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有一场让美方彻底放弃在朝鲜的利益,不再幻想能够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这场战役就是打掉南朝鲜统一信心的金城战役。金城之战的爆发,意味着中国军队的攻击目标从强敌美国转换为想要统一半岛的李承晚军队

1953年7月13日金城之战爆发,其目的是针对李承晚集团,打消他们统一朝鲜的幻想,配合暗中进行的谈判行动。从战争带来的效果看,美方也不想继续打下去了,只想让李承晚看清楚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因此美军一度按兵不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战争中,金城战役在此战中占据着决定性的推动地位。韩军为赢得这场战役,不仅集结了大规模的军队,还将所有可用炮火拿上战场。但军事实力明显弱于我军。我军经过数次战役,总结了很多经验,此次作战我军采用了苏德战场的一般标准,我军集中了各型火炮共1100门,及时在20公里外就可使地方阵地每公里受炮44.4门,而主要位置可达到每公里120门。

我军除了武器装备方面的准备,在作战队伍的组织中也颇占优势。我军作战队伍为20兵团的4个军再添入一个21军总计20多万士兵,可随时击破韩军这个小队伍。在我军占据绝对优势的状态下,敌方败局已定,韩国总统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在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中,我军1100门大炮齐射,韩军王牌首都师直接被打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战中,只见志愿军的1100门大炮齐齐对准韩国阵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发出的响声已经大到几乎耳聋的人都能听见,才过去了三十分钟,为了突破韩军前沿阵地就已经用了1900多吨弹药。这个数据,这样具有压倒性的战争完全归功于志愿军充分的战前准备。而这场朝鲜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役,也让狂妄的李承晚彻底清醒,或者说是绝望。

战后,《美国第八集团军简史》对金城战役做了这样的记录:“头顶上巨大的火炮声使人难以相信,在密集的炮弹造成巨大声音的同时,韩军防线逐步在志愿军强大火力的攻击下土崩瓦解。”通过这样精简的记载,造成无数人们失去生命的金城战役就已经很让人们惋惜哀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金城战役爆发后,联合国军起初无论是在参战士兵人数还是炮火装备上都占很大优势,可以说是做好了要清除志愿军这块通往胜利路上的拦路石,只是,在长达四十多天的战斗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也只拿下了两个阵地,中国志愿军遵循着长期抗战的方法,使敌方士气逐渐降到最低。

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对处于这种状态下的联合国军发起反攻的时候,金城战役的局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志愿军的战斗耗时不超过24小时,南韩军队便被击退,失去了获得胜利的最后机会。经此一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事占地又往前推进了9.5公里。金城战役提现出我国志愿军将士们不仅骁勇善战,战力超群,以及懂得运用谋略和智慧来打败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1953年,在这近两年的时间内,双方边打边谈停战协议,进展一直不大。特别是韩国总统李承晚,在听到停战后,非常的生气。他还极力挑动进行“反停战游行”,在他的暗示下,南朝鲜政府代表居然自行退出停战协议的谈判。更过分的是,他还撕毁协议扣留战俘。美国已经对李承晚失去了耐心。

志愿军感受到这种氛围后,想再给美国和韩国之间的矛盾加一把火,争取推动停战的实现,对南朝鲜发起了一场军事打击,史称金城战役。15天的战役后,不仅让李承晚开始乖乖配合,也让停战协议得以顺利签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朝鲜战场上,韩军都已经使出了他们的“致命武器”这就是打着“战无不胜”口号的“白虎团”,他们的目标就是击溃人民志愿军,占领朝鲜阵地。“白虎团”作为韩军实力的顶尖代表也不过如此,在战场上被我军吊打,兵力受到重创,简直没有“虎”的霸气。

韩军原计划是发动三个营的兵力打击我军,结果最后战场上被打得只剩一个了,这支“王牌军”在我方的猛烈攻势下土崩瓦解,剩下的兵力不是被俘虏就是被吓傻了,白虎团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这表明了志愿军各方面都碾压了敌军,也从侧面说明了战争的胜负情况,那就是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重塑我国军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1951年7月初,中美就已经在为停战会议做准备了。然而李承晚却妄想让战争继续打下去直到占领北朝鲜为止,甚至反对国际公认的战俘遣返协议。这一举动使事态发展走向再次偏离轨道,朝鲜战争进入了最后一个时期,也是朝鲜战争中历史意义极其重大的一场战役。

毛泽东、彭德怀二人在金城战役中出山并作指示,为了更好的应对战争,中国志愿军做了万全又细致的准备,不光是在参战人数的部署调动上,此外在物资转运和战前技术演练等方面,中国投入的兵力、物资等都达到了最大最多的一次,带来的不仅仅是胜利,还有极为难得的亲身作战经验。正是因为志愿军充分的作战准备,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想尽早结束朝鲜战争的强烈愿望,加快了朝鲜战争和平结束的进程,从此朝鲜战争就摆脱了战火的洗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