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还在公园里下棋的李大爷,现在只能在病榻上感受着如同“刀割”、“火烧”、“电击”一样的疼痛。

也许你会好奇,什么样的疼痛能让之前健步如飞的李大爷疼的无法下床?

78岁的李大爷从前几天身体就开始了持续的疼痛,这种疼痛让他吃不下、睡不好,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比刀割还疼。无法忍受彻夜疼痛的李大爷在医院确诊后,才知道自己患有的是带状疱疹。

 “糖人”疱疹缠身疼如刀割,慢病人群如何治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糖人”疱疹缠身疼如刀割,慢病人群如何治愈?

来源:闪电新闻

在医院诊疗的李大爷很是费解,为何医生说他疼痛的症状会更强烈一些。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之后李大爷才得知,自己不光是得了带状疱疹还有糖尿病。大夫表示:糖尿病患者得带状疱疹时不光痛感强烈还很可能发生后神经痛。这让李大爷的心情跌入谷底。

糖尿病,这个曾经被认为是“富贵病”的慢性疾病,如今已经悄然走进了千家万户。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高达1.43亿,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1.64亿。这个数字,比许多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足以让任何热搜榜为之震动。

来源:糖尿病并发症疾病研究白皮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糖尿病并发症疾病研究白皮书

但糖尿病不仅仅是血糖控制的问题,它还与免疫力下降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糖尿病患者因为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5-4倍。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糖尿病和带状疱疹,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疾病,实际上却在悄悄联手,威胁着上亿人的健康。

糖尿病是如何“腐蚀”免疫力的?

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是正常人群的1.5-4倍[2]。高血糖状态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失调,一方面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3],另一方面导致免疫细胞功能降低[4]。糖尿病患者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病原体易感[5],血糖升高刺激病原体增生,增加机会性感染风险[6]。呼吸道感染在糖尿病患者中常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易感染的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7],可能导致严重肺损伤和长期后遗症[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复感染和炎症反应不仅加剧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还进一步腐蚀了他们的免疫力。长期的高血糖和炎症状态削弱了患者的免疫防御,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免疫力的持续下降,最终可能导致患上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作为免疫力下降时容易发病的感染性疾病代表,可能引发十级疼痛,带状疱疹近些年正逐渐成为糖尿病患者的“噩梦”

带状疱疹,糖尿病患者的噩梦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神经节中再激活所引发的一种疾病。通常情况下,患者首先在年轻时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并出现水痘,虽不久后水痘痊愈,但病毒却潜伏在了感染区域的神经节内。当人体的免疫力明显下降时,病毒就有机会发生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状疱疹发病时,患者的发病部位会先出现刺痛、触痛等局部不适,随后会出现红斑以及沿神经节分布的皮疹,绝大多数患者的带状疱疹会累及一侧的胸腰部皮肤,一般不会越过身体中线分布,但也有患者会在眼部或耳部出现带状疱疹,严重者甚至可致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带状疱疹的皮损逐渐结痂愈合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从最后一处病变开始的严重局部疼痛,也就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常出现于40岁以上人群,持续时间一般介于3-6个月之间,但部分患者的疼痛会持续6个月以上,甚至终身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量研究表示,糖尿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概率最高可达正常人的2.38倍[9]。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患上带状疱疹后,还更容易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血糖控制恶化,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带状疱疹疫苗安全有效

一针即可守护“糖友”

带状疱疹如今并非不可预防。适当的疫苗接种可有效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生率,并且可以降低带状疱疹患者降低后神经疼痛的发生概率。40岁以上人群既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也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因此,适用于40岁以上广泛人群接种的带状疱疹疫苗,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患者在该年龄段内发生带状疱疹的情况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我国已经自主研发了一款适合40岁以上人群接种的带状疱疹疫苗。一剂次带状疱疹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率,且该疫苗仅需单剂接种即可获得有效的预防效果,故获得了不少国家免疫接种指南的推荐。对于40岁及以上人群,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来说,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防患于未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1]Deng W, Zhao L, Chen C, et al. National burden and risk factors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21: Result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 J Diabetes. 2024;16(10):e70012. doi: 10.1111/1753-0407.70012

[2]Holt RIG, Cockram CS, Ma RCW, et al. Diabetes and infection: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y, mechanisms and principles of treatment. Diabetologia. 2024;67(7):1168-1180. doi: 10.1007/s00125-024-06102-x

[3]Berbudi A, Rahmadika N, Tjahjadi AI, et al. Type 2 Diabetes and its Impact on the Immune System. Curr Diabetes Rev. 2020;16(5):442-449. doi: 10.2174/1573399815666191024085838

[4]Wada J, Makino H. Innate immunity in diabetes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 Nat Rev Nephrol. 2016;12(1):13-26. doi: 10.1038/nrneph.2015.175

[5]Hair PS, Echague CG, Rohn RD, et al. Hyperglycemic conditions inhibit C3-mediated immunologic control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J Transl Med. 2012;10:35. doi: 10.1186/1479-5876-10-35

[6]Roden MM, Zaoutis TE, Buchanan WL, et al. Epidemiology and outcome of zygomycosis: a review of 929 reported cases. Clin Infect Dis. 2005;41(5):634-53. doi: 10.1086/432579

[7]Luk AOY, Wu H, Lau ESH, et al. Temporal trends in rates of infection-related hospitalisations in Hong Kong people with and without diabetes, 2001-2016: a retrospective study. Diabetologia. 2021;64(1):109-118. doi: 10.1007/s00125-020-05286-2

[8]Chávez-Reyes J, Escárcega-González CE, Chavira-Suárez E, et al. Susceptibility for Some Infectious Diseas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he Key Role of Glycemia. Front Public Health. 2021;9:559595. doi: 10.3389/fpubh.2021.559595

[9]Saadatian-Elahi M, Bauduceau B, Del-Signore C, et al. Diabetes as a risk factor for herpes zoster in adults: A synthetic literature review.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20;159:107983. doi: 10.1016/j.diabres.2019.10798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板块,静待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本文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文中涉及药物、技术、产品等只做表达所需,不具任何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式请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