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78岁高龄的宋美龄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台湾,前往美国。

虽然这之后的的岁月中,她曾短暂返回过,但最终选择在异国他乡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此时的蒋介石已经离开了人世,而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女人,宋美龄离开的原因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多年以后,出现在世人面前的蒋介石日记为我们揭开了这背后的一些缘由,也讲述了发生在蒋家内部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这些文字的记载中,我们会发现,促使宋美龄做出这样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其与蒋经国之间的矛盾,致使其出走台湾。

那么,宋美龄和蒋经国有哪些矛盾?蒋介石的日记给出了怎样的答案?宋美龄离台赴美前后又发生了哪些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往事。

矛盾的源头——婚姻

在蒋介石去世多年之后的2006和2007年,他的日记被整理成册,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馆公布于众。

而在这些出版的日记中,我们注意到蒋介石曾经给自己的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有过这样的一段遗嘱:

我一生惟有宋女士为我惟一之妻,如你们自认为我之子,则宋女士亦即为两儿之惟一母,我死之后,无论何时,皆须以你母亲宋女士之命是从,以慰吾灵是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这并不是蒋介石第一次告诫孩子必须尊宋美龄为唯一的母亲,在晚年的时光,他一直致力于帮助宋美龄树立在蒋氏家族中的威望与地位。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越是强调什么,就越有可能缺少什么,所以蒋经国与宋美龄的矛盾源头也在于此,因为蒋介石的一生有过多段婚姻,蒋经国真正的生母是毛福梅

毛福梅是一位农村妇女,没什么文化,还裹着小脚,是蒋介石小时候家中就给她定下的娃娃亲,两人婚后育有一子便是蒋经国。

但是蒋介石对这个妻子并没有多少感情,原因也很简单,两人的三观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上过军官学校,去过日本留学,还见识过灯红酒绿的大城市,后来更是接触了许多新思想,而毛福梅则没有读过书,思想观念也十分传统,两人实在是没什么共同语言。

并且毛福梅比蒋介石还要大上5岁,两人完全是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结合在一起的。

所以蒋介石在来到上海滩这个花花世界后,马上就抛弃了对于婚姻的忠诚,先是与舞厅交际花姚冶诚交好,后又与陈洁如结合,这已经令孝顺的蒋经国心中有了一丝不快。

但是在那个旧社会中,男人有不止一个妻子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但是在1927年,蒋介石做出了一个更加过分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于政治前途的考虑,蒋介石决定和名门望族宋家结亲,迎娶了现在都更为大家所熟知的那个蒋夫人——宋美龄。

地位显赫的宋美龄自然与前几任妻子不同,蒋介石也不可能让她当妾,所以蒋介石就休掉了正妻毛福梅,还用谎言把陈洁如支到了美国。

可以说,蒋介石对于自己的原配夫人毛福梅没有多少尊重。

在蒋经国给母亲的信中曾经描述过这样的场面:母亲,您还记得吗?是谁殴打您、抓住您的头发,将您从二楼拖到楼下?那不是他——蒋介石吗?

毛福梅也曾私下对儿子倾诉过心中的悲伤,有一次她对蒋经国说:“我是你们蒋家的看家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蒋经国对母亲的心疼也从对父亲的不满,转移到了“后妈”宋美龄的身上,他认为这个女人的出现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的更多是不幸与难过。

但此时,蒋经国与宋美龄之间的矛盾还是比较模糊的,毕竟在这种阶层的家庭中,大家还是非常注重体面的。

所以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是蒋经国还是按照父亲的意愿到杭州与自己的继母宋美龄第一次见面,相见后蒋经国也行了三叩首之礼,至少一切从表面上看起来还是比较和谐的。

但是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后来曾经回忆到,这次的杭州之行背后其实隐藏着危机与烦忧,蒋介石曾亲口对他抱怨说:“家事愁闷,不可言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样的苗头在一件事的发生之后彻底爆发了出来。

