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凑合着把项目搞出来了。只不过,美国政府临到最后,还在预算上砍了一刀,把轨道器的建造数量从6架砍到了5架。去掉一架没有发动机的技术验证机,实际只有4架可用。“挑战者”号是其中第二架,它在1981年完成组装,但直到两年后才进行了第一次发射。照理说,飞机少了,应该用得更勤啊,为什么耽搁了那么久呢?原因只有一个:缺陷暴露了。

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进行首次发射。外接助推器在点火时,烧着了机翼的一个零件。几块碎片脱落下来,把轨道器表面的瓷砖砸开了一个小洞。幸运的是,这个洞在底部,不是很深,没有引发严重后果。但随后的第二次飞行又出了新问题。技术人员回收了脱落的外接助推器,打开一看,发现有一个O形橡胶密封圈被高温烧毁了。这个密封圈的功能,是控制固体燃料点火时的内部压力。因为燃料在点火的一刹那,会生成高温高压气体;如果不加控制,它会把整个燃料舱段都点燃,助推器会直接爆炸。安上密封圈,下面再留一个空腔,气体就会被稀释,燃料就会慢慢烧,而不是瞬间引爆。密封圈被烧毁,说明这道安全阀并不保险,需要引起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这个新的隐患,NASA并没有掉以轻心。他们直接找到生产密封圈的蒂奥科尔公司,要他们排查问题。蒂奥科尔是一家老牌化工企业,也是NASA的资深“关系户”。他们研究了半天,得出了一个非常敷衍的结论:助推器点火时的温度,超过了NASA最初要求的指标。不过这不是问题,因为密封圈有一套两个,上面那个烧毁了,下面那个还能起作用。换句话说,这个模块有安全冗余,没那么容易崩溃。NASA也就勉为其难地接受了这套说辞。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哥伦比亚”号在第五次飞行中,宇航服出了故障,被迫提前返航。新完工的“挑战者”号也是多灾多难:1984年2月它第四次发射时,因为设备故障,差一点就丢掉了两颗价值1.8亿美元的卫星。返航途中,排水阀上脱落的冰块还打穿了3片隔热瓷砖,几乎又酿成一场惨剧。1985年7月,“挑战者”号的第八次发射也是一波几折。因为外接助推器上的传感器故障,地面工作人员紧急关闭了发动机,排查了两个多星期才恢复任务。

刚刚交付时的航天飞机,根本就不是一种稳定的载具。从隔热瓷砖、密封圈到宇航服,它的几乎每一个子系统都存在隐患,这沉重打击了NASA吹嘘的所谓“经济性”。按照NASA的承诺,航天飞机需要每年发射55次,才能把运营成本降到理想程度。但从1981年4月到1986年1月,4架航天飞机总共只发射了25次,平均每年刚满5次,其中还有1/4发生事故或者安全隐患。美国的太空计划,压根就没比过去更省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题是,要想叫NASA服软,承认自己做错了,根本办不到。NASA在“阿波罗计划”时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机构文化,叫Go Fever,直译过来就是“硬干狂热”。它的意思是:项目前期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构成了巨大的沉没成本;这个时候要是停下来,一切都会前功尽弃。不如硬着头皮往下干,说不定能成呢?在NASA内部,一切强调安全隐患,主张推迟航天飞机发射的员工,都会被视为异类。长此以往,反对的声音也消失了。

不过,航天飞机发射一再延误,NASA对政府和公众也得有个交代。于是,整个20世纪80年代初,NASA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公关和宣传上。1983年,第一位美国女性宇航员搭乘“挑战者”号进入太空。同年,美国第一位黑人宇航员成功升空。1985年,一位沙特王子搭乘“发现”号进入太空。随后还有两位国会议员乘坐航天飞机进行了太空旅行。为“挑战者”号挑选的女教师麦考利夫,更是从11000多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接受了宇航员培训。整个过程几乎成了一场真人秀,一下点燃了美国民间的“太空热”。但其实,那位沙特王子、两位议员和麦考利夫,并不负责操纵航天飞机,或者执行科研任务。他们的头衔叫“有效载荷专家”,约等于乘客,噱头意味大于实际价值。当然,这并不是说麦考利夫和之前那几位女宇航员个人能力不够。她们非常专业,也极其勇敢。但把性别、肤色和普通人的身份当作宣传工具,还拒不向宇航员透露航天飞机的技术缺陷,这就是NASA在玩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美国政府,NASA也有一套手段。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了。他是坚定的“冷战”信徒,也是美国太空事业的支持者。NASA瞅准这个机会,把“普通人上太空”这个点子兜售给里根,很快获得了他的青睐。NASA还承诺,虽然航天飞机前期问题重重,但从1986年开始,他们每个月至少会完成一次发射,保证让里根政府挣足面子。当然,承诺是要兑现的。NASA的策略,是缩短每次任务之后,检修轨道器和助推器的时间,而且还定了一条潜规则:只要轨道器上了发射架,除非出现不可抗的自然灾害或者重大技术故障,否则一定要按期发射。这已经是罔顾风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整个美国宇航业都在搞“面子工程”,也有点夸张。生产密封圈的蒂奥科尔公司,就有一位负责任的工程师,叫艾伦·麦克唐纳。他从1981年开始,一直在研究那个倒霉的密封圈,结果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双层密封圈在高温条件下,的确不会被完全烧毁。但发射航天飞机的卡纳维尔角航天中心,冬季气温特别低;暴露在室外的助推器表面会结冰,内部的密封圈也会因为低温丧失弹性。没了弹性的橡胶圈会自然收缩,露出边缘的缝隙。这时如果突然点火,高温气体就会顺着缝隙,引爆全部燃料,造成重大事故。问题是,假如蒂奥科尔把这个缺陷反馈给NASA,承认自己的产品存在品质缺陷,那他们的声誉就会受损,就有可能拿不到政府的新订单。因此,蒂奥科尔方面只是含含糊糊地告知NASA,低温环境对密封圈的性能“有影响”;多大呢,没说。又一个缺陷蒙混过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