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残酷并不局限于战场之上,也体现在战争背后的政治、权谋之中。如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就曾“杯酒释兵权”,只为了将军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而唐朝李世民弑兄囚父的“玄武门之变”也是政治的延续。

权力的集中自古以来就是政治高层所头疼的问题之一。民国时期,蒋介石就曾用不光彩的手段集中过兵权,在他的暗示下,顾祝同询问李仙洲此人在军中还有影响吗?李仙洲回答说没有,第二天上将就被处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名鹊起,胶东称王

1918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学生——他就是贫苦出身,曾当过杂货店学徒,后来被世人称为“胶东王”的刘珍年

刘珍年很有能力,毕业后就投靠了奉系军阀李景林,短短的四年时间内,刘珍年就在两次直奉大战的功绩下荣升为直鲁联军第十六旅旅长,后投靠张宗昌,任联军第二军麾下旅长。

接连几场大战将刘珍年上属的第二军打得近乎编制崩溃,在副军长班平秀的请示下,刘珍年接手了第二军的烂摊子,并将参与编制改组为一个团,归属第四军方永昌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刘珍年的训练下,原第二军残部的战斗能力有了很大的改观,因此方永昌将刘珍年提拔为旅长,并保举他为军参谋长。

1928年4月,国民政府麾下的国民革命军北伐至济南,在有信仰的北伐铁军面前,中原军阀屡屡败北,刘珍年也率部队逃亡胶东。

在接手了更多的残余部队后,实力的膨胀使得刘珍年越发飘飘然,他自立门户、号称军长,盘踞在胶东,自称“胶东王”。在民国时,军长就有资格称为上将,因此此时的刘珍年,也可被称为一声“刘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刘珍年实力薄弱,还是张宗昌的叛将,搞得他这个“胶东王”有点不伦不类,被世人所耻笑

。更何况他的老上司张宗昌也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他,1929年2月,张宗昌率领一批部队登陆龙口,企图夺回山东。

他面临的第一个对手,就是昔日的部下,现在的叛将,刘珍年。在张宗昌的劝说下,刘珍年手中的五个师有三个都临阵倒戈,但刘珍年硬是顶着巨大的兵力劣势,用两个师不到4000的人马大败张宗昌,赢得世人赞叹。此战告捷,再无人质疑刘珍年“胶东王”的身份。

韩刘之战,听命老蒋

在击败了张宗昌后,刘珍年彻底巩固了自己在胶东的势力,开始自己任命县长、招兵买马,成为了一名封建军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刘珍年前往南京汇报工作,蒋介石为了拉拢他,将其任命为“山东省政府委员”。同年,中原大战爆发,因为刘珍年部战力尚可、兵力也够多,蒋介石、冯玉祥和阎锡山便争相拉拢他,希望能够把刘珍年拉进自己的阵营中。

但刘珍年认为,蒋、阎、冯三人不过是狗咬狗,保存自己的实力才是要务,因此他并没有同意三人的拉拢

。可这并不意味着他能够高枕无忧的坐看战乱,他也有着自己的对手,那就是将山东视为囊中之物的军阀,韩复渠。

一山不容二虎,韩复渠无时无刻不想击败刘珍年,自己独统山东。1932年9月17日,韩复渠出兵五万直扑刘珍年,韩刘之战正式打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刘珍年在中原大战时保存了一定的实力,但面对韩复渠的猛攻还是节节败退。被逼无奈的刘珍年只得向蒋介石请求援助,在蒋介石的“调解”下,1932年10月末韩、刘之战以停战收场。

但刘珍年知道,只要自己还呆在山东,韩复渠就不会放过自己,因此他干脆向南京政府请求调换防区。

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刘珍年所部被缩编为暂一军陆军二十一师,而他本人也离开了自己经营多年的地盘,来到了国民党的核心要地——浙江,这也为他日后被吞并及身死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开山东,枪决身死

在刘珍年离开了山东后,韩复渠终于吞并了胶东地区,统一了山东,成为了土霸王

。与志得意满的韩复渠不同,刘珍年被调出了山东不仅丧失了自主权,同时也失去了自己最大的一块“护身符”。

蒋介石之所以会拉拢身为杂牌部队的刘珍年,正是需要他为自己来制衡韩复渠,不让韩复渠独霸山东。韩复渠军阀思想严重,虽然表面上听从南京国民政府、听从蒋介石的命令,但背地里其实早有自己独立的想法。

原本蒋介石对刘珍年的定位是制衡韩复渠的一枚棋子,但刘珍年主动调出山东之后,这枚棋子的意义就不存在了。何况刘珍年手下部队的战斗力对于蒋介石来说也不够看,多他不多,少他不少,重要性自然就大幅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1933年1月,刘珍年到南京晋见蒋介石,希望恢复自己的军队编制,被蒋介石拒绝

不久后,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军事委员会拆走了21师的第三旅,这一下就划走了刘珍年三分之一的兵力。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刘珍年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1933年3月,在蒋介石的屡次刁难下,刘珍年干脆不管军务,称病前往杭州逍遥自在,这就给了蒋介石吞并他部队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连忙派遣黄埔一期生中的山东人李仙洲掌控部队,并于1933年7月软禁刘珍年。1935年2月,顾祝同对刘珍年进行军法会审,这时刘珍年即使再傻也知道蒋介石的安排了。但大势已去,再难回天。

5月12日,顾祝同密见李仙洲,询问刘珍年在军队中是否还有影响?如果枪杀是否会引起哗变?李仙洲回答说没有。次日,这位曾经的胶东王、陆军上将,就这样被处决于南昌东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军队则是战争的砝码。刘珍年虽然在战争上颇有天赋,但在政治上却一窍不通,这就导致了他的悲剧。

倘若他与韩复渠对峙于山东,那想必也会搅动一番风云。如果牢牢掌握兵权,也能获得善终。可因为他的选择,刘珍年最终只能死于郊外,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