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淘汰轰6?这种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爷机,为何还要继续投资升级?因为战争打的是钱,轰20太贵了,在特定条件下,轰6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这样的特定条件,存在的时间还真不少。
细数轰6存在的理由:
一,近4千公里的作战半径,这已是大部分远程战斗机的最大航程,而且经过一次空中加油后,作战半径至少达到6千公里,这个范围内,可以大幅减少轰20的使用量。
二,轰6今后携带的都是防区外发射的武器,很多都超过了地对空导弹的射程,能对轰6造成威胁的主要是战斗机。
三,面对战斗机,处于绝对劣势的飞行器还有很多,比如美国的p3、p8、B52、c17、c130,欧洲的A400M,俄罗斯的伊尔76,中国的Y20等等,这些机种是否会因为打不过战斗机而淘汰呢?显然不是!战场根本离不开这些机种,损失又避免不了,只能通过某些使用原则,来降低损失。
四,在使用原则上,在和平时期大胆用,知道你家的战斗机厉害,你打我一个试试!这样一来,日常使用轰6巡航的成本,总会远远低于使用轰20吧!只要轰6还能用得起,监控半径就能保持在三千公里以上,而在这个距离上,岸基导弹能控不能监,无人机能监不能控(载弹量小,弹药威力弱)。
五,在使用原则上,战时要依靠体系来规避风险,体系可以根据发现的敌方战斗机信息,敌方机场位置,来为轰6规划任务航线,尽量使敌方战斗机在航程上够不着,或者时间上来不及。
六,在使用原则上,战时应该做到不在第一波使用轰6,而要把轰6用于补刀,至于至关重要的第一波,当然是由轰20来完成,在这个波次中,轰20要干掉对方的雷达系统,使对方的体系出现漏洞,使其在一定时间内防空瘫痪,这就足够了。
七,战时任务分配上,轰20执行的是踹门任务,使对手的防空,如中门大开,接下来的脏活重活,就轮到轰6这个挑夫了。设想一下,如果需要在战争的第一波,投下2000吨弹药,而轰20的载弹量只有20吨的话,那么轰20的装备量至少要有100架,疯了吧!美国的b2到现在才装备了几架?轰20也会抱怨:我是刺客,不是打手,你让我干粗活,不知道我有使用寿命吗?不知道我的使用寿命有多贵吗?
八,轰6系列已经出现了加油型、受油型、电子战型,所以在战时,轰6机群,并非单纯的轰炸型,会有轰6加油型执行伙伴加油,让加装了受油管的轰炸型和电子战型,飞得更远!未来甚至能做到,轰20在哪里踹门,轰6就可以在哪里补刀!
九,轰6相对于轰20,还是有一种优势的,那就是他可以更随意的使用雷达,虽然使用雷达会暴露本机的位置,但对轰6来说,反正我也不隐身,该用就用呗。而对轰20来讲,使用雷达无疑会破坏隐身性,就像陆军打着灯笼去埋伏敌人,所以,轰20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体系的依赖更大,更需要依靠体系获取战场态势。
最后,中国军备发展的想象力已经打开了闸门,未来的轰六,可升级空间还有很大,比如:
1,采用隐身涂料,并非要因此获得隐身,而是让敌方雷达探测距离大幅缩短,以及错判目标类型,将轰6当成更小的低威胁目标。
2,再次换装发动机,随着中国发动机技术的进步,轰6在动力上的选择余地更大,比如涡扇20,用来替换运20的D-30KP发动机,而D-30KP发动机正是目前轰6的动力;还可以选择涡扇15的无加力型号,应该能有12吨推力,增加风扇直径后,推力会进一步提高。动力改进后,轰6将有更大的航程或载弹量。
3,完全有可能装备先进的自卫系统,包括空空导弹和激光自卫武器,激光武器的小型化仍存在困难,需要更多时间去解决。但空空导弹的挂载,包括机头换装多模式雷达,集导航、搜索、火控为一体,还可以在机身的其他部位,贴装共型雷达天线,这些理论上都是可行的,空空导弹是现成的,增加挂架或是研制一种垂发的空空导弹,以轰6的尺寸也不难。从此,轰6不需要以自身孱弱的机动性,去应对敌方战斗机的威胁,而是以空空导弹的机动性去应对敌方战斗机的机动性,敌机的机动性再高,还能高过空空导弹?
所以,只要战场上还有脏活累活,轰6就不会消失,就像工厂里有工程师,但也不能没有工人师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