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上将是人民军队中著名的政工干部,曾经担任过志愿军政治委员、南京军事学院政治委员。
但是,在大运动来临后他的经历很不顺利,过了5年“看管”生涯,直到1972年末才被“解放”出来。即便恢复了自由,他仍迟迟没被安排工作,哪怕亲自去北京求助,也无济于事。
已经复出的邓公见此心中不满,曾对总政主任李德生说过一句:要求工作不犯法。那么,李德生是跟王平有旧怨吗?为何没有伸出援手?
说起来王平上将的际遇也有些无奈,1967年突然被小将冲击,说他是搞“复辟”,导致他被隔离审查,居住在南京军区的一间小院里。
那个地方非常偏僻,周边全是空旷地,围墙高出寻常院落许多,院内就只有基本的水电设施,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连一台收音机都不配备,基本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
在这段日子里,王平每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小院内,有专人看管,即便家人都无法来探视。如此生活,王平感觉非常痛苦,直到1971年10月的一件小事,让他看到了希望。
那天看管的工作人员突然进来,将他的《红旗》杂志收走,等过几天送回时,里面毛、林两位领导人的合影照片已经撕去。在那个年代,工作人员敢这样做,就代表着林已经出事了。
过了两个月,他的家人终于获准探视,趁着看管人员松懈之时,儿子偷偷告知坠机一事,王平恍然大悟。
又过几个月,军区保卫部派人来通知王平,说周总理有指示,让回家等通知,这令王平非常高兴,总算获得自由。
但是,回家后他才发现,这种自由也是有限的,他仅能在南京城内活动,要出去必须报备批准,一切活动也被禁止参加,许多老战友见到这种情况都怕惹火上身,不敢交往。
如此境遇,无非是换了个大一号的“牢房”,王平心中苦闷,给主持军委工作的叶帅写信申诉,终在73年获准去北京。
待他抵达,叶帅指示总政主任李德生尽快为王平恢复名誉、安排工作,但正值“十大”前夕,李德生根本抽不出时间。直到大会结束李德生当选为副主席后,才跟王平见了一面。
李德生对王平说:“你没有什么大问题,先恢复你的党组织生活。”但什么时候为王平安排工作、享有什么样的待遇,李德生也没有说。
之后王平就在北京等消息,可一连等了好几个月,事情都没有进展,反倒首都的局势越来越紧张,王平只好先返回南京。
在临行前,王平去看望了邓公,询问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邓公跟王平说:要求工作不犯法,我会帮你说话的。
没多久,邓公的确跟李德生说了“要求工作不犯法”这句同样的话,但事情还是没有推动下去。
这种局面对王平来说更加尴尬,毕竟去找了中央都没用,那说明“问题”不是一般的大,所以他回到南京后,许多老战友见面连招呼都不敢打了。
现实就是如此,那个环境下,谁都担心被贴上“立场不稳”的标签,干脆就避着点。被人说几句,好过自己陷下去。
直到1973年末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抗美援朝时的老部下丁盛调到南京军区,王平才得到稍微好点的待遇。
虽然丁盛后来做的一些事情有争议,但他对王平绝对够意思。刚调到南京没一个月就带着警卫员登门拜访,让军区所有人都看到司令员的态度。
后来逢年过节丁盛也安排人去送礼、专门为王平在军区食堂申请就餐证、逐渐开始参加一些非涉密会议、出席茶话会和交流会等等。在丁盛的帮助下,王平总算有了正常的生活。
至于工作,王平是1975年才得到新的安排,从72年解除监护算起,足足过了三年。为何叶帅支持、邓公发话,李德生迟迟未动?是他跟王平有什么矛盾吗?答案是否定的。
建国初期,王平和李德生都在南京军区下属单位工作,两人经常会见面,感情还可以。事实上,并非李德生不想帮,而是他也无能为力。
在十大上,李德生当选为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职务非常高,但相应地也特别忙、进入了漩涡中心。
对于工作他始终坚持组织原则,没有完全倒向哪一方,因此引起一些人的不满,还被点名批评。
前面说过的八大军区对调,本是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李德生被调到沈阳,一个中央干部,工作地点却不在中央,背后就代表着他已经不属于权力核心。
在出发去沈阳前,毛主席与李德生有过一次谈话,告诉他除了军区职务变动外,别的都还是继续兼着,李德生表示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但是,有人在毛主席看不到的地方搞小动作,李德生到沈阳不久便遭到冲击,整整半年没有党内职务。这种情况下,他怎么能帮得了王平?
后来在毛主席、周总理的多次过问下,李德生才开始担任沈阳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但同样有名无实,军区内大小事务他都做不了主。
1974年底,上级派人找李德生谈话,要他辞去副主席职务一事。李德生知道事情严峻,他改变不了这个结果,遂主动辞去中央副主席职务。
李德生自己都是在1980年才得以恢复名誉,先前挂着空职务,哪有权力帮助王平呢?所以他也是无奈啊。
所幸王平、李德生两人后来过得都不错,王平复出后担任过解放军炮兵政委、武汉军区第一政委。离开一线岗位后还担任过中顾委常委,有一个很好的晚年生活。
李德生则担任过国防大学政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在军衔方面也追上了王平前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