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铜元的或多或少都有接触代用币,而谈到代用币,就不得不提到常临币了。常临币是常州地方代用币的简称。
抗战初期,地处苏南沦陷区的常州地区,为了应对物价波动和通货膨胀以及货币贬值,普遍出现了一种标明有“临时流通”字样的货币代用品,仅限于乡镇或店铺流通使用,其流通时间一般仅3-4年,我们铜元爱好者称之为“常临币”。常临币有铜元、筹牌、纸币等多种类型。
常州地区临时流通币作为一种由店铺、商会等非国家金融机构发行的货币代用物,是一种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奇特货币。1935年11月,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1936年2月又加上中国农民银行四家所发行的货币为法币,同时宣布白银国有,禁止银元流通,对外受兑银元,而随着1937年11月日军攻占上海,法币大幅度贬值,加之上海中央造币厂内迁,银行辅币供应渠道中断,从而导致常州地区辅币缺乏,这便是常临币发行流通的主要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国家政权对地方的失控。1937年11月日军侵占沪宁铁路沿线城市,国民党政府随即内迁,日寇随即占领了苏锡常等城市,但是尽管日军建立了日伪地方组织,但并没有实行有效的统治,另外新四军游击队也未建立地方政权组织,没有建立固定的革命根据地,因此导致常州地区出现权力真空,成为了三不管地带,国民党、共产党、日伪三方在该地区均不能实施有效的控制,代用币的发行自然水到渠成。
原因之三是抵御通货膨胀。据《武进县志》记载:每百斤粳稻的价格,1936年为4.42元,1941年为35.50元,1942年为100元。常州地区地处江南鱼米之乡,商品经济发达,为保护自身利益,抵制战乱和通货膨胀的危害,各乡镇公所、商会、地方权势人物、较大规模的商号、钱庄、赌场、酒楼、茶馆、粮行等等,纷纷自制发行在乡镇、集市或行业流通的代价币。
现存的常州地区临时流通币就有1000多种。从收藏的实物和资料来看,大体有三种类型:
一类是纸质流通券。一般由规模较大的集镇发行。如在奔牛发现“安西乡乡公所流通券”,印刷纸张为牛皮纸,有花纹,分1分、2分、5分、1角四种,大小一样,颜色各异。又如孟河曹涌昌、彭同泰、新益泰等商号联合印发“孟城流通券”,面值为5分、1角两种。
二类为条型筹码,材质有竹、骨、紫铜、铝等。筹码一般长约6-10公分,面值有5分、1角、2角、5角、1元等。这类代价币在焦溪、三河口、雪埝、马杭、港桥、坂上、遥观等地均发行过,尤以遥观的铜、铝筹品种较多。
三类为圆形代价币,有蜡盘、紫铜、黄铜、铝等原材料制作。蜡盘一般有银元、铜元大小,面值有1角、5角、1元、5元、10元等,5元、10元面值的蜡盘一般以赌场发行为多。铜币面值有5分、1角、5角、1元。又有紫铜、黄铜两种,紫铜币相当一部分是把退出流通的清末铜元冲压而成。黄铜质的临时流通币一般是用钢模冲压制成。铜币正面一般有精美的图案,有乡镇及店铺名号,有“限本镇内临时流通”或“临时流通”等文字说明,反面有印记、编号等。
圆形币中还有一种是改制币,一些店铺把清末铜元稍加锉磨后凿印1分、2分、5分三种面值,还凿上店铺名称、店主姓名,作为辅币流通使用。
常州地区临时流通币制作的原料开始以竹骨等为主,后来逐渐用清末铜元打制,也有的用铜元熔铸成条,再打制成筹码型。发行初期,人们在竹筹、骨筹、蜡盘等材料上用火烙印打上印记、面值。由于应急而制,因而工艺较简单粗糙。1939年至1940年,常临币的制作技艺逐步提高,材质以紫铜、黄铜为主。制作也从店铺自制到铜匠、银楼等专业制造。从现存实物考证,大多数临时流通币没有发行时间标记,但也有少数临时流通币注有年份。例如鸣凰镇王产大圆形1角币正面下方有“二十九年造”五个字,横林镇“福”字币下方有“1940”字样。
现在的常临币收藏已经形成单独门类,爱好者众多,其独特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精美多样的铸造风格,必然会吸引更多爱好者加入常临币收藏之圈,其价值也将水涨船高,不可估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