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柴嵘)、中国网(刘佳)等

编辑整理 :双一流高教

11月15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疗管理学院、临床医学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揭牌,4个学院均为该校医学院下设的教学研究机构。

未来,清华医学院将建设以工程技术为驱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数字化赋能为特色的“清华医学体系”, 并建设医工结合的现代医学研究中心、智能化的药物临床试验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10月,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至今已有23年。清华大学医学院下设教学研究机构和附属医院,教学研究机构包括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疗管理学院、器官移植与仿生研究院;附属医院包括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副教务长黄天荫担任医学院院长。

此次重组架构后,清华大学医学院将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工程技术为驱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数字化赋能为特色的“清华医学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正部长级),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致辞。中国网记者刘佳/摄

“当前,我国医学类院校或专业并不少。”在致辞环节,曾益新首先分享了一组数据:我国每年有资格考取临床医学执照的学生约24万人,其中近8万人为大专层次学历,剩余为本科层次学历。但院校之间的差距比较大,他指出:“以医生执照考试首考通过率来看,有的通过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多,有的不到百分之三十。”在医学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他认为,医学专业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配备,因此,在保证医学教育质量方面,医学院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他着重强调,“清华医学教育的定位”的关键所在。“作为一所综合型大学的医学院,应该区别于独立办学的医学专科院校,明确自己的特色和定位。”以清华医学为例,其具备医工、医理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还可以更好地将人文融入到医学中,培养真正“懂病人、关心病人、能治病救人的好医生”和“能引领医学科技创新的医学大家”。对于未来清华医学教育的发展,他提出四大期待:探索、示范、引领、创新。

清华大学医学院将聚焦重大健康与疾病问题,整合多学科力量,推进新药物、新材料、新器械的研发,建设国际一流的基础医学研究中心、工程技术驱动与临床需求相融合的现代医学研究中心、信息化的医学工程中心以及智能化的药物临床试验基地。

近年来,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布局,从算力、架构到大模型基座、从大数据到大语言模型等方面,都有完整的布局。人工智能驱动的医学教育已被纳入清华大学今年秋季学期的课程教育体系。清华将进一步发挥医工结合的突出优势,完善基础医学学科布局,发展临床医学、医疗管理、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加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建设,着力推动医工结合和学科交叉,促进医学与理工人文社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