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砚艺术馆·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新祥出生于苏北地区,曾在故宫修文物, 1983年,作为特殊技术人才被肇庆市政府引入。至此,柳新祥将"宫廷砚"的雕刻风格带到以岭南雕刻风为主的“砚都”肇庆。他在白石村生活了40多年,将一徒一桌的小作坊扩展为肇庆首个集展示、创作、研究于一体的民间端砚艺术馆。

01与砚结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苏北地区,农村有个普遍的习惯,男孩子必须要学个手艺,如果说没有手艺,那娶一个老婆都很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新祥在高中毕业后就跟着木雕大师学徒,三年后便出师了,从那时起就能够独立的去雕刻一些木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新祥木雕作品

中国制砚艺术大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柳新祥:

“突然有一个机遇,博物院下面有一个中国砚文化研究所,需要招一批手艺人,通过朋友的介绍,我就进了故宫的体系。在研究所里面,我们主要从事历代的古砚研究仿制和修复。”

02与砚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复孔雀砚

1982年秋,一方乾隆帝赐给皇七子的“孔雀砚”,放在了柳新祥的工作台上,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修复。这方旧端砚流落民间时间长,损坏严重,一旦修复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柳新祥犹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逾古稀的科长特别了解年轻人的心思,他对柳新祥说:“这是一件特殊任务,我们相信你一定行。”柳新祥知道无法推托,于是鼓足了勇气接下了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晚上,柳新祥马不停蹄地开始修复工作,锯石、上胶、打磨……又紧张又繁琐。经过一整晚的努力,修复工作终于结束。等候的专家和领导捧着“孔雀砚”高兴得合不拢嘴,称赞不已。但是,柳新祥却累得瘫坐在椅子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没有摄像机,没有照片,所有的古砚纹理都是拿印油拓出来的。柳新祥在故宫博物院的五年工作中,经手的古砚不下二百方,苏轼的“端石.蓬莱砚”、唐寅的“云蝠砚”、费丹旭的“墨海砚”,纪晓岚、刘墉、郑板桥等历代名家藏砚和不少“御用砚”都在他的手上修复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新祥作品

03南北并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年新年刚过,广东一位砚厂老板的到来,改变了柳新祥的人生轨迹。砚厂老板来自肇庆,开出高薪,聘请柳新祥到肇庆做端砚雕刻师傅。柳新祥反复思考了一个月,最终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新祥不断总结、探索古代砚雕艺术与“南派与北派” 砚雕风格之间的差异,不仅将“宫廷砚”雕刻元素带到这个以岭南雕刻风为主的肇庆,而且融入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新祥制作的“仿宫廷砚”,造型古朴厚重、雕工精湛、内涵深刻。受到了砚雕行业和收藏家们的好评和喜爱,但他并没有就此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龙腾盛世”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不惑之年,柳新祥更加珍惜自己的手艺和机遇,他暗下决心:要创作一方大型端砚,既能体现制砚人的高超技艺,又能成为肇庆“砚都”标志,他想做砚雕行业的开拓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制作大型砚,石材最为难寻,柳新祥一度四处寻找无果。半年后的一天,一名采石工夜奔30里找到柳新祥,说他们发现了一块超大砚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块砚石状如小山,长25米,宽3米多。柳新祥当即出价220万元买下,雇请230多个壮汉,用时3个月,才将这块巨大砚石运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买这块巨型砚石时,柳新祥并没有跟妻子商量,拿出了一家人近20年省吃俭用的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钱。事后,妻子无法接受,找柳新祥理论。柳新祥意识到,整个家庭都要为他的理想受罪受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3月,“龙腾盛世”砚的雕刻大刀阔斧地展开,柳新祥共组织了14名弟子参与制作,制作团队里不乏制砚大师、技术能手和工艺美术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年后,“龙腾盛世砚”的制作进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资金短缺,发不出工资,损耗掉的工具材料也没钱补充。柳新祥卖掉了房子,借了银行的钱贷款来继续维持制作。

中国制砚艺术大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柳新祥:

“有一个房地产老板开价500万要买我的鼓型砚,我考虑了整整两个月,还是拒绝了。我卖掉房子,向银行贷款,还借了高利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新祥再次多方筹措,资金到位后,停工两年的“龙腾盛世砚”恢复制作,直到全部完工,这个巨大的“龙腾盛世砚”最终用时10年。10年时间里,单单是雕刻刀就用了15000多把,电动工具120多台,一块25米长的大石头经过雕琢,成了直径2.1米的鼓形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新祥把在家乡学到的木雕艺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修复仿制历代“御用砚”的雕刻技术以及“广作”砚雕技法,融入创作中,使得巨型砚上的蛟龙、祥云、海浪风格独特,且充满视觉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5月,“鼓形·龙腾盛世砚”荣获“扛旗”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鼓型端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制砚艺术大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柳新祥:

“我一共写了7本书,将端砚的创作体会,以及端砚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用文字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端砚。”

中国制砚艺术大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柳新祥:

“人一辈子就那么几十年,留下一个艺术作品出来,才不算辜负一辈子的心血。为了完成这个作品,眼泪都不知道流了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片人:龚赟

编导:吴慧明

编辑:柯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