开了。从此,第一代羊流“劈铁匠”诞生了。

那个年代,劈铁是迫不得已的生计,生活困顿的羊流人不甘受穷,纷纷成了“劈铁匠”。20世纪70年代,羊流公社逐步把各村劈铁业务的小把头组织起来,成立了“羊流公社金属加工厂”,下设16个劈铁队,足迹遍布北京、南京、武汉、本溪等地的钢铁厂、铸造厂。

当时,新泰光明起重集团创始人张清明还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为找到更多的活,他和几个年轻人曾从茌平县步行100多里到东阿县,把脚底都磨出了血。

苦头吃了,钱也挣了。1982年,张清明花210元从潍坊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这在村里炸开了锅,每天晚上,村民从四面八方涌来看电视。“家门口的两棵枣树上,整年没断人。”当年,张清明的儿子张树文只有六七岁,不过那个画面始终刻在他脑海里。

1977年初,羊流公社恢复劈铁业务,后来被称为羊流起重行业“黄埔军校校长”的朱钦利作为主要负责人,带着劈铁队负责整个天津地区的劈铁业务。10年后的1987年,朱钦利成立了新泰市第一金属加工厂,组织民工外出劈铁、劳务,这成了羊流第一家以劈铁业务为主的劳务输出企业。1988年,朱钦利又成立了新泰市第一起重机械修配厂,这是羊流最早承揽维修业务的实体企业之一,对培养羊流专业技术人才、拉动产业链条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羊流起重行业的大部分企业家都曾在这里锻炼,并逐步成长起来。

20世纪80年代末,在外打拼的第一代“劈铁人”陆续回乡创业,张清明就是其中之一。新泰市第一起重机械修配厂的成立让回乡的张清明嗅到了商机。1989年,他东拼西凑了两万元,在羊流汽车站旁边租了3间房,开办了一处起重机械配件门市部,尝试组装“手拉葫芦”(一种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的手动起重机械)。

随着生意扩大,张清明看到了起重机械的市场空缺,加上多年积攒的经验和技术,他冒出一个大胆想法:自己办工厂,焊“行车”。1992年,张清明在羊流村租了旧房子当车间,把原来的一台旧台钻搬来,新添了3台手工焊机,创建了新泰市光明起重机厂,开始了起重机械的制造。“当时每年销售额都在百万元以上,短短两年就成为当地有名的起重企业。”张树文说。

从外出劈铁到造起重机械,羊流很多人富了。1992年后,羊流涌出众多“万元户”,甚至出现了“羊流八大怪”的顺口溜:农民存款用麻袋,商业街老板尽女孩,三万劳力在镇外,大老粗弄个专利玩,种田的把飞机翅膀拆,老板的轿车换得快,起重制修赛老外,进城买楼连成片。1995年10月20日,新泰市《储蓄通讯》上刊稿——《贺羊流信用社存款超亿元献词》。

从“单打独斗”到“集群飞跃”

随着产业发展,羊流起重人逐渐意识到“单打独斗难长久”,各家企业开始往一块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企业生产的大型起重机设备正准备交付。

中专毕业后,张树文就回家给父亲张清明帮忙,不过当时厂里除了几台手工焊机,几乎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设备。附近沟西村的刘绍林外出搞维修,见过外地起重机厂在进行单梁行车的压箱时,不是用先切割再焊接的传统技艺,而是直接用机器将钢板压成“U”型,这让他很震撼。后来,刘绍林凭记忆把设备画了出来,张清明就领着大伙比着造出了羊流第一台压箱机。“我们虽然有了设备,但和大国企比设备明显不先进,只能想办法集中资源、抱团发展。”张树文说。

1995年底,由镇党委政府牵头,成立了由镇工业公司、新泰市东岳起重设备厂(徐彬)、新泰市第一起重机械修配厂(朱钦利)、新泰市光明起重机厂(张清明)等8家起重制修企业参加的全市首家个体私营经济服务中心,第二年正式成立了“山东青云起重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注册了“鲁行”牌商标,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了统一办证、统一商标、统一管理、统一对外的“四个统一”,打造起强大的“起重联合舰队”。随后,当地又成立羊流起重机械协会,建立民营科技工业园,羊流起重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2006年,羊流民营经济聚集区内民营企业达到280家,其中起重机械产业260家。起重机械制造成为羊流的特色产业,年产起重机60万吨,泰山公司制造出了550吨锻造起重机成为亚洲第一。

