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红军长征是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数不清的艰险,包括翻越雪山、草地、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等著名战役。

这些事件成了中国革命史中的英雄传奇。

然而,另一个与长征紧密相连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那就是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的悲壮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背后,留守苏区的十位核心领导以命相搏

随着主力红军的长征,为了掩护他们顺利转移,一部分中央领导和部队留守苏区,他们肩负着极其艰巨的任务。

这些留下的红军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迷惑和牵制敌军,掩护主力部队突围转移。当时,国民党在中央苏区的围剿如同一张紧缩的网,数十万大军虎视眈眈地围困着这片红色根据地,想要彻底消灭这里的革命力量。

留守的红军不仅要伪装成主力部队,还要面对敌人不断升级的“清剿”。

这场“清剿”是残酷的,留守苏区的红军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死搏斗。他们中有10位核心领导人,他们是:项英、陈毅、瞿秋白、贺昌、陈潭秋、何叔衡、刘伯坚、毛泽覃、梁柏台和李才莲。

这些名字,如今已经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但在当时,他们所面临的处境几乎是九死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些留守的领导人中,项英和陈毅是主要的指挥官。项英早年参加了黄埔军校,跟随孙中山参加革命运动,他的军事才能和革命经验在红军中颇有声望。

陈毅则是红军中少数几位既有军事才华,又能写诗作赋的革命家。两人接受了中央的指示,留下来继续指挥苏区的游击战。然而,他们的任务不仅是战斗,还要设法拖住敌军,为主力红军争取时间。

这种伪装战术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敌我力量的悬殊更让他们时刻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

中央苏区的留守红军总人数约为4.6万人,其中包括1.6万名红军士兵、3万名地方武装和无法参与长征的伤病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留守部队承担的任务异常艰巨,他们不仅要面对敌人优势兵力的压迫,还要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坚持战斗。当时的苏区,缺粮、缺弹、缺医,物资供应线被彻底切断,红军将士们靠山中挖野菜、吃草根维持生命。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坚持着,宁死不屈。

红军主力长征离开苏区时,国民党军队以百万大军围剿苏区,妄图通过一次性歼灭来彻底摧毁这里的革命力量。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留守的红军领导人选择了坚守。他们伪装成主力部队与敌人周旋,牵制和吸引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注意力。

这一战略成功地迟滞了敌军的进攻,极大程度上减轻了主力红军的压力,为长征的胜利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随着敌人不断加大“清剿”力度,苏区的形势日益严峻。1935年初,中央苏区几乎全部沦陷,大量的红军士兵和地方干部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或被俘后遇害。

福建长汀县的楼子坝村,143名村民在敌人的疯狂报复中,仅剩一名八旬老妪因探亲侥幸逃脱,整个村子被屠杀殆尽。这样的屠村事件在苏区并非个例,国民党军队的暴行遍布苏区的每个角落。

除了面临敌人的猛烈进攻,留守苏区的红军还要面对物资的极端匮乏。在敌人重重封锁下,游击队的粮食、弹药、药品供应都被切断,士兵们常常在山中以野果、草根充饥,伤员得不到及时治疗,战斗力迅速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即便如此,留守红军依然顽强地与敌人周旋,坚持游击战术,用极少的资源打出了非凡的战绩。

留守苏区的领导们在最艰难的时刻,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不屈的精神。他们用生命坚守着革命的火种,即使面对敌人的疯狂“清剿”和内部的物资匮乏,依然没有退缩。

1935年1月,随着遵义会议的召开,毛主席重新掌握了红军的领导权,苏区的红军领导人也调整了战术,从与敌人硬拼转向灵活的游击战。

这一战术的调整帮助苏区红军保存了部分有生力量,虽然最终苏区被国民党彻底占领,但红军的精神永远没有被消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枪声不断,留守苏区领导们在生死边缘顽强坚持,英雄血洒战场

当红军主力部队踏上长征的征途时,留守的十位领导人则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继续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他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敌人的追剿,更是缺粮少药、兵力匮乏的困境。

在这些核心领导人中,何叔衡是年龄最大的一位。何叔衡是中共一大的代表之一,他与毛主席早在1917年就一起开始革命活动。

然而,1935年2月,在福建上杭县,何叔衡因一顿做饭时的炊烟暴露了踪迹,最终被敌军包围。

他没有选择拖累年轻的战士,而是毅然决然地纵身跃下悬崖,以生命换取了同志们的突围。这位“何胡子”,以59岁的高龄在战场上献出了生命,成为留守苏区最早牺牲的中央领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何叔衡年轻得多的贺昌,早年便在山西展开了革命宣传,年仅21岁便成为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红军长征后,贺昌留守苏区继续指挥游击战,1935年3月,他在突围中遭遇敌人围剿,最终选择开枪自尽,避免落入敌手。这位年轻的革命家,牺牲时年仅29岁。

瞿秋白,作为中共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曾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担任中共总书记。但由于身体状况恶化,他留在了苏区。

在中央苏区沦陷后,瞿秋白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在行刑前,瞿秋白面向敌人的枪口,从容地说出了“此地甚好”,然后坦然赴死,年仅36岁。他的从容与坚毅,成为革命者坚定信念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红军创始人之一的刘伯坚,在战斗中被敌军击伤,不幸被俘。在敌人试图用游街羞辱他的过程中,刘伯坚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带镣行》:“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刘伯坚始终不屈,拒绝与敌人合作,最终于1935年3月被杀害,成为革命道路上一位不朽的英雄。

三、陈毅的三年游击战,历经生死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在十位留守苏区的领导人中,唯一活下来的就是陈毅。这位曾在长征前夕被任命为苏区最高军事领导的革命家,凭借非凡的意志和军事才能,成功领导了苏区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

陈毅不仅需要面对敌人的围剿,还要应对资源匮乏和自然环境的挑战。1936年冬天,陈毅在梅岭重伤后,被迫躲藏在荒草丛中长达二十多天,靠着吃野菜和喝山泉水艰难维持生命。

他和战友们时常只能围着一条破旧的毛毯,在刺骨的寒风中互相取暖。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陈毅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他的笔触透露着无畏和坚定,即便在最为艰难的时刻,陈毅依旧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处境艰难,但陈毅和游击队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得到百姓的全力支持。当地的村民冒着生命危险,为游击队送粮送盐,甚至在敌人的严刑拷问下,依然拒绝透露游击队的行踪。这种军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成了游击战胜利的基石,也成了革命胜利的动力源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方红军游击队与新四军胜利会合,陈毅终于带领队伍走出困境,迎来了革命的新曙光。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成为了开国元勋,继续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而那些在苏区壮烈牺牲的战友们,虽然未能见证新中国的成立,却用自己的鲜血浇灌了这片革命的土地。

参考资料:

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1.6万将士悲壮的留守.新华网,202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