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深情寄语,到满族作家马伯庸笔下融合广西地域特色的精彩篇章,再到新疆译者艾布跨越千里的文学纽带——《驻村笔记》的维吾尔语版荣获翻译奖,在文学创作的广阔天地里,广西这片土地以其独特的底蕴和魅力,吸引了众多目光。

▲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上,全体获奖作家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上,全体获奖作家合影。

莫言:广西作家的影响力溢出文学界

11月16日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来到骏马奖之夜的现场,见证颁奖盛况。实际上,莫言已不是第一次到广西,此次到来,他满怀着对广西文学的期待。

“八桂大地的人民像珠贝一样,用自己生活中的苦和甜酿造出了璀璨的珍珠,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歌谣和美好的感情,然后变成了美好的生活。”莫言提到,广西文学在中国文坛一直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存在,如大家熟知的“广西三剑客”——东西、鬼子、李冯,还有凡一平等广西作家,都写出了令整个文坛刮目相看的佳作,而且他们的作品都跟影视有很密切的结合,足以证明广西作家的影响力已经溢出文学界。

▲莫言在本届骏马奖中亮相,书迷们向他要签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言在本届骏马奖中亮相,书迷们向他要签名。

对于广西文坛的未来,莫言充满期待。“广西已经成名的作家正在创作的盛年,他们必将写出更好的作品。希望年轻一代的作家写出有时代特征、有个性的作品。”

▲凡一平获奖时,现场河池作家为其欢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凡一平获奖时,现场河池作家为其欢呼。

艾布:桂疆之间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长篇小说《驻村笔记》是广西作家红日在第十二届骏马奖中的获奖作品。新疆译者艾布因将该书翻译成维吾尔文,获得了本届骏马奖翻译奖。一本书两次结缘骏马奖,这是骏马奖设立以来的第一次。

▲艾布发表获奖感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布发表获奖感言。

“《驻村笔记》是基于广西脱贫攻坚工作创作的文学作品。我当时在麦盖提县巴扎结米镇阔什艾肯村驻村,读了这部作品后深受感动,和作家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将这本书翻译出来,让更多读者感受它的魅力。”艾布说。

▲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现场的歌舞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现场的歌舞表演。

祖国辽阔大地上两个相距遥远的地方,通过文学的纽带,跨越千山,心灵相牵。回望自己的翻译和写作之路,艾布表示,这部作品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缩影,每一个字句都凝聚着心血和梦想。“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的大事。新疆也在推进乡村振兴,我相信新疆的读者看了维吾尔文的《驻村笔记》后会产生同样的感触。”艾布说。

马伯庸:广西有更多的惊喜值得挖掘

满族作家马伯庸的《大医》在本届骏马奖中获长篇小说奖。这几年,马伯庸也几度到广西开新书签售会,此次来到南宁领奖,让他感到无比亲切。但他与广西结缘,还要从中学时代说起。

▲马伯庸发表获奖感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伯庸发表获奖感言。

“我中学时代在桂林上了好几年学,所以广西对我来说,不是来广西,应该算是回广西。”马伯庸说,无论是广西美食,还是广西文化,甚至他听到广西的口音时,都感到非常亲切。

“关于广西文化,我一直在关注,也一直在调研。尤其是这几年关于岭南文化,我就写了《长安的荔枝》和《食南之徒》,一本是写唐代的岭南,一本是写汉代的岭南。里面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了广西的地域特色。所以对于我的创作来说,是兼收并蓄,以多民族融洽的共同生活作为一个底色的。”马伯庸说。

此外,马伯庸还关注到山清水秀之外的广西。“广西的工业和现代化元素非常多,这是一个值得挖掘的点。”

(来源:广西云-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