1998年到2010年,是羊流起重机械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那段时间,羊流上千名业务员在外面跑,企业根本不愁订单。“那时比着图纸就能造设备,根本不考虑技术升级、创新这些东西。”张树文说。由于追求规模、轻视创新,当地的产品曾一度“老化落后”。

从2010年以后,伴随着“创二代”陆续走上前台,羊流起重机械产品的研发创新真正被重视起来。2011年,35岁的张树文离开光明起重机厂,创立山东德鲁克起重机集团。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投资近千万元,建设了一个共享科研平台——山东省起重机械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个平台把各家企业和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连接了起来。随后,羊流第一台欧式单梁桥式起重机和第一台欧式双梁桥式起重机在这里相继研制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德鲁克集团参加各地展会。

为引进高层次研发人才,羊流镇党委、政府还鼓励以兼职、技术转让、入股、承包、合作研究等方式提供服务。“我们这里有年薪几十万元的共享‘工程师’。”羊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林曦说,这些共享“工程师”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团队,同时服务多家企业。

除共享平台和共享人才,羊流镇还拉来了共享工厂。以前,羊流镇各家企业购买钢材都要去外地,高昂的运输费用增加了生产成本。为从源头解决供应难题,2022年,羊流把提供大宗商品供销服务的浙商中拓集团招引来,建了一座“共享工厂”,可将钢材从钢厂直接供货到企业手里,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从“传统制造”到“智造领航”

智能制造是新型工业化的大方向,作为新崛起的“起三代”,龙辉起重机械有限公司的和大龙、和辉兄弟没有禁锢在小富即安的环境里,而是更善于创新,把更多精力倾注在企业的智能化改造上。

2010年,从数字媒体专业毕业的和大龙回家接班,龙辉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就此埋下了智能化发展的种子。其实,在智能生产线技术改革初期,和大龙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投入成本高且见效慢,成功与否也是未知,而且涉及部门广、人员多。我们坚持小步慢跑,能改一个改一个,能上一个上一个。”

在不断实验和纠错的过程中,龙辉智慧云管理系统逐渐成形,整个公司的财务供应链、人事管理、能源管控等全部整合进入管理平台,极大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通过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企业整体产出比大幅提升,公司实力也空前提升。

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离不开人才和技术。目前,龙辉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建有7个省、市级研发平台,并依托这些平台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已授权各种专利85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77项。公司研发的“上旋转能量回馈智能集装箱专用起重机”被评为“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公司研制的“QZ智能垃圾处理专用起重机”产品被评为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2022年,上海电气集团定制的500吨位的起重机在龙辉公司调试完成正式出厂,这是羊流镇近30年来第一个500吨以上的起重机。目前,公司正在推进“龙辉欧式起重机智能柔性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山东省第一条现代化起重机全流程数字化生产线。

“我们研发的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是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创造转型的典型方案。”山东德鲁克起重机集团董事长张树文说。该系统利用5G传感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对安全监控系统各种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提取和识别,可提高安全主管部门、工程公司、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安全管理成本和经济损失,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上云的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德鲁克集团的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

新泰市起重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宗武说,为推动起重产业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转型,当地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和山东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等院校合作,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同时,当地联合专业院校自办培训班,为本地企业培训现代化技术人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羊流起重机械产业聚链成势,已形成从产品研发设计、原材料供应、零部件配套,以及整机制造、检测、安装、维保等于一体的完整起重机械产业链。当地现有企业1636家,其中整机生产企业114家、配套类企业45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规模以上企业55家。数据显示,2023年,羊流镇起重机械产业集群营收突破58亿元,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5亿元,预计全年营收65亿元以上,相关产品已销往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祝超群 通讯员 李秀波 赵洁 赵晓宇 辛静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