1939年12月,日军的飞机为了报复国民党当局的抗日行为,派出大规模的轰炸机对蒋介石在溪口奉化的老家进行了轰炸。

不幸的是,蒋介石的原配夫人,蒋经国的生母就在这一次的轰炸中遇难了。

在江西担任行政专员的蒋经国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一度晕倒在地,而后迅速赶回了溪口老家,想要见自己的母亲遗体最后一面。

抱着母亲冰冷的躯体,蒋经国仰天长啸,发誓一定要为母亲报仇。另一方面,他也把痛失母亲的责任归咎于父亲现在的婚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父亲出于各种原因的考虑,把毛福梅留在了老家,才让她遭此厄运。

当把母亲安葬完之后,蒋经国特意联系了在重庆的蒋介石,但是蒋介石的回信中却只字未提“毛福梅”这三个字。

蒋经国忍无可忍,只能再度附上一封信,叙述了母亲这些年的经历、心境,以及此次溪口老家被日寇侵略的惨状。

在蒋介石离开家乡的这些年,正是毛福梅为他守护着家乡,守护着这一份家业。蒋经国在信中写道:“母亲的伟大,却是值得纪念的。”

所以在文章的末尾,蒋经国请求父亲在家乡为母亲立一座专祠堂。但是蒋介石受到信后却含糊其辞,因为他需要时时刻刻顾忌到宋美龄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蒋经国当然也知道这背后有他这个不省心的继母的影响,这件事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但是蒋经国心中留下的疤痕却没有那么容易散去,而这也成为了宋美龄和蒋经国之间一切矛盾的源头。

对于身居高位的蒋家人来说,表面的和平还是可以维持的,断不会因为家庭内部事务就轻易地翻脸。

但之后这些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则更加加深了两人之间的裂痕。

四大家族的恩怨

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经济凋敝,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政府却大肆敛财,其中尤以四大家族的做法最为令人不耻。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四大家族之间也绝不是铁板一块,而他们恩怨的起始,也与蒋经国和宋美龄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美龄的大姐宋蔼龄嫁给了孔祥熙,所以宋孔家族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而这生活条件优越的两家人跟蒋经国却是不太对付。

原因也简单,在他们眼中,蒋经国和其生母毛福梅无非是农村走出来的穷苦人而已,但孔宋两家却是长期以来的名门望族。

蒋经国曾长期在苏联学习马列主义,也是真的有撸袖子上战场干革命的经历,而孔宋两家却长期跟英美等帝国主义来往密切,养尊处优。

道不同则不相为谋,所以虽然两方都生活在蒋介石的羽翼之下,却完全没有一家人的感觉。

蒋经国在晚年也曾经回忆到自己和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初次见面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孔令侃和蒋介石交谈完正事后,为了尽地主之谊,蒋经国便亲自把孔令侃送到了门口。

但原本客客气气的孔令侃却突然换了一副面孔,出现了一副傲慢无礼的嘴脸。

当蒋经国伸出自己的手以示友好时,孔令侃却冷眼相待,自顾自的跳上了车,让在场的蒋经国颇为难堪。

再联想到孔家与自己继母宋美龄的关系,蒋经国不得不有些敏感与愤慨。

事实上,宋美龄也确实对这个儿子并不十分感冒,将他视为“乡下佬”,虽然蒋经国从始至终没有做对不起她的事,但一想到毛福梅,宋美龄的心中始终还是有芥蒂,不可能真正将蒋经国视如己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便有了开头蒋介石日记中记述的那些内容,敏锐的蒋介石注意到了自己家庭中的矛盾,所以不止一次为修复儿子与妻子之间的关系作出努力。

在另一篇日记中,蒋介石有着这样的描述,这是一篇在西安事变蒋介石被囚禁,感到自己生命受到威胁后给妻子宋美龄写下的遗嘱:

