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租赁陷阱:一场精心策划的合同诈骗案

李秘书专业写作:这是一篇涉租赁合同纠纷的答辩状,供参阅借鉴!

在商业租赁市场中,陷阱无处不在。你是否曾经因为一份看似普通的合同而陷入困境?今天的故事,揭示了一场精心策划的合同诈骗案,涉及多方利益纠葛,令人触目惊心。周某梅和张某存两位女士,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遇了一场致命的骗局。她们的经历不仅是一次法律的较量,更是对每一个普通人的警示。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场骗局的面纱,看看背后的真相。

答 辩 状

答辩人:周梅、张,二人为姑嫂关系,汉族,现为齐齐哈尔市某汽车站进站口某客房的承租者。

因原告**公司诉我等租赁合同纠纷一案,现提出我们的答辩理由与被骗经过。

一、我们与被告倪洲签定“转让协议”时,对于原告与被告单兵仅签定一年期限的房屋租赁合同一事并不知情。

2006年3月27日,我们二人听老表陈某辉讲,某汽车站旁开客房生意很好,且进站口旁的**客房(一间口面加楼上三间两层)欲对外转让,并且他有下岗证,什么税不用交,电费又便宜,要求我们把此转租合同接到,还说现在有3人在抢,谁先交钱谁接转。第二天早上,我们二人将凑齐的10.5万元现金交给转租户主被告倪某洲,倪将已经打印好的“转让协议”交给陈某辉替我们二人签字。由于“转让协议”过于简单,倪一再声称此房屋的转让行为以他于2004年8月21日与单某兵签定的房屋租赁合同为准,该合同规定房屋租赁期限为五年,从2004年9月21日至2009年9月20日止。并将此合同连同陈某辉与他刚签定的“转让协议”一并交给我们为执,我们二人由此取得**客房的租赁经营权。此时,我们只知此客房是由被告倪某洲从被告单某兵手中转租而来,而并不知单某兵与原告**公司所签合同的先期存在。因此,我们对原告与被告单某兵所签合同一事既不知情,也无过错。

二、当**区法 院向我们送达民事裁定书要求腾退所占房屋时,我们方知上当受骗。被告倪洲为了嫁祸于人,使用了“金蝉脱壳”之计,已构成合同诈骗罪。

我们二人承租此客房正常经营至10月20日时,**区法 院与**公司突然到**客房送达起诉状和裁定书,要求我们腾退客房,并要求我们将裁定书转呈给单某兵和倪某洲,然而,倪某洲拒不接收,并以此客房已转让于我们为由,声称“不关他的事”。此时,我们从起诉书和裁定书中看出,被告单某兵与原告**公司签定此房屋的租赁期限仅一年,自2005年10月1日至2006年9月30日止。而被告倪某洲向我们出示并以此为准的合同期限是五年,自2004年9月21日至2009年9月20日止。此时我们才觉察到此租赁合同已涉嫌连环诈骗。再联想到当时倪某洲与陈某辉签定“转让协议”的过程和情景,方知倪某洲为了将自己被骗的损失嫁祸于人,使用欺诈的手段“金蝉脱壳”而使我们上当受骗。其一、从倪事先准备好的“转让协议”看,倪作为甲方,他并未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而是签的他妻子的姓名,并在上面盖上红指印。我们将钱交给倪时,倪打“证明”条时,也是签的他妻子之名。另外,该协议并未载明承租房屋的楼层,承租期限,租金缴纳等主要内容,却刻意载明“乙方在经营期间所产生的一切行为和后果,由乙方自负与甲方无关”等推脱责任的内容。因当时催得过急,我们未详加审查,加之倪又口口声声称以他与单某兵所签合同为准,由此蒙混过关,骗取了我们的信任。其二、倪当天与我们签好协议后搬东西走时,被隔壁开餐馆的单某兵发现,单问他“你怎么把东西搬走了?”倪回答“我的店已经转好了。”单反问道:“怎么未经过我?”倪敷衍道“我已按合同转好了!”。而倪当时怕问题败露却对当时在场的我们二人和陈某辉谎称:“你们按合同做,不关他的事,他想租我没转给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尊敬的法官,我们为承租和经营**客房,将自家的房子变卖了,并且原来做豆腐的摊位也被别人买走了。同时我们还添置了几个大床和电视机、洗衣机等设施,又花去费用1.5万元。谁知,我们却遭到被告倪某洲的欺骗。倪为了嫁祸于人,竟使出卑劣手段,利用所谓的“协议”进行欺诈,还使用种种伎俩,骗取我们的信任,使我们蒙受损失,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为此,特请求法官公正裁决:对于被告倪某洲涉嫌合同诈骗罪进行立案审查,同时判令被告倪某洲退还我们的“客房转让款”壹拾万零五仟元,赔偿我们的经济损失壹万五仟元,两项合计壹拾贰万元。

此 致

**区人民法 院

答辩人:周梅 张

二○○六年十一月十八日

(注:本文为真实案例,但为保护个人隐私,文中的敏感信息含地名均为化名或作模糊处理)

点 评:

这篇文章通过详细的叙述,揭示了一起复杂的合同诈骗案。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通过具体的时间节点和人物对话,生动地还原了事件的全过程。周某梅和张某存的经历不仅展示了租赁市场中的风险,更提醒了读者在签订合同和进行商业交易时要格外谨慎。

文章的亮点在于:

1. 细节丰富:通过具体的对话和细节描写,增强了案情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2. 情感共鸣:描述了当事人在遭遇骗局后的无奈和愤怒,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3. 法律视角:通过对法律条款和合同细节的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和维 权途径。

总体而言,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法律文书,更是一篇具有警示意义的社会报道。它提醒我们在商业活动中要保持警惕,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