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工优品
第三十三期 白族甲马日历
随着2025年节假日安排的公布,新一年的脚步也悄然临近了,现在正是为案头添置一本日历的时候。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款别具匠心的2025年历,它不仅具有日常规划的实用性,更以甲马这一独特艺术形式,引领我们领略独特的民族文化。
01
白族甲马的创新展示
轻轻掀开盒盖便可见一叠厚实的周历,每一页上都印有一幅精致的版画,这便是白族独特的民俗艺术——甲马,下面辅以介绍文字和每周的日期,背面巧妙设计的待办事项清单(To Do List),提供了记录每周计划的空间。
对于打工人而言,这款一周一换的周历设计,既便于跟踪日期与事务,又不失为桌面上一件亮眼的装饰。而对于热爱民间艺术的朋友来说,它无疑是一座移动的白族甲马艺术博物馆,将这份传统工艺美术巧妙融入现代生活,既实用又满载艺术气息。
02
民俗艺术的历史溯源
关于甲马
甲马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木刻版画艺术形式,这种民俗艺术本身叫“纸马”,是手绘彩色神像,此类神像因多描绘披甲骑马之神祇形象,故而得名甲马。甲马在民间祈福、禳灾、祭祀等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在云南地区,甲马曾广泛流传,其中大理白族甲马最具特色。白族甲马起源于白族古代社会,是白族原始巫术礼仪在民间的一种遗存形式。
汉晋时期,中原汉族地区已有“甲马”之风,即在纸上绘制神佛像,施以红黄等色后予以祭祀,仪式结束后焚化。白族先民迅速吸纳了这一汉族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自身传统文化与民族意识之中。
及至宋朝,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普及,甲马逐渐演变为五色套印的彩色印刷品,历经元明清三代而经久不衰。
时至今日,白族甲马已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西南民俗艺术,与中原汉族地区的甲马在制作工艺与内容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03
木版雕刻的质朴古拙
白族甲马的制作工艺以木版雕刻为核心。鉴于甲马最初主要用于各类仪式活动且多被焚化,其实用性被置于首位,美观性则相对次要,因此雕刻模板在精细度上并不追求极致。模板线条简洁粗放,线面交织错落,虚实相生,展现出协调统一、古拙朴实的艺术风貌。
在构图方面,白族甲马打破了复制木刻的固定程式,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艺术特征。白族刻工凭借纯真的情感与自由的想象,不拘泥于中原传统技法,大胆运用刻刀在模板上刻画出心中的意象。
将这些文字与图案刷以自制的颜料,套印在手工制作的“土纸”(由树皮制成)上。这种自然朴素的思想与创作方式赋予了白族甲马内容上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04
神灵形象的祈福象征
甲马上印制的神灵形象涵盖了当地民众信仰的方方面面,既有传统儒释道诸神,也有源自白族神话传说的“本主神”——即每个村寨的守护神,能保佑村民在仕途、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取得成就。此外,还有围绕人们生产生活而设的各类守护神,如家神、喜神、路神、脚力神、五谷神等。
古人敬畏自然与万物之灵,将甲马视为沟通人与神灵的媒介。在焚化祭奠的过程中,人们希望通过甲马与神灵建立联系,从而获得赐福与庇佑。例如,在建造房屋时,主人家除宴请宾客外,还会粘贴或焚烧纸符以祈求造房顺利、房屋永固。
甲马的主题还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愿望与需求。无论是节日庆典、丧葬拜祖、镇鬼驱邪、祛病养生还是生产生活,甲马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猪神”保佑猪猪健康成长
“人马平安”祈求天下太平、家门清吉、出入平安。
“哭神”用于解决家庭不和与小孩夜哭问题
“好人相逢”则用于化解邻里间的口角与误会。
甲马在白族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品种繁多、图案精美的白族甲马纸,是大理木雕技术、印刷术与造纸术在原始宗教祭祀用品上的综合体现,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以及大理相关保护单位的积极努力,通过民俗与旅游相融合等形式,推出了一系列非遗文创产品,有效推动了白族甲马的传承与发展。
尽管甲马最初主要用于祭祀仪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已逐渐转变为纯粹的装饰性纪念品。甲马日历等创新产品的出现,不仅体现了在传承与保护白族传统民间工艺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还让这些手工技艺及其实物成为看得见的文化载体。
同时,依附于这些精湛技艺之上的无形文化遗产,诸如风俗习惯、人文情怀、语言及情感等,也将借由这类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被更多人所认知与喜爱,进而促进这一古老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广泛推广。
关于国工优品
国工优品点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推出的公益活动。
活动旨在发现和鉴赏植根民族文化、融合当代科技、自主创新制作、符合现代审美的高品质国产消费品,助力东方文化复兴和高端品牌打造。
以上是本期国工优品的全部内容,感谢阅读、订阅、点赞。
想看什么点评,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
国工优品
微信号|国家工艺美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新浪微博|国工优品
小红书|国工优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