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林微故事
素材/秋歌
为了阅读体验,文中用第一人称讲述
大舅和二舅10年不说话,今年二舅突发疾病住院,大舅:放心大哥在呢
我叫秋歌,出生在美丽乡村!
我的姥爷、姥姥生育了四个孩子,其中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分别是大舅、二舅、三舅和我妈。
在农村的传统观念中,长辈们往往对长子寄予厚望,对幺儿疼爱有加,而处于中间位置的孩子,就可能容易被忽视。很不幸,我的二舅就成了这样一个被相对冷落的存在。
大舅初中毕业,没能考上高中,无奈辍学回家。姥爷觉得男孩子得有一门手艺傍身,于是安排大舅去学手艺。
那个年代,木匠、厨艺、水电工等手艺活都颇受欢迎,被认为是能赚钱养家的好途径。
大舅最初选择了学木匠,幻想着将来能凭借这门手艺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大舅从小被娇惯,没怎么吃过苦,真正学起木匠来,才发现这活儿既需要细致入微的心思,又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这对于大舅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没坚持多久,大舅就打了退堂鼓,觉得木匠活儿太折磨人。随后,他想到了去学电工,便找上了表姑丈。
那时候,电工可算是稀缺人才,只要懂点相关知识,随便帮人拉条电线、装个开关,就能挣到几块钱工钱。
要是能承接新房子的整套水电装修工程,那收入更是相当可观,抵得上普通人大半年的辛苦劳作所得。
表姑丈在电力公司工作,日常少不了爬电线杆的活儿,这活儿既危险又辛苦。
大舅去的第二天,竟毫无畏惧,像只灵活的猴子,蹭蹭几下,就迅速爬到了电线杆顶。
表姑丈当场就被吓得不轻,扯着嗓子大喊:“阿伟,小心啊!慢点啊!”
很显然,表姑丈压根没想到大舅会如此鲁莽,连工具都不带就这么不管不顾地爬了上去。
图片来源网络
不过,大舅这股子冲劲儿倒也显示出他对学水电似乎颇有兴趣。之后无论是外出干活还是日常学习,大舅总是冲在最前面,积极得很。
表姑丈见他这般热情,也全心全意地教导他。从正负极的区分到地线的原理,表姑丈都毫无保留地传授,大舅也学得格外认真。
如今的初中物理课会系统地教授这些知识,但大舅上学那会,虽然也开了物理课,但他读书时吊儿郎当,课上关于电工的知识本就有限,还大多是理论,大舅根本没往心里去。大舅跟着表姑丈埋头苦学了两年多,边实践边积累经验。
后来,大舅经人介绍,得以进入县城的一家公司担任电工,工资待遇还算不错。
与大舅不同,二舅的求学之路更加坎坷。他连小学都没毕业就回家务农,小小年纪就得扛起锄头,在田间劳作。
那原本就瘦弱的身板,在繁重的农活压迫下,显得越发单薄。
姥姥看着二儿子如此辛苦,心疼不已,想着让他也能学个一技之长,日后能少吃些苦。可姥爷却不以为然,说道:“他那点文化水平,能学啥本事?就在家老老实实种地吧!”
图片来源网络
姥爷对二舅的这种差别对待,其实由来已久。当初二舅小学辍学,这里面也有姥爷的“功劳”。
那时的二舅年少无知,放学后总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调皮捣蛋,不是逃学就是惹事。
有一次,他们甚至偷偷跑去别人家的地里挖地瓜,结果被当场逮住。姥爷得知后,怒不可遏,把二舅狠狠揍了一顿,还放出狠话:“不想读书,就别读了,回家老老实实种地!”
原本姥爷只是在气头上随口一说,谁曾想,二舅竟当真了,从此不再踏入学校的大门。
当时二舅才读四年级,一个不到十二岁的孩子,就这么天天跟着大人下地干活。刚开始,他还凭着一股新鲜劲儿咬牙坚持,可时间一长,他终于明白了种地的艰辛,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
但姥爷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只要二舅胆敢偷懒不干活,就少不了一顿打骂,甚至连饭都不让吃。二舅没办法,只能继续硬着头皮坚持。
到了十五岁,二舅终于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他告诉家里人想去学砌砖头。
姥爷听了,皱着眉头问道:“咱们家也没有人会这手艺,你要跟谁去学?”
