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那是2005年的秋天,公司同事王哥每当工作空闲的时候都在翻看一本很厚的书,兴趣所至,便问道:“哥,看啥呢”?王哥回道:“一本人物传记,红顶商人胡雪岩”。经常看清朝的历史剧,当然也知道红顶子是什么,但这本书却在红顶上冠以商人,让我有点不解,当时的手机网络远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也没有立即去查看什么意思,只是对王哥回首:哥,有空的时候给我看看。岂知这一看,就是半个多月,终于看完了《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传奇人生。
先介绍一下这位传奇的徵商
胡雪岩,原名胡光墉(1823~1885),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绩溪县的一个小山村,家境十分贫寒。他从小靠帮有钱人家放牛来养活自己,也没接受过什么教育,更谈不上读私塾了。在胡雪岩12岁那年,其父因病身亡。一年后,年仅13岁的胡雪岩就跟着乡亲到外面去讨活路。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对于年幼的胡雪岩来说,一没手艺,二没学历,只能从社会最底层类似于放牛的工作做起。做过杂粮行小伙计,跑跑腿送送货。在浙江金华的火腿商行也做做小伙计,同样跑腿送货。之后,胡雪岩换了一份影响他一生的工作,去钱庄做学徒。这个学徒可不是容易做的,按现在的说法,那就是分一个体制内,一个体制外。在体制外时,学不到什么东西,就是打杂、倒尿壶、烧火、做饭之类的杂工,考察期还长达3年之久。3年过后,钱庄老板觉得你为人可以,才会考虑让转为体制内,然后正式教一些业务方面的知识,这么看,是不是在什么时候,想找份好的工作都是挺难的。
19岁,胡雪岩正式被钱庄掌柜收为学徒,学习钱庄的业务知识。由于其勤奋好学,人品端正,逐渐得钱庄掌柜赏识,擢为跑街。由于胡雪岩在还没有担任跑街之前,就自己偷偷的把跑街的业务和技巧掌握的差不多了,所以后来出任跑街。很快就进入状态,表现得十分出色。只做了半年,就升为正式的出店,也有一定经营上的权利,还能经手很多银钱。诸君,看到这里有没有想到一句话,就是那句领导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样看来,确实不假。
而胡雪岩也绝未辜负掌柜的赏识,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识,让钱庄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越做越大。值得一提的是,掌柜见其能力如此出众,便打算提升其为钱庄的总经理,地位仅次于掌柜,可胡雪岩却拒绝了掌柜的好意。其回掌柜说:钱庄的生意全靠出店交际招揽(也就是他当时所任的职务,相当于业务主管),外面人头熟了,对钱庄中生意的发展更为有利,比总经理在钱庄内看家重要多了。掌柜的见其年纪轻轻竟然想的这么长远,对其更加信任了。于是,在掌柜离世后,因为没有子嗣,便把钱庄送给了胡雪岩。
从此,胡雪岩的富豪生活开始了。时值清末,政局动荡,太平天国军占领东南,半壁江山动摇之时,王有龄、左宗棠先后支援浙江,两位大人也请求徵商胡雪岩帮忙采购军需。借着两位一品大员的关系,胡雪岩的银号阜康号一时间开遍全国,他的银号的一纸凭证,提取雪花白银往往比圣旨军令还要有用。攀上这层关系后,胡雪岩算是打入了清廷。由于辅助左宗棠平乱有功,清廷授其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成为一个典型的官商。
同治十三年,胡雪岩筹建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
此时,中华大地遍地战争,瘟疫痢疾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老百姓的欢迎。此后,胡雪岩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其所用药材,直接向原产地选购,并自设养鹿园。一时间,胡庆馀堂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饮誉中外,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光绪八年(1882),胡雪岩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高价收购国内新丝数百万担,企图垄断丝业贸易。因此惹怒了外国人,外商联合拒购华丝。海关海运又操纵于外国人之手,不能直接外运。导致次年夏,胡雪岩被迫贱卖蚕丝,亏耗1000万两白银,导致资金周转不灵,风声四播。各地官僚争着到其钱庄提款,各有甚者敲诈勒索。同年十一月,各地商号倒闭,胡雪岩变卖家产,胡庆馀堂也易了主,其最终宣告破产。接着,清廷下令革职查抄其家产,从严治罪。胡雪岩遣散姬妾仆从,于光绪十一年十一月郁郁而终。
纵观胡雪岩的一生,其白手起家,靠着其勤劳的身体,过人的头脑,玩转金融行业,由一个小伙计一点点成为钱庄老板,逐渐成为金融大亨。胡雪岩认为,人这一生结果并不重要,原因才重要,动机更重要。这在当初掌柜的让其升职为总经理被他拒绝之时就能看出来,他要趁着自己还年轻,利用业务的机会,多熟悉人际关系,并运用自己的交际本领,为自己在将来的金融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想象其心中必然有一个成为钱庄老板的终极目标。其创立了全国最大的中医药馆,为中医的发展创下了非常巨大的功绩,也为当时社会的民生做出了杰出的功绩。
胡雪岩的一生,也是一个悲剧的一生。当时的清朝,国力低下,内忧外患,洋人在中国有相当大的权利。胡雪岩创办蚕丝厂,投入资金巨大,并要垄断整个行业,让洋人无利可图。他忘记了老祖宗的至理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胡雪岩时逢当下中国,肯定会是一个杰出的商业奇才。
投入官场,更是其人生中最大的败笔。看过清朝电视剧的都知道,封建帝制,拉帮结伙的问题十分严重,各级官吏打压更是不择手段。胡雪岩一生中最大的事迹,便是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当时左宗棠和李鸿章是死对头,李鸿章反对出兵西征,而左宗棠坚持西征,虽然最后慈禧答应了左宗棠,但是大军所需军费却没有着落,最后还是胡雪岩站了出来(彼此已是二品顶戴),为西征军筹集钱粮,代替朝廷向洋行借款,这才有了收复新疆的可能性,然而胡雪岩却不知道,他的种种行为,都被李鸿章看在眼里,要想击败左宗棠,必先除去羽翼。最终通过种种手段,致使胡雪岩跌落凡尘,最后郁郁而终。
建议诸君,如有闲暇,可通读此书,了解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传奇一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