家室无挂念,惟经国与纬国两儿,皆为兄(代指蒋介石自己)之子亦即吾妻之子,万望至爱视如己出,以慰吾灵。

所以在40年代的初期,在蒋介石的努力下,宋美龄和蒋经国的关系还是有所缓解的,终于有了点一家人的样子。

但是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两人新的矛盾点很快就又出现了,而这一次的冲突比之前的种种嫌隙都更加严重,因为这次涉及到了国家的政治事务。

1948年,中华大地上战火纷飞,在国统区中更是乱象丛生,通货膨胀极其严重,百姓们民不聊生。

为了应付这样的状况,国民党政府发行了金圆券,希望能够整顿经济。但却是适得其反,金圆券很快就变成了国民党贪官们敛财的新工具。

看到这样的情景,蒋经国坐不住了,他向父亲提出了前往上海的请求,他要在上海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打虎行动”,肃清那些在后方贪污腐败的官员、企业、财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蒋经国初到上海的日子里,他的行动卓有成效,他指挥上海的军警单位以雷霆之势进行搜查、查封,只要查到违法的现象就严惩不贷。

但是当以囤积奇货为名处理了一位叫杜维屏的商人时,蒋经国的行动却遇到了巨大的阻碍,因为杜维屏的父亲不是别人,正是上海青帮大佬——杜月笙。

此人当然不是好惹的,且在上海滩地位显赫,他与蒋介石还曾经是拜把子兄弟的关系。

所以杜月笙给了蒋家一个难堪,他举报了孔家的扬子公司,把孔令侃也推上了风口浪尖。

蒋经国的手段是十分强硬的,虽然他知道孔家与自己的父亲蒋介石,与宋美龄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他并不打算网开一面,马上着手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事一传到宋美龄的耳朵里,那可就炸了锅了,她一向十分注重亲情,注重四大家族的关系,至于整顿上海的经济,在她的心里并没有那么高的地位。

此外,宋美龄自己本身也一直在大肆敛财,且与孔家难免有所往来,这一查二查的最后是不是会查到自己身上,那可就太丢脸了,宋美龄不敢对此打包票。

所以宋美龄亲自干预了扬子公司的案件,打电话给了在前线指挥战斗的蒋介石,自己也迅速来到了上海,插手蒋经国的工作,要求蒋经国就此止住,不能再进行下去了。

蒋介石听说后,一度十分犹豫,但宋美龄却持续不断地给他压力,最终,蒋介石在妻子的逼迫下走到了蒋经国的对立面。

至此,孔令侃的扬子公司并没有得到严惩,蒋经国的“打虎行动”也终究只能变成一句口号,也没有人再会相信他能够力挽狂澜。

之后,上海滩的经济形势急转直下,通货膨胀率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经济即将走向完全崩溃。

行政院长翁文灏顶不住压力,只能引咎辞职,但是精明的政客不会给自己留下什么把柄,在离职前他将责任完全推给了蒋经国,归因于他在上海办事不力。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蒋经国自知也无需再挣扎,发表了一份《告上海市民书》,将整顿经济不力的责任揽到了自己的身上,一段时间后,黯然离开了上海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经国的无奈也正式宣告了国民党“放弃了治疗”,不久后就走向了覆灭的命运。

与家庭的矛盾不同,政治立场上的根本对立,是宋美龄和蒋经国之间永远无法去跨越的鸿沟。而这一道鸿沟也会在之后的岁月里,直接导致了宋美龄晚年离开台湾的决定。

宋美龄的决定

国民党败退到台湾之后,宋美龄与蒋经国之间的鸿沟并没有因为他们在大陆的失败而减轻,反而彻底演变成为了“夫人”与“太子”两个派别之间的争斗。

在朝鲜战争期间。因为蒋介石始终做着“反攻大陆”的美梦,所以当中美两国在朝鲜作战之际,蒋介石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国人的支持下,蒋介石成立了一个“游击委员会”,专门在我国东南边境进行袭扰。

