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节,乃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在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此节与上元(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七月十五中元节)并列为三元,皆源于道教“三元”之说。道教谓天、地、水为三元之气,三元之气配以三官,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七月十五为中元地官赦罪之期,十月十五则为下元水官解厄之日。故而,下元节自古便是祈福禳灾、祭祀先祖之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元节之诞生,可追溯至道教信仰。道教以三元配三官,下元之日,正为水官解厄之时。民间信仰中,水官主宰江河湖海,司掌水下生灵及人间水旱之灾。是日,百姓多设坛祭拜,祈求水官显灵,消灾解厄,保一方平安。

习俗上,下元节虽不如上元、中元二节热闹,却亦有其独特之处。民间或有斋戒沐浴、诵经礼忏之举,以表对水官之敬。此外,亦有部分地区百姓于此日修桥补路、放生祈福,意在积德行善,以求水官解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元节之历史典故,虽不如上元、中元二节丰富多样,却亦有其深厚之文化底蕴。相传,古时有水妖作乱,危害人间。百姓苦不堪言,祈求水官显灵除妖。水官闻讯,遂遣神兵神将下凡,与水妖激战于江河之上。最终,水妖被擒,人间重归太平。百姓感念水官之恩,遂于每年十月十五设坛祭拜,以表敬意下元节,无论有钱没钱,记得:吃3样,忌3事,尊重传统,家人安康

“吃3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糍粑。糍粑是下元节的传统食品之一,以糯米为主料,经过蒸熟、捣烂后制成。其口感软糯,香甜可口,深受百姓喜爱。糍粑不仅象征着团圆和丰收,更寓意着家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和睦相处。在下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麻腐包子。麻腐包子是下元节的另一道传统美食。麻腐是以麻籽和黄米制成,拌上萝卜、洋芋、葫芦为馅,蒸制而成。其口感细腻,味道鲜美,寓意着送寒衣的包袱,纪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贞气节。在下元节这一天,人们会制作麻腐包子,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豆泥骨朵。豆泥骨朵是北京地区的下元节特色食品。豆泥即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豆泥骨朵则是红豆沙包子。其口感香甜,软糯可口,寓意着团圆和幸福。在下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豆泥骨朵,以此祈求家人安康和幸福。

“忌3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不婚嫁。下元节是祭祀祖先、祭祀亡魂的日子,因此不宜进行婚嫁等喜庆活动。此举是出于对祖先的尊重,以及对灵界力量的畏惧。

2:不搬家。下元节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人们为了避免灵界的不安,故而在这一天避免搬家。搬家意味着离开旧居,可能会打扰到祖先的安宁,因此被视为不吉之举。在这一天,人们应该待在家中,与家人团聚,共同祭祀祖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夜晚不在外游荡。下元节晚上,古人认为阴气较重,容易招惹邪灵或不洁之物,给人带来不良运势。因此,人们普遍避免在这一天晚上外出,尽量待在家中,以防不必要的麻烦。这是一种对于神秘力量的敬畏,通过守护在家,以求平安吉祥。

下元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在这一天,我们应该尊重传统,遵循习俗,吃3样传统食品,忌3事不吉之举。通过祭祀祖先、祈福禳灾等活动,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儿,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简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场荒芜孤独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照顾好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