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日本开启了“对华援助”计划,其中原因很复杂,大家可以理解为一个双赢的过程。当时中国百废待兴,几乎国内没有什么经济底子,想要发展就需要“外部推力”,当然如果硬要从零开始,也并非不可能,只是需要的时间会更久。虽然小铁也“不喜”日本人,但是这件事上,确实对我国的发展帮助很大。
第一:为什么当时日本人会“好心”的帮助我国?在二战结束之后,日本很快就攀上了美国的大船,加上本身工业基础扎实,所以很快就完成了二次崛起。同一时期的德国也是同样,凭借工业制造的优势,在“手工业”时代横扫市场,获得了崛起的资本。但不管是德国还是日本,之所以大力开发海外市场,对其他国家进行援助,主要目的还是将制造业转向海外。
为什么将效益极好的“产业”转移到海外?这一点上和日本的特殊国情也很大的关系,本土面积小,没有更多的“场地”用于工厂建设,所以在扩大规模的时候,就需要开拓海外工厂。日本当时就两条路,要么故步自封在日本一亩三分地上止步,要不就是不断在海外建厂,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其他国家建厂,自然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第二:如今日本宣布停止“援助”,数十年的援助累计金额达到3万亿日元,这笔钱需要偿还吗?首先要明确一件事,当时日本是以“无偿援助”的方式进行,所以这笔钱算是“免费”的援助。而且从另一个角度上,日本这些援助并非“无本买卖”,当下国内很多日本的代工厂,就是我们付出的“代价”。
而且还有一种说法,当时各国对日本进行严厉的制裁,几乎将日本掏空,但是我国放弃了制裁。因此日本之后的援助行为,更像是一种“补偿”。相对于苏联数十万日本战俘留下“种地”来说,我们的善良难道不值3万亿日元,或者说日本数十万人的生命不值这个价钱?这笔钱表面上是日本的援助款项,但如果刨根问底的去“分析”,这笔钱更像是一种补偿,也可以说成是日本付的“场地费”。
(文/小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