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近日编制印发《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现行综合诊查类价格项目整合为36项。立项指南对诊查费、床位费、转运费等项目进行了明确规定。新增设立“航空医疗转运”项目,支持医疗机构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立项指南积极回应社会诉求、适应临床进步,新设价格项目满足患者多样化服务需求。”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转运费按交通工具分为救护车和航空医疗转运。航空医疗转运费是指医疗机构(含120急救中心)利用各类航空器转运患者的使用费用,按次收费,所定价格涵盖航空器交通往返相关管理费、折旧费、消毒费、油耗、司机劳务等所需人力资源和基本物资资源消耗。
立项指南规定,航空医疗转运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医院自主制定收费标准。其中“基本物质资源”原则上限于不应或不必要与医疗服务项目分割的易耗品,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消毒用品、储存用品、消洁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标签、垃圾处理用品、腕带、病历纸张、冲洗液、润滑剂等。
航空医疗转运是时代的产物,其优势主要包括时效性、灵活性与设备丰富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有数百万患者因交通延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航空医疗转运利用航空器(如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进行危重患者转运的医疗服务。用于解决那些在地面交通受限、或者因地理位置偏远而导致救治时间延迟的情况。
10月25日,一名30岁坠落伤患者由菏泽单县经航空医疗转运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救援过程1个小时左右,相比救护车节省了两个小时。与常规的地面转运相比,航空转运能够迅速将患者送往相关医院,争取到关键治疗时间。
国家医保局的立项,无疑为航空医疗转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契机。“由医院自主制定收费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医疗机构与航空企业的积极性,为实现资源共享创造机遇。
尽管航空医疗转运潜力巨大,但现实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要难题便是高成本。高飞行成本导致高定价,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而言,仍是一笔沉重的负担。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为例,其航空医疗转运定价在2万至5万之间,具体价格依据救援范围而定。
图|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航空医疗转运收费标准
国家医保局表示,考虑到医保“保基本”的功能定位,该价格项目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鼓励商业健康保险研究将其纳入保障范围。市场调节、价格自定,如何进一步通过定价设置使其可持续化,让更多患者受益成为重中之重。
在此背景下,浙江丽水市推出的普惠型航空医疗保险提供了有益借鉴。该市首创航空医疗救援政策性保险机制,保障对象覆盖全市自然人,患者仅需承担10%的航空医疗服务费用。政府购买模式下,急危重症患者接受航空医疗救援产生的费用将得到赔偿,个人仅需支付45元/分钟的航空医疗服务费。此外,丽水还推出了商业型补充保险,进一步扩大了救援范围,为市民打通了市际、省际空中救护通道。
资源配置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记者了解到,受费用、维护成本、专业操作人员需求等条件制约,目前山东省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皆来自山东高速集团,医院主要以租赁形式使用。在执行医疗救护任务时,直升机会配备1名医生和1名护士照护病人。
航空医疗转运体系搭建需要资源配置的提前规划,包括对应急救援直升机停机坪、起降空间和停机位、救援团队、救援设备等的提前统筹。
2024年7月3日,齐鲁医院齐鲁楼停机坪航空救援正式启用。使用救援直升机需经过固定流程。在执行医疗救护任务时,直升机会配备1名医生和1名护士照护病人,还可携带ECMO(体外膜肺氧合)等ICU中的“终极急救设备”。飞行前,机组会进行飞前检查、天气评估、航线研判和紧急任务航线申报工作。救援直升机完成转运任务后,将于日落前,返回山东省航空应急救援莱芜基地。
根据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2022年,中国民航局和国家卫健委在多个试点地区开展了航空医疗救护服务,成功进行了近2000小时的航空医疗飞行,救助了2000余名患者。目前,受制于费用高昂、标准化建设不足、空域限制、专业人才不足、运作模式缺乏可持续性等诸多因素,航空医疗转运并未得到广泛使用。后期若出现同天多位患者共同申请的情况,这种“随用随取”机制下,如何合理配置航空医疗资源,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也需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作为低空医疗的“一份子”,如何提升运输效率,这对其智慧化平台搭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如何提升公众认知也是航空医疗转运面临的挑战之一,许多患者和家属对于航空医疗转运的认知仍然有限,需加强宣传与教育。
作为新兴的救护模式,航空医疗转运的发展前景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好口碑才有好未来,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的加入,立体救治网络的逐步成型,该方式可成为患者在急需救助时更快得到专业护理的有力支持。
资料来源:新华社、国家医保局、筑医台资讯、环球时报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整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