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35岁”是重塑人才使用标准的“风向标”

□ 张梓扬

“35岁以后出路有哪些?”“为什么招聘都不要35岁以上的?”……每次相关话题出现在社交平台上,都会引发广泛讨论,全社会对取消就业年龄上限的呼声不断。日前,“公务员报考放宽至40岁”冲上网络热搜。这一变革为中年就业群体带来了新机遇。

笔者发现,诸多省份招录条件将年龄放宽到40岁。其中,上海对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报考工青妇机关专职干部中工会、妇联系统职位的人员,放宽年龄限制;浙江则对2025年硕士以上应届毕业生、报考乡镇(街道)机关面向优秀村干部职位的,以及现任村“两委”正职的人员,放宽年龄限制。实际上,公考在这方面的尝试早就开始,如2023年度公务员省考招录中,就有近10个省份将部分岗位年龄调整为40周岁以下。

从社会背景来看,就业年龄放宽适应时代变化,有助于实现人才最优配置。随着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延长,越来越多的人取得硕博学位,他们毕业时最晚已近35岁,走进社会的年龄相较过往大大推迟。

35岁通常是个人专业技能和职业经验趋于成熟的时期,是多数人成家立业后家庭事务及责任变重的阶段。不少用人单位以知识技能“老化”、生活重心转移、工作热情衰退等原因,对这类群体关上求职“大门”,甚至“优化”35岁在职员工。而现在,他们面对的35岁求职者,多为刚毕业的博士生,正值学识才干鼎盛期,心态和精力都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完全有能力胜任岗位。

从就业影响来看,年龄不是认定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经验和能力同样重要。可以看到,本次公务员招考,不仅放宽了年龄限制,还鼓励高层次人才从事公务工作、走进基层单位,同时为长期扎根基层的中青年干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此次招考以用人的实际能力为导向,彰显了人才选拔的合理性、灵活性与包容性。

从更高层面来看,伴随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进,放宽就业年龄限制,有助于减轻社会整体的就业压力,缓解“内卷”焦虑,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诚然,目前开放的学历层次、岗位种类数量仍然有限,但公考带头破冰,也给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起到借鉴示范作用,是值得肯定的“风向标”。

没有人能永远年轻。35岁,可以是人生迈入下一个阶段的“分界线”,但绝不是否定一个人劳动价值的“生死线”。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婚恋有“35岁歧视”,生育也有“35岁红线”……年龄不该被定义、被限制。希望公考的这一变革能给社会带来深远启示:跨越“35岁限制”,让更多机遇向每一个群体敞开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