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兵器时代,保护皇帝安危全靠贴身侍卫。

但在古装动作片中,我们经常见到武林高手轻松单挑皇家大内高手,并能将其轻松打败。

这些大内高手真如影视剧中表现的那样,不堪一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术状元

古人常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在古代,想要出人头地,想要跨越阶层,只有两种方式,那便是读书习武,或参加科举考试。

但我们经常接触到的都是“文科举”,毕竟读书人的基数比较大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那是因为“穷文富武”,想要参加文科举,一杆毛笔,一张纸,再加上聪明的头脑,是不会花多少钱的。

但是想学武,首先就要拥有一个高大壮硕的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身体基因的遗传,如果祖上并不是富裕家庭,后代很难生得又高又壮,这是客观条件,没办法改变的。

即便有了这样的基因,在青少年时期也要增强营养。

在古代那个食不饱腹的时代,能吃饱饭都已经是奢求了,更别说保证营养均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练武之家,大都是各地的豪绅之家,穷人家根本养不起。

上述的硬件条件都满足了,那接下来还要接受“师承”和“训练”。

训练是最简单的,每日所需肉蛋奶供给及时,加强体质锻炼,很快便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师承是非常难寻的,因为“武艺”这类技能普通人根本自学不了。

不像大多数影视剧中表现的那样,获得一本“武林秘籍”,按照上面的小人比比划划,就能练成绝世高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练武之人不怎么读书写字,即便有练武心得,也不会画下来。

而且练武讲究的是技法,是一个连续的动作,需要拆招解招,画出来的一招一式根本不能当作练武的窍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到了现代,有了视频传播,在网络上教授拳法武艺的也大有人在,但依旧很难学会。

那是因为没有切身体会到招式变化的微妙,因此没有师承根本无法学会武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导致了自学很难,需要寻找师承,但一名武师所收的亲传弟子数量又极其有限。

再加上武术属于“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精通武术之人少之又少。

好的武术师傅,天底下更是难寻一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能够参加武科举的人,大都是有着真才实学,且家世传承非常深远的世家子弟。

即便练成出众的武艺,想要成为武状元,成为皇家的大内高手,那也要通过层层选拔。

而历史上又有哪些大内密探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内密探

想成为大内密探最简单的途径,那就是参加武科举,成为武状元

看似很简单,但难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武科举最早是出现在唐朝,是女帝武则天提出来的,并且一直延续到清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开始的时候,参加武科举比文科举简单得多,只要求会骑马射箭、舞刀弄枪、力大无穷这三项。

当时对读书写字,兵法谋略并无太多考察。

宋朝因为重文轻武,所以武科举也没太严苛,选拔出来的状元也不大受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到了明朝,武科举开始变得正规化,加入了笔试,考查对兵法和谋略的掌握。

当时的武科举更像选拔将军,而参加武科举的人,也都出生于行伍之中。

直到清朝,武状元的选拔开始倾向于贴身侍卫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当时清朝的军队大都是八旗子弟,统帅亦然。

为了给其他汉人出头的机会,所以选拔出来的大部分武状元都进宫成了侍卫,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内高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有五个大内高手,是从武状元选拔上去的。

其中官职最高的便是吴德新,他虽是汉人,但一心想要领兵作战,成为霍去病那样的大将之才。

但身为汉人,很难被清廷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一边看兵书,一边努力习武,最终在道光年间夺得了武状元的头衔。

当时皇帝见他气宇轩昂,而且性格沉稳,于是赐他为大内侍卫,跟随左右。

后来南方叛乱,吴德新多次为道光帝出谋划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光帝见他熟读兵法,于是破例放他出宫,让其率兵镇压太平军。

吴德新不负皇帝所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取得非凡的战功,只可惜最后战死沙场,被追封为二品大员。

这可能是清朝大内高手中职位最高的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擅长征战沙场的还有武状元丁殿祥,因为祖上是明朝的开国大将,所以家族底蕴深厚。

成为武状元后,数次带兵出征。

他既能习武,又喜读书,擅长谋略,书法更是一绝,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最为后世所知的,可能是满清最后一个武状元——张三甲。

现在网上还能找到他的照片,这位看似清秀的巴蜀男子,他可是一位兵器大家。

虽然他出身贫寒,没有一副高大的身材,但靠着天赋,将百般兵器融会贯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三甲靠着清秀的外表和高超的武艺,获得慈禧的喜爱,并让其伴随左右,不肯让其离开半步。

可惜他年纪轻轻就感染了疾病,最后暴毙而亡,英年早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以上三位,还有两位武状元入宫成为皇帝的贴身侍卫,他们分别是韩金甲和史天祥。

这两位都是骑射高手,每次皇帝出征狩猎,他们都会伴随左右,保护其安危。

以上五位都是武状元出身,如果不是武状元还能否成为大内高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绝世高手

在清朝,如果不能选上武状元,那只能靠天纵之资,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

这类贴身侍卫的代表人物就是王辅臣。

首先,他是汉人,并且他还是明朝末年的起义军首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生于豪门望族的王辅臣,因自幼混迹于明末官场,染了一身坏习惯。

在起兵的时候和他人赌钱,不曾想,他竟将起义军的粮草钱输光了,将要被处死。

于是他靠着一身强横武艺,完成反杀,并逃出来,加入了清军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清军中,他受到顺治皇帝的赏识,直接被选拔为贴身侍卫,在战场上保护皇帝左右。

在他的保护下,顺治帝从未受过战伤。

大清建立后,他率兵南征,只可惜萌生反心,最后畏罪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地位与之相等的是八旗子弟海兰察,此人本就是军伍出身,后来被乾隆皇帝赏识,来到北京成为了一名贴身侍卫。

虽然成为大内高手,但他依旧苦学不怠,研习兵法,属于那种又能打,又肯学的完美型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见他志不在此,于是就派他出征缅甸,并如卫青一样,立下了赫赫战功。

以上两人都是军伍出身,志向并不在皇宫之中,武艺并不是他们的强项。

若论真正的大内高手,还得是宫宝田和李瑞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宫宝田,很多人熟悉他是在电影《一代宗师》中,是一个将江河社稷放在心中的武术宗师。

历史上的宫宝田与之相似,他因精熟八卦掌而被召入宫中,后因清朝腐败而隐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张作霖的邀请下,再次出山,成为东北三十万士兵的总教头,武艺非凡。

传闻当初为测试他的武艺,张作霖对他连发两枪都被避开,第三枪时他来到对方身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最后一位更是传奇,他名叫李瑞东,是将内外家武术融于一身的武术宗师。

他本是大内高手,但因为慈禧昏庸,所以选择离开皇宫。

后来,他在天津等地举办各种武术协会,邀请天下高手交流心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期间,霍元甲曾慕名而来,与之交手。李瑞东面对挑战,他选择连让三招。

霍元甲用尽全力的两招,皆不能撼动其分毫,最后主动认输。

而李瑞东则向外宣称,两人平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大内高手的武艺自不必说,都是数一数二的高手,但他们也并非目不识丁之辈。

可能在某些技能上,他们确实不如民间高手专精,但综合素质是最强的。

直到今天,虽然武术只剩下表演性质,但依旧被人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