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世说新语·捷悟》)
这个杨德祖就是杨修(175年—219年,史书作“杨脩”),文思敏捷,但最后还是挂在曹操手上。魏武,就是魏武帝曹阿瞒,这是曹魏建国后追封的。曹操生性多疑,做丞相的时候,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这个位置也不好坐,在风口上,事事小心谨慎。
杨德祖(杨修)担任魏武帝(曹操)的主簿时,有一次负责修建相国府的大门,刚开始搭建屋椽和横梁,魏武帝亲自出来查看,并让人在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然后就离开了。杨修看到后,立即让人把门拆掉了。拆完后,他说:“门里写个‘活’字,就是‘阔’字。魏王正是嫌门太大了。”
杨修是聪明啊,老曹写个“活”字在大门上,他立马就明白了。
观三国,重在一个“谋”字,杨修有才无谋,曹操是有才有谋。你说曹曹丞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这叫得其实,正处在风头上,最需要低调,要含藏啊,所以丞相府的大门搞的那么豪华,要干嘛?所以曹操要拆掉。但这种事儿不能直接说出来,说出来那就叫欲盖弥彰,于是就有了这一出。
曹操的上位,其实是借了士族集团,真正得了势,那对士族集团就忌惮了,他通过唯才是举,提拔寒门来平衡士族集团的力量。他借着脾气不好的由头,借着曹丕和曹植两兄弟相争的由头,干掉了一些名士,其实就是这种大势的平衡。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征东吴,杨修随曹植居守邺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与刘备相拒于阳平,进退两难,出教令曰“鸡肋”,众人莫解。杨修解为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盖决意回师之意。与曹植友善,力助其争太子。后曹植失宠,曹操虑有后患,且其为袁氏之甥,又惧其能窥伺己意,乃借故杀之,时年四十五岁。
“且其为袁氏之甥”为重点,曹操忌惮的是杨修的家族力量。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脩,脩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世说新语·捷悟》)
有人送给曹操(魏武)一杯奶酪。曹操品尝了一点后,在杯子的盖子上写了一个“合”字,然后展示给众人看。众人都不能理解这个字的含义。接下来轮到杨脩来看这个字,他看了一眼后立即吃了一口奶酪,并说:“丞相是让大家每人吃一口啊,这还有什么可疑惑的呢?”
这里的“合”字,如果拆分开来,就是“人、一、口”,这正是曹操想要传达的意思,即他希望每个人都品尝一点这杯奶酪。然而,在场的众人都没有理解这个暗示,只有杨脩迅速领悟并付诸行动。
有我的肉吃,就有你们的汤喝。曹操的格局还是可以的,曹操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文武人才,这是三国相争,最终他能胜出的缘故。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魏武谓脩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别记所知。脩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脩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世说新语·捷悟》)
曹操曾经路过曹娥碑,杨脩跟随在他身边。在曹娥碑的背面,曹操看到题写着“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个字。曹操问杨脩:“你能理解这八个字的含义吗?”杨脩回答说:“我能理解。”曹操说:“你先别说,让我自己想一想。”
走了三十里路之后,曹操说:“我已经想出来了。”然后,他让杨脩把自己所理解的意思写下来。杨脩写道:“‘黄绢’是黄色的丝织品,‘色丝’合起来就是‘绝’字。‘幼妇’是年轻的女子,‘少女’合起来就是‘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和子合起来就是‘好’字。‘虀臼’是腌制的菜,‘受辛’合起来就是‘辞’字。所以,这八个字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
曹操也把自己所理解的意思写下来,与杨脩的答案完全相同。于是,他感叹地说:“我的才能确实不如你,竟然比你慢了三十里才想出来。”
这就是捷悟,也是字谜游戏。现在小朋友也喜欢,经常和小朋友在一起,无聊的时候,小朋友就爱出脑筋急转弯考我。真的没有杨修的捷悟啊!