二舅赶忙回答:“有个朋友,他姐夫是砌砖头的师傅,我想跟着他们学。”
姥爷沉默不语,姥姥却心疼地说:“老二啊,那就去吧,能学门手艺回来总是好的。”
就这样,二舅踏上了学砌砖头的道路,这一去就是三年。
起初,他只能从打杂的小工做起,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学成归来,成为了一名能独当一面的砌砖师傅。
学成之后的二舅回到村里,开始为十里八村的村民们建造房屋、猪圈。
只要有人找他干活,他从不推辞。二舅干活实在,收费合理,渐渐地,在村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大家都愿意请他。
凭着这门手艺,二舅这些年也攒下了不少钱。
而我的三舅,在读书方面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是三个舅舅中最有出息的。他一路顺利地考上高中,又考上了大学。
毕业后,成功进入了县城的事业单位工作,不仅工资稳定,单位还分了房子,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舅、二舅和三舅都相继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兄弟三人也分了家,各自经营着自己的小日子。之后,他们又陆续盖起了新房子。
二舅因为自己就会砌砖头的手艺,所以他家的房子建得格外漂亮。那是一栋颇具规模的乡间别墅,外观设计精美豪华,内部装修更是花费了不少心思,布置得金碧辉煌。
与此同时,姥姥和姥爷的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每况愈下。尤其是姥爷,原本身体就不太好,还常年劳累,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有一天,姥爷在田间劳作时突然晕倒,幸好姥姥就在旁边,她急忙呼喊周围的人帮忙,一起把姥爷送到了医院。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姥爷被确诊为肺癌,而且已经到了中期。医生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但同时也告知,由于姥爷年事已高,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姥爷的治疗方案,三个舅舅聚在了一起商量对策。在我们农村,家里的大事向来都是儿子们拿主意,而我妈作为女儿,主要负责照顾姥爷。
大舅态度坚决,主张给姥爷做手术,他认为手术虽然有风险,但也有治愈的希望。二舅则持相反意见,倾向于保守治疗,他担心姥爷的身体承受不住手术的创伤。
年纪最小的三舅此时显得有些左右为难,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他心里清楚,无论是手术还是保守治疗,都存在风险。毕竟姥爷年事已高,手术风险较大,而保守治疗又可能导致病情迅速恶化,随时危及生命。
三舅实在拿不定主意,便把这个难题抛给了我妈:“妹妹,你觉得呢?是做手术还是保守治疗?”
我妈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难住了,她本就对这些一窍不通,只能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就在这时,刚刚苏醒过来的姥爷得知了大家的讨论,大舅小心翼翼地询问姥爷的意见:“爸爸,医生说您的病可能需要做手术,您看您是想做手术还是保守治疗?”
姥爷看着三个儿子凝重的表情,心里大概也明白了自己病情的严重性。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坚定地说:“那就做手术吧!”
既然姥爷已经做出了决定,大家便开始为手术做准备。手术的日子定在了一周后,很快就到了这一天。
二舅的心情格外沉重,整个人看上去无精打采,原本就瘦小的身躯显得更加憔悴。他满心忧虑,实在害怕手术会出现意外。
图片来源网络
几个小时的漫长等待后,医生终于带来了好消息,手术非常成功。二舅一直紧绷的神经这才稍微放松了一些,当然,我们所有人也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姥爷被转到了普通病房,接下来的日子,大家轮流照顾。不过,手术后的放化疗过程异常艰辛,姥爷出现了严重的恶心、呕吐症状,毫无食欲,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
尽管如此,我们都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姥爷。但谁也没想到,三个月后,姥爷的病情突然急剧恶化。经过一番紧张的抢救,最终还是没能挽回姥爷的生命。
二舅把姥爷的离世归咎于大舅当初坚持让姥爷做手术的决定,大舅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觉得如果当初选择保守治疗,姥爷或许还能多活几年。
悲愤交加的二舅失去了理智,猛地一拳打在了大舅的脸上,大舅的鼻子顿时鲜血直流。三舅和我妈赶紧上前劝架,可两人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去。
姥爷的后事处理完毕后,大舅和二舅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两人从此不再说话。
在农村,老人的养老通常由长子和次子承担主要责任,三子也需要出一份力。但二舅因为和大舅的矛盾,若不是为了回去看望姥姥,他根本不愿踏进那个家门。
二舅凭借着自己的砌砖手艺,和二舅妈一起在城里买了房子,平日里就住在城里。偶尔,他们也会接一些城郊的建房活儿。
即便是清明节这样需要回乡扫墓的日子,二舅也总是独自提前去给姥爷上坟,尽量避免与大舅碰面。
虽然大舅和二舅关系紧张,但大舅妈和二舅妈之间的关系却十分融洽,大表哥和二表哥的感情也很好。
后来,大舅家的表哥到县城读高中,由于在学校住不习惯,二舅妈主动提出让大表哥到家里来住。二舅对大表哥也关怀备至,不仅关心他的生活,还监督他的学习。
大舅这边呢,尽管儿子在二舅家住了三年,他却从未踏入过二舅家的门。只有大舅妈会经常给大表哥送些吃的、喝的和穿的,然后和二舅妈一起上街采购,大包小包地带回去。
那年,大表哥考上了重点大学,二舅和二舅妈高兴得合不拢嘴,带着大表哥出去买东西,还满足了他一直想要某品牌电脑的愿望。
大表哥兴奋不已,激动地抱着二舅说:“二叔,你最好了,哪像我爸,小气鬼,整天板着脸!”
