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 梨花天涯
01
历经文景两帝七十多年的休养,汉帝国终于度过了最穷困的年代。不仅是民间和国库的日渐肥腴,也使得商人集团迅速崛起,开始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性产业。
由于这些商人集团太过于出名,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累计列举了21位汉初富豪。其中有详细介绍的为八位,这八位当中有四个都是搞冶铁业,其他则是分别从事流通、粮食、种植和金融等。
这些大商人就是所谓的“豪强大家“,在《史记·平淮书》中就有他们横行天下,诸侯都“俯首仰给”的记载。
文景两帝放任民间经济自由发展,但是自由似乎过了头。在商人获得原始资本的积累后,也没有逃掉封建社会的固有规律,大量的新富阶级开始兼并土地成为地主。
继而在这一新身份的掩护下,获得了普通商人难以得到的诸多特权扩大和发展产业。有些胆子大的甚至开始勾结官府、横行一方。
这些大商人在与地方政府勾结后,又开始各种巧立名目逃避税收,这就导致了国家税收与贫富分布的严重脱节。
02
由于汉初信仰无为而治,就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坐看商人壮大。但是到了公元前120年,“无为而治”不可能了,因为自马邑之谋以来,汉匈之间的全面战争已经进行了十多个年头。
文景两帝留下的巨额财富,早已在公元前124年,河套驻军时就消耗殆尽。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年黄河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关中地区又蝗虫肆虐,无数百姓沦落到啃树皮、草根的地步。
于是为了妥善处理这些老百姓,不使他们变成流民各地到处流窜,汉武帝决定全国的粮仓都放开了给灾民们吃,但是粮食仍然不够。
于是汉武帝又将70多万灾民全迁到边郡安置,衣食住行全由政府负担。
本来战争就将府库给掏空了,现在又搞个七十多万人搬家的大手笔,再加上一年后卫青、霍去病远征匈奴,汉武帝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财政的窟窿越来越大。
为了填上这个大窟窿,汉武帝只有先拿利益巨大,且监管不到位的的盐铁业开刀。
开刀的决心易下,从那里开刀却是个难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盐铁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要想从他们手中抠钱可比登天还难,毕竟以前的银子都是自己的,现在要把银子给穷人,这不是造孽吗?
所以要想敲这个利益集团,还是得讲点方式方法。
好在此时上天给汉武帝派了一个人——桑弘羊。
03
桑弘羊早在13岁时就开始入宫服侍汉武帝。这个人头脑灵活,特别会算。只要是跟数字有关的东西,和他说一遍他基本上就不会忘。
正是有着这一个特长,汉武帝特意提拔他为自己的秘书,来计算国家的各种日常开支。
除了会算术之外,桑弘羊还对各种财政问题都有着自己的见解。
比如卫青夺取了河套地区之后,朝廷上展开了是否应当在河套地区驻军的辩论。
以丞相公孙弘为首的保守派认为,在河套驻军就是一个财政陷阱,根本就没必要浪费钱财在哪里。
就在汉武帝决定撤军的时候,桑弘羊挺身而出列出了各种军费花销的数字,怼得公孙弘们哑口无言。
于是大家只好同意驻军河套,大汉从此多了一块风水宝地。
除了人聪明外,桑弘羊这个人还有个十分加分的社会属性,那就是他出生商人家族。
家中有从商的长辈,这也就意味着煮盐冶铁的那些潜规则,桑弘羊都门清。
就是这样一个能算、会说还懂得潜规则的复合型人才,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场伟大改革的操盘手。
04
桑弘羊对盐铁业改革出了四个主意,条条直击重点:
1.煮盐、冶炼的行当即刻起由国家接管,所得收入全部收归国库。
2.由官府出面招募盐户来负责盐的生产。
3.严查私盐和私铁。
4.在全国各地设立铁官,专门负责铁器的销售。
其中第二条属于对盐商们的一招釜底抽薪。
为啥盐商这么有钱?其本质还是对普通盐户的控制和剥削。盐商就如同中间商一样,先从盐户手里低价收购食盐,然后在高价卖出去,这其中的差价在汉景帝时就有了五倍之多。
人家盐户又煮又煎忙活几个月,才拿着微薄的利润,而盐商们左右手一倒腾就赚了好几倍,这谁受得了。
于是在改革之后,政府向盐户们免费发放制盐工具和生活费,牢牢的将食盐的供给侧抓到了手里。
就这样,盐商们被汉武帝掐住了喉咙,想翻天都难。
当然,汉武帝也明白拉一派打一派的道理。于是,汉武帝又决定用高官厚禄,吸引一些大盐商来给政府办事。
比如汉武帝的大农丞东郭咸阳,就是闻名的大盐商。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除了民间盐商们一片反对外,汉帝国的朝堂内外也是反对声鹊起,有些老臣认为,盐铁收归国有,就是与民争利。