魏武征袁本初,治装,余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众云并不堪用,正令烧除。太祖思所以用之,谓可为竹椑楯,而未显其言。驰使问主簿杨德祖。应声答之,与帝心同。众伏其辩悟。(《世说新语·捷悟》)
曹操在准备攻打袁绍时,正在整理装备和物资。他手头上剩下了几十斛的竹片,这些竹片都是几寸长的。周围的人都说这些竹片没有什么用处,建议直接烧掉。然而,曹操却在思考这些竹片是否还有其他的用途。
曹操想到这些竹片或许可以用来制作竹盾牌,但他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他迅速派使者去询问主簿杨脩(杨德祖)。杨脩听到曹操的问题后,立刻应声回答,他的答案与曹操心中的想法完全一致——这些竹片可以用来制作竹盾牌。在场的众人对杨脩的辩才和领悟能力都感到十分佩服。
《世说新语》捷悟这一篇,也就七章节,这可是写汉末到刘宋时期两百年的历史啊,曹操和杨修的故事就占了四章节,这俩人在历史上可谓有“七巧玲灵心”啊,两个人也是棋逢对手,相爱相杀了。
王敦引军垂至大桁,明帝自出中堂。温峤为丹阳尹,帝令断大桁,故未断,帝大怒,瞋目,左右莫不悚惧。召诸公来。峤至不谢,但求酒炙。王导须臾至,徒跣下地,谢曰:“天威在颜,遂使温峤不容得谢。”峤于是下谢,帝乃释然。诸公共叹王机悟名言。(《世说新语·捷悟》)
王敦率领军队即将到达建康的大桁(一座横跨秦淮河的浮桥),晋明帝司马绍亲自走出皇宫的中堂来应对这一危机。当时,温峤担任丹阳尹(管理京畿地区的官员),明帝命令他截断大桁以阻止王敦的军队进城,但温峤并未立即执行这一命令。明帝对此非常愤怒,瞪大了眼睛,怒目而视,周围的人无不感到恐惧。
明帝召集了朝廷中的重臣们前来。温峤到达后,并没有立即向明帝道歉,而是要求喝酒和烤肉。不久之后,王导也赶到了,他光着脚从车上下来,向明帝道歉说:“您的威严如同雷霆万钧,让我和温峤都来不及向您道歉。”这时,温峤才向明帝道歉,明帝的情绪才得到缓解。
在场的众臣们共同赞叹王导的机智和善于言辞。在这场危机中,王导通过巧妙的言辞化解了明帝的愤怒,同时也为温峤提供了一个台阶下,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这里强调的是王导的捷悟。他的一句“天威在颜,遂使温峤不容得谢。”让两个人都有了台阶下。
其实,这个时候的温峤是成竹在胸的。他之所以没有烧毁大桥,是觉得时机还没到,他要等到王敦的大军再靠近的时候再烧毁大桥,这样更能打击对方的士气。
当王敦的军队到达秦淮河南岸,温峤这个时候命令烧毁朱雀桥以阻敌军。两军隔河对峙,温峤亲自率军渡河奇袭,大败王含(王敦族兄),又命刘遐击败钱凤。不久,王敦病亡。王敦之乱就这样平息了,他这是有勇有谋,能坚持己见、当机立断。可谓大才。
王导是王羲之的亲堂叔,更是东晋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啊。王导的话,小皇帝和温峤不会不听的。好在他是真会讲,不让人难堪。所以,有些话,要看谁说。
郗司空在北府,桓宣武恶其居兵权。郗于事机素暗,遣笺诣桓:“方欲共奖王室,脩复园陵。”世子嘉宾出行,于道上闻信至,急取笺,视竟,寸寸毁裂,便回。还更作笺,自陈老病,不堪人闲,欲乞闲地自养。宣武得笺大喜,即诏转公督五郡,会稽太守。(《世说新语·捷悟》)
郗司空(即郗鉴)当时在北府(东晋时的一个重要军事和政治中心,位于今天的江苏北部一带)拥有兵权,但他的同僚桓宣武(即桓温)对他掌握兵权感到不满。桓温是东晋末年的权臣,对权力有着强烈的欲望,因此他对任何可能威胁到他地位的人都会心存戒备。
郗鉴《灾祸帖》
郗鉴对于政治和军事的机谋一向不是很擅长,他写了一封信给桓温,表示自己想要与桓温一同辅佐王室,修复被战乱破坏的皇家陵园(这通常是一种表示忠诚和愿意为国效力的说法)。然而,这封信的内容并不符合桓温的期望,因为桓温希望的是郗鉴能够主动放弃兵权,而不是继续留在北府。
郗鉴的儿子郗昙(字嘉宾)在出行的路上听到了这封信的内容即将送达桓温的消息。他深知这封信的措辞可能会激怒桓温,给家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他急忙取过这封信,阅读完毕后,将其撕得粉碎,然后立即返回。
回到家中后,郗昙重新写了一封信,代替了原来的那一封。在这封新信中,郗鉴自称年老多病,无法再胜任繁忙的公务,希望桓温能够允许他辞去现有的职务,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去养老。这封信的措辞完全符合桓温的期望,因此桓温看到后非常高兴。
于是,桓温立即下达命令,将郗鉴的职务改为了督管五个郡的军事和行政事务,并兼任会稽太守。这样,郗鉴就被调离了北府,失去了兵权,而桓温则成功地达到了他的目的。
晋国是窃取了曹魏的政权,所以特别害怕别人也把自己的政权给窃取了。所以不管是西晋也好,东晋也好,对下面的实权派处处打压。越是这样,造反的事情也就越多。所以,魏晋南北朝,就是这样的大势下,政权频繁更迭。谁的拳头大,谁就能获得王权。
郗昙的捷悟,在知进退,这是一个政治人物的基本素养。
王东亭作宣武主簿,尝春月与石头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镳俱进。唯东亭一人常在前,觉数十步,诸人莫之解。石头等既疲倦,俄而乘舆回,诸人皆似从官,唯东亭弈弈在前。其悟捷如此。(《世说新语·捷悟》)
王东亭(王珣)担任宣武将军桓温的主簿时,有一次在春天和桓温的儿子桓熙(小名石头)兄弟一起骑马到郊外游玩。当时,还有一些当时的名士也一同出游,他们并排着马匹一同前进。只有王东亭一个人总是走在前面,与众人保持着几十步的距离,这让其他人都感到不解。
王珣《伯远帖》
当桓熙等人游玩得有些疲倦时,不一会儿,他们就乘车返回了。此时,其他一同出游的人都像随从官员一样跟在车后,只有王东亭仍然精神焕发地走在最前面。他就是这样机智敏捷。
这是名士风度,不合群,意在不屈从权贵之意,此捷悟,亦有些勉强。可以说是在作死的线上来回横跳,不过那个时代就是这样,士人名声比命重要。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从汉末到刘宋王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的两百年。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从“独尊儒术”到儒释道三家思想鼎立的开端。
从这个笔记小说里,也看到了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在德、才、气度风范、生命境界、生活方式等等各方面的探索,特别有意思。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