而这个委员会就主要是蒋经国掌握的,从选拔人员到安排工作,蒋经国都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但就在一切按照蒋经国的预想进行时,国民党保密局局长毛人凤突然站了出来,想要横插一杠。

但毛人凤的势力毕竟有限,所以他就想到了宋美龄,而宋美龄和孔令侃通过政治斡旋,居然最后将蒋经国完全踢出了这个委员会。

这使得蒋经国大为光火,“女人过问政治,总不是好现象”。一向不怎么说话的蒋经国用了这样的语言来评价宋美龄,可以说已经是非常愤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蒋经国在台湾岛上的工作始终都是被限制的,孔家和宋家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让他举步维艰。

在1952年,国民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做出了一个决定,要开除那些还没有来到台湾的中央委员,这其中就包括宋子文和孔祥熙。

这让十分“注重亲情”的宋美龄又坐不住了,他马上找到了负责这项事务的国民党副秘书长周宏涛,询问这是不是蒋经国的意思。

但可笑的是,蒋经国根本不在负责这项任务的工作小组中,宋美龄却自然地以为是一直以来和自己矛盾颇深的蒋经国想剪除自己的政治羽翼。

这一问不要紧,相当于把两方的矛盾摆在了明面上,蒋介石却又一次站在了妻子这边,撤销了开除宋子文和孔祥熙的议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经国虽然没有参与此事,但是被无端地怀疑,让他在生气之余也感受到了一丝的担忧。

“孔宋一案烦扰多年,不知何时得结束,忧情慎重,一夜未安睡,为党国,为父亲忧也。”

这是蒋经国在事后发出的感叹。

看上去,宋美龄在与蒋经国的争斗中占尽了上风,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蒋介石虽然十分珍惜和她之间的感情,但蒋介石最信任的人始终是蒋经国。

1969年,蒋介石在阳明山突发了车祸,自此之后,他的身体大不如前了。自知时日无多的蒋介石便开始着手安排身后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安排新的一届权力中枢,继承他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美龄得知后,便也开始着手安排,希望自己的侄子孔令侃担任要职。

但蒋介石显然没有这样的打算,他的心中一直想要将儿子培养为接班人。

事情到了这一步,宋美龄也知道意味着什么,孔宋两家与蒋经国的矛盾意味着蒋经国走上权力中心后决不可能信任他们,更不可能委以重任。

而蒋介石也知道这二人的矛盾,又一次嘱咐蒋经国要好好对待自己的母亲,并写在了自己的日记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当蒋介石离开人世后,母子二人的矛盾还是爆发了。

蒋经国决定独揽大权,开始实施他一系列的制度与政策。而这些思想和宋美龄的立场与利益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所以宋美龄最终也有了自己的决定,1975年她找到了蒋经国摊牌:“好,如果你坚持己见,那就全由你管,我就不管,我要走了。”

说完这话没几天,78岁的宋美龄就匆忙的离开了台湾。

在后来的岁月中,宋美龄也曾短暂回到过台湾,并做过一些演讲,让人们猜想她是否会在政治场上卷土重来。

但是事实证明,宋美龄并没有这样的想法,每次回台都只是短暂的停留,就又再度返回了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与蒋经国长期的矛盾让自己在台湾岛内的政治势力几乎丧失殆尽,想要翻盘也没有实力了。

另一方面,蒋经国死后上台的领导人李登辉一直有着反动的立场,企图分裂中国。

宋美龄虽然曾经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但她与蒋介石一样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并在晚年为海峡两岸的统一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所以她就没有再次回到台湾,在美国度过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结语

2003年10月24日,106岁高龄的宋美龄在美国曼哈顿的家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对于她来说,和丈夫以及儿子之间的矛盾大概会成为一生的遗憾,也使得她在晚年终究没有再度回到自己的故土上去。

但是她也曾反思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并尽力去弥补,在人生的最后时光中为推进祖国的统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蒋家王朝的故事已经过去,但在重新回望这一段历史时,我们还是会对那时的人和事产生新的看法,得到对于今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