对于这一点汉武帝早有料到,他没有召开什么廷议去和他们费口舌。
而是找了个狠人来监督,谁敢反对改革就办谁。
这个狠人就是帝国第一酷吏——张汤。
05
凡是汉武帝想整的人,只要交给张汤去办,那么立马就能给安上一大堆罪名,而且人家还总能从法律条文中找到依据。
就算实在找不到罪名,也还可以给你安排个“腹诽”的罪名。
最重要的张汤这个人还特别听话,凡是重要案子,早汇报晚请示,一样没有落下。
这样既听话能力又强的下属,自然就成为了汉武帝改革路上最得力的鹰犬。
在盐铁官营开始前,张汤就迅速的收集到了大小官吏的种种劣迹,尤其是他们与盐商勾结收贿赂的证据。
在改革开始后,只要没跳出来反对,那么汉武帝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你好好过日子。
只要胆敢跳出来抨击改革,那么张汤带上证据,直接从朝堂上拉走。
无数官员就在这种恐怖氛围下,集体沉默了。
没了这些老登的掣肘盐铁官营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06
据《汉书·地理志》所载,西汉时期全国在27个郡设立了36个盐官,从河东、上郡的池盐,渤海、会稽的海盐,雁门、巨鹿的碱盐到益州、犍为的井盐,全都归官府所有。
铁官则在帝国境内分布更广,累计遍及四十个郡国,南阳、太原等地成为了著名的冶铁中心。
并且在辽东、西北等偏远地区,也开始建立冶铁中心,主要为前线兵士提供兵器与铠甲。
单纯从军事上来说,盐铁官营为汉武帝北击匈奴提供了军费,苦在当代,利在千秋。
但是从政治、经济上来说,这项政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文景时期,帝国境内农业税极低,国家财政完全就是靠着煮盐、冶铁、铜矿等产业苦苦支撑着。
这些流落民间的支柱型产业,对于帝国来说并不是创造了无数的富商和税收,还吸收着无数帝国的噩梦——流民。
据《盐铁论》记载,当时一个大盐商所雇佣的劳动力通常达数千人,而一个劳动力领到的工资足以养活一个六口之家。
这些产业就像一个大型蓄水池一样,将成千上万的精壮汉子蓄在里面,让他们和他们背后的家庭活下去。
但是现在国家垄断了最赚钱的行业,并且盐铁官营了一段时间后,汉武帝为了节省开支,将从事煮盐、冶铁的那些平民换成了服徭役的民夫和罪犯。
除了普通人无事可作之外,那些吃着文景时代红利的商人也开始不甘寂寞。
在官府垄断了这些产业后,他们手中的钱自然也要寻找出路。
很快,商人们就发现了一个低风险高回报的好事,那就是向破产的农民收购土地。
于是汉帝国的第一次土地兼并就开始了。
土地集中在有钱人手里,普通的老百姓就没有了立身谋命之路。
但最可怕的并不是富人们的“田连阡陌”,而是那些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靠着手中的权力,逐渐填补了官和商之间的空白,也就常说的官商。
这些人即是官,也是商。
在汉武帝疯狂敛财的那段时间,官商们也混得风生水起,他们垄断了市场上各种赚钱的买卖。
只要普通人敢入场,那么他们就用手中的权力将其罚下,甚至予以肉体消灭。
官商就此取代巨贾成了汉帝国的另一颗毒瘤。
07
汉武帝开办的盐铁专营,除了正常的商业利润比较高外,还有着另一种收入——暗税。
为了多收税,有人开始在盐铁的价格上动手脚。
因为盐是生活必需品,官府只要控制住供给侧,悄悄的在生产或销售环节加税,即给国家增收,又不至于让百姓饿死。
所以官盐就成了剪羊毛的天然工具。
再说官铁。
因为没有竞争,所以从官方铁铺里卖出来的铁犁足足有一米多高。
这样的铁犁根本不能耕地,但可以卖的更贵。
至此,官与商一体,权与利相结合,民间的经济活力全被这群吃拿卡要的蛀虫给霍霍干净了。
《汉书》就记载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
08
当时的全国各地官僚掀起兼并土地的热潮。
比如汉成帝的舅舅,红阳侯王立,在强占了南阳几百顷土地后,又将这些土地卖给了官府。
左手倒右手,就挣了大约一个亿的铜钱,如果按照当时的米价折算为人民币至少为2亿2千万。
就这样,帝国的财富被这群官商敲骨吸髓式着盘剥殆尽。
但百姓总是要生存的,当朝廷断绝了人民正常的求利空间,那么非法的求利空间便会出现。
汉帝国的这些非法逐利者们也开始粉墨登场了,由于这群人太过于出名和重要,历史给了他们一个特定的称呼—豪强。
最开始的豪强其实也还是原来的那一批商人,但是在市场竞争中被官商以非市场手段搞下了台。
尽管失去了合法的收入来源,作为帝国的精英,他们立刻明白了要想在这场改革中大富大贵,就必须同流合污。
于是这群人开始和官府勾结,充当政府的白手套,用种种暴力手段去压榨农民们的每一块铜板。
于是在公元前106年,光是长安就涌进了四十万的流民,而流落于全国各地的流民更是不可计数,整个帝国摇摇欲坠。
面对如蝗虫般的流民,汉武帝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试图以铁腕手段去处理全国的豪强问题。
当然这就是后话去了。
▼今日推荐关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