二舅笑着说:“可不能这么说你爸,他养家也不容易!”
图片来源网络
当年,大舅在城里的一家公司工作,后来觉得收入不理想,便辞职自己单干。他每天奔波于各个工地,忙得不可开交,但赚的钱也不算多。毕竟要抚养两个孩子,生活的压力着实不小。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着,每逢过年过节,二舅和二舅妈都会回去看望姥姥。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时,大舅和二舅依然互不理睬,只是闷头吃饭,气氛显得有些尴尬。
不过,饭桌上大舅妈和二舅妈总是聊得热火朝天,欢声笑语不断,倒也让这顿饭不至于太过冷清。
这样的平静的日子持续了几年,突然被打破。有一天,突然传来二舅被紧急送往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二舅妈得知消息后,哭得肝肠寸断。
后来我们才知道,二舅近几年应酬频繁,经常喝酒,这次是酒 精 中 毒了。
当天,他正在和朋友聚餐喝酒,突然就变得语无伦次,接着头晕目眩,行动也变得迟缓,情绪异常激动,随后开始抽搐。朋友们吓得六神无主,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
二舅当天就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情况十分危急。
二舅妈得知后,整个人都慌了神,一边匆忙赶往医院,一边给大舅和大舅妈打电话。
不久之后,大舅、大舅妈、三舅、三舅妈、我爸妈都心急火燎地赶到了医院。
二舅妈哭得双眼红肿,几乎要昏厥过去。大舅妈和三舅妈一左一右地扶着她,不停地安慰着,还喂她吃东西。
“二嫂,别哭坏了身子,快吃点东西吧。你都一整天没吃东西了,要是二哥转危为安,你却病倒了,那可怎么办?”三舅妈轻声劝道。
大舅妈也跟着附和:“是啊,二弟妹,吃点东西吧,等二哥从重症病房转出来,还得靠你照顾呢。”
在大舅妈和三舅妈的再三劝说下,二舅妈终于勉强吃了一点东西。
大舅在重症监护室区域来回踱步,时而叹气,时而在门口焦急地张望。
三舅则坐在墙角,神情呆滞,默默发呆。我爸妈坐在三舅旁边,静静地等待着,心里同样充满了担忧。
大家都心急如焚,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显得无比漫长。
三天后,重症监护室的门终于缓缓打开,医生说道:“某某家属,病人的情况已经稳定,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不一会儿,二舅被护士推了出来。
只见二舅全身插满了各种管子,虽然意识还算清醒,但看上去十分虚弱。
大舅毫不犹豫地快步上前,紧紧握住二舅的手,声音略带颤抖地说:“二弟,你感觉怎么样?哪里不舒服一定要跟大哥说,别怕,大哥在呢,大哥会一直陪着你的……”
大舅这番深情的话语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谁也没想到一向倔强的大舅会说出如此温情的话。
二舅在普通病房住了五天,病情逐渐稳定。这五天里,大舅几乎不眠不休,寸步不离地守在二舅身边。无论大家怎么劝说,他都不肯离开去休息一会儿。
五天后,二舅终于康复出院,大舅这才放下心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就是血浓于水的兄弟情义,哪怕他们曾经有过激烈的争吵,甚至大打出手,但在关键时刻,那份深深的牵挂和关爱始终无法割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