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起步时间差不多,按理说中国的资本规模远超日本,只要投入一部分便能对日本形成优势。可事实上,最后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国。
这其中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我们从金融的角度来阐述清朝孱弱的金融对工业化的负面作用。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难得的一场胜利,却因为中国金融方面的极度落后,而差点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
中法战争并没有明显分出胜负,清军在冯子材等爱国将领的率领下,取得镇南关大捷,粉碎了法国侵略云南的企图。虽然胜得不够完全,也存在着颇多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法国人没有达到战争目的,内阁为此而倒台。
对于这场战争造成的诸多影响中,有一点往往被世人所忽略,那就是西方列强的银行和洋行纷纷撤出了上海等地的资金,导致两个严重后果:本地钱庄倒闭潮,还有各地矿务企业筹资中断,大大延迟了洋务运动的进程,使中国工业化受阻。
中法战争开始后,在华洋人发现清朝越来越强硬,毫不示弱,担心清朝会奉行排外政策,便开始大规模撤资及停止拆借给华商,造成上海市面资金紧张,数十家本地钱庄因此而倒闭。
清朝没有自己的银行,本地金融业以钱庄为主,给生产和贸易提供贷款服务,可这些钱庄资本较小,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于是,钱庄从外资银行贷款,慢慢形成了依赖关系。一旦外资停止放贷,资金链中断,借不到新钱还旧债,钱庄马上就会陷入挤兑和破产境地。
1883年,北方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国内市场萎缩,贸易量剧减,殃及金融市场萧条。上海钱庄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倒闭潮,到年底百余家钱庄倒闭近一半。
由于全国市场也已形成,上海钱庄倒闭潮很快波及苏南、苏北、汉口和北京等地,倒闭的钱庄多达数百家,亏损总额达数千万两白银,各地物价疯涨,人心惶惶,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金融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又是如何打断中国工业化的呢?其实也不复杂。洋务运动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官督商办,资本大部分来源于民间,像开平煤矿、轮船招商局等等近代化企业都公开招商募股。
1883年这场危机之前,这些股票受市场热捧,面值100两的招商轮船局股票最高时达到227两,新办企业的募股也非常顺利,有种买到就是赚到的势头,一个个工矿企业破土而出。
可危机来临后,招商轮船股票在1883年底跌到53两,股东们亏损严重,其他小企业的股票跌至十几两也不鲜见。至于新办企业的募股计划更是纷纷夭折,山东峄县煤矿原本打算募资10万两,却几乎空手而归。
这场金融风暴对中国刚起步的近代工业的打击虽然不算致命,但延缓了好长一段时间。甲午战争即将在十年后打响,中国在这场分秒必争的竞赛中,因为清政府对金融的忽视而被日本甩下了一大截。
在金融风暴中,清政府毫无作为,任凭本国金融和工业遭受冲击。而日本政府一边拼命攒钱发展军备,一边从国际市场融资,这才超过中国,抢先建立起近代化的工业和军事体系,拉开了侵华的大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