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是捍卫老百姓知情权的最后一道防线。
报道真相、追寻真理,是记者职责所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去干扰、阻拦新闻机构还有新闻记者合法的采访活动。
然而,11月14日下午,在安徽合新高铁中铁七局施工现场,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调查记者王文志、程子龙却遭遇袭击,手机被抢夺,王文志本人右手受伤。
有多么大的黑幕要遮掩?以至于敢踢“新华社”这块钢板?
随着多家媒体声援,逐渐理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今年十月份开始,新华社接群众举报,在修建合新(合肥至新沂)铁路的时候,多家施工单位以次充好,违规偷换不符合铁路行业标准的材料。
铁路建设中,弹性垫层是轨道建设的重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铁路运行的稳定性。施工单位本应该用一种叫做“三元乙丙橡胶”的标准材料来做弹性垫层,这种材料很有韧性,能够保证火车跑得又快又稳。
然而,合新铁路上的这些施工单位为了省钱,却偷偷将“三元乙丙橡胶”换成了一种名为“再生胶”的仿冒品。这两种材料虽然外形相似,质量却存在很大差距。再生胶的性能远远低于设计要求,一割就开,一扯就断,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于是,新华社派出资深记者王文志、程子龙,先后前往中铁三局负责的三标段,和中铁七局负责的四标段施工现场进行调查,随机从限位凹槽中拉出几条刚铺粘好的弹性垫层,结果都出现“一割就开,一扯就断”的现象。
11月12日,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刊发了调查报道《弹性垫层“一割就开”,合新铁路建设材料“以次充好”存安全隐患》一文,揭露了合新铁路多家施工单位违规使用“再生胶仿制品”的黑幕。
11月14日下午,王文志、程子龙两名记者去施工现场进行后续跟踪,调查施工方是否仍然在使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
而此时施工方早已怀恨在心,他们决定“以牙还牙”……此时,两名记者的到来,在他们眼中无异于“自投罗网”!
当两名记者到达施工现场的时候,中铁七局的人立刻袭击了他们,还抢了他们的录像设备,甚至威胁他们不让走。冲突过程中,王文志记者的手被打伤,流了血。
在两名记者拍下的视频中,面对记者质疑,现场的一负责人表示:常有不法分子到工地现场偷东西,因此他们交代了工人在现场蹲守,如果有人到现场没有报备,直接在现场逮到,然后马上扣留下来。
当王记者问:我们现在能走吗?该负责人表示“我逮到人了,我能让你走吗?”
呵呵,原来这就是他们的“方案”,或者说是报复手段:以“抓小偷”为由袭击、扣押记者,抢夺设备。大不了事情闹开了,道个歉“误会误会,工人们以为你们是小偷呢”,以此了局。
很拙劣、很卑鄙的手段,但常常很有效!
新华社记者被打的事件很快在网上引起了热议,震惊世人,纷纷表示:高铁铁路居然都敢弄虚作假,还野蛮地殴打记者,简直无法无天!
当“记者被袭击”词条冲上热搜后,有媒体记者致电中铁七局时,其安全隐患排查举报电话负责人表示:哎呀!哎呀!不要用“袭击”这个词嘛!就是可能有点小摩擦,该负责人还表示“可能是下面的农民工所为”。
好好好!前有燕郊警方推搡架走记者叫“强行劝离”,后有中铁七局强抢设备、把人打伤叫“小摩擦”!果然,你们是懂中文的!
再说了,农民工招谁惹谁了,天天替你们背锅?
眼见舆论汹涌,11月14日,中铁七局集团审时度势,赶紧就“记者在施工现场被袭”发布了一个正式声明,称正在配合安徽定远县警方全面调查。
接下来,我们就等待事件的调查结果吧!
然而,这整个事件,让人细思之下,后背生寒!
首先,铁路建设都敢弄虚作假,我们的生命谁来保障?
铁路是国之重器,铁路安全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在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建筑工事上,这些人居然敢以次充好,弄虚作假,这难道不是犯罪,不是妨碍公共安全,不是谋财害命吗?
最可怕的,中铁某某局,这都是央字号企业啊!梅大高速上那些坠落的冤魂还未走远,不胆寒吗?
其次,该事件也暴露出我们现有的舆论生态。
连天字第一号的央视记者都敢驱离,而且还是在一个县级地盘上,换作其它小媒体、小记者,遭遇又该如何?
新华社记者遇袭,让很多人都想起今年3月,燕郊爆炸现场,央视记者被“强行劝离”的事件。
当日在爆炸现场直播采访的几名央视记者,被一群穿着制服的人架着走,其中一名记者大喊:“你们看,我们三个记者被十几个人推搡,这是什么情况?”
当时的央视直播间里,只剩了两位主持人面面相觑。哪怕再见多识广的他们,大概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
官媒记者,是受法律保护的信息传播者。记者的如实报道,更能最大程度缓解公众的焦虑、保障人民的知情权。
置法律于不顾,架离他们,袭击他们,他们在害怕什么?
如今天的事件,有人说“连新华社的记者都敢打”这句话有逻辑错误,因为任何人都不应该无辜挨打。
不是这样的,这句话的逆向思维是:他们连新华社的记者都敢打,还有什么不敢干?普通老百姓的利益,甚至生命在他们眼里岂不更不值一提?
要知道,我国有三个正部级新闻单位: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其中新华社是排名第一、级别最高、最权威的媒体。
也就是说,新华社是天字号媒体,是国家的喉舌。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公然袭击国社记者的背后,藏有多少黑幕?他们的胆量来自哪里?难不成施工方是高启强兄弟?
换句话说,是不是背后黑幕一旦暴露,肯定要比“袭击国社记者”这个罪名大的多,才让他们如此毫无顾忌?
如果说新华社记者遇袭事件,唯一能让人在沉重的阴霾中看到一丝光亮的地方,就是:新闻没死,新闻还有希望!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一些权威媒体已经不怎么报道一些不好的新闻了。然而,本年度开始,前有央视记者直播燕郊爆炸现场;后有新京报记者曝光油罐车混装现象;今有新华社记者揭露铁路施工单位以次充好、偷工减料……
我们欣喜的看到,他们的笔下,不再只有歌舞升平,开始关注更多的民间疾苦。
虽说揭露真相是记者的使命,但是我们也都明白这么做的背后需要莫大的勇气。尤其是事关民生大计和央字号的问题,是他们顶着巨大的压力才能让那短短数千字面世。
今天下午,就记者遇袭一事,“娘家人”记协发声: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事件进展,与记者及有关部门保持沟通,维护记者正当采访合法权益。
现在,全民都在等中铁七局和安徽警方给两名记者一个公正的回答!
记者是老百姓的眼睛,也是一个社会的良心,决定一个社会的底线。
因为守护好他们,就是守护我们的知情权,守护我们的正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