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资品牌的现状,已是哀鸿遍野。

截至10月份,排在厂商销量前10名当中,唯一能保持销量增长的合资车企,只有上汽通用五菱(品牌还算自主)。

强如南北大众,再到日系阵营,无一不是在开销量倒车。

合资品牌的加速向下,似乎还看不到终点所在。

相反,以比亚迪、吉利和奇瑞为代表的 中国龙 参数 图片 )头车企,则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迅速夺过合资品牌的地盘。

合资品牌,真要玩完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王传福已经放言——「未来3到5年内,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40%大幅缩减至10%。」

「其中的30%,将由中国品牌填补。」

事实发展形势,确实已在朝此方向快速推进。

按照10月统计,当月自主品牌市场零售148万辆,同比增长32%,份额已高达65.7%。

反之,主流合资品牌零售57万辆,同比下滑17%,国内份额仅为25%。

合资阵营的垮台速度,已经超乎大家的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日系车型成为了销量下跌的重灾区。

10月30日,日本8大车企公布了2024年4至9月的全球产量数据。

同比减少6%至1187.8万辆,是日本车企4年以来首次在上半年的统计中出现下滑情况。

外媒直指,原因不乏受到了“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更激烈竞争”。

其中,大家从本田的销量变化亦能可见一斑。

10月,本田在华销量为75440 辆,同比下降42.16%。

这已经是本田连续第四个月销量跌幅超40%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跟本田情况同样严峻的,还有日产。

今年前10个月,日产在华销量同比下降了9.98%至55.8万辆,进一步远离了昔日的百万辆荣光。

在中国市场的持续低迷,导致日产在今年4-9月内的全球销量同比下降了4%。

按照上半年业绩显示,日产净利润暴跌超过90%,且官方还第二次下调了年度业绩预期。

在此情况下,“自救”已是迫在眉睫的选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日产宣布全球减产百万辆、裁员9000人,CEO亦主动带头减薪。

而在更早之前,日产和本田都传来了国内减产的消息。

日产计划缩减约30%产量,本田则减去20%,并且还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减员。

“边打边撤”,似乎已是不可避免。

事实上,今年以来合资品牌唯一能用来反击的手段,仍是价格牌。

昔日保值神车 汉兰达 将价格打到了20万出头,而别克也不再藏着掖着,频频打出“一口价”策略来发起冲锋。

此外,上汽大众在广州车展上宣布,昔日主销30万级别的 威然 ,当下一口价19.99万起。

曾主张高溢价的合资品牌,现在真的“脸都不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价格战打得火热的时候,不是没有人出来喊停、诟病拼价格刺刀的种种不是。

但话说得再多,也无法更改市场激战的惨况。

在智能电动车激斗传统燃油车之下,总有老玩家们要被迫离场。

而在汽车产能过剩之下,价格战亦必然无法终止。

通用汽车CEO博拉在描述中国市场时说到,「市场产能严重过剩,很少有人赚钱。」

「许多初创企业和老牌竞争对手,它们继续优先考虑的是产量,而不是盈利能力。」

「这是一个艰难的市场,但这种行为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亏损的公司数量不能无限期地持续下去。」

显然,大家都逃不过价格战。

但,这也不是合资品牌赖以战斗的全部。

既然合资品牌改变不了大环境,那能改变的也就只有自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资品牌的困境,大家都看在眼里了。

日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就在演讲里提到——

「不要否定、不要怀疑、不要质疑,合资合作对中国汽车产业长远发展起到的关键历史性作用。」

同时,他亦主张合资品牌应正视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正视合资品牌溢价能力削弱的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合资品牌的难题,付于武建议它们积极应对转型、彻底走出舒适区、深入本土化。

此外,合资品牌还应该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联手开拓国际市场。

实际上,这些变化都已经在发生了。

在大众入股小鹏以后,双方的合作已在不断深化。

除去前期公布将在G9平台上造车以外,大众还进一步对小鹏开放了MEB平台电子电气架构的开发权利,充分展现出双方的高度互信程度。

与之做法类似的,还包括广汽和丰田的合作。

在广汽丰田铂智3X身上,你可以看到不少换代埃安V的影子,无论是大空间还是Momenta智驾方案,两者都有着一致的卖点。

新常态下的合资自主车型,已经在一个接一个地出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外方放权、采用中方平台的组合拳,长安马自达就率先提出了这样的口号——

「在新能源赛道上,合资车企的大反攻时刻到了!」

长安马自达要做合资新能源头名,不仅是抢占市场,更要抢占心智。」

但既然放权和采用中方平台的模式,都已被越来越多公司所接纳,那由此是否就能给合资车型带来佳绩?

这还要打上个问号。

对此,灵犀L、 马自达EZ-6 以及将要登场的广汽丰田铂智3X,都需要时间去证明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去用上中方造车平台以外,如今越来越多外资品牌已经认识到,它们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智驾方案。

于是,像奔驰就找上了Momenta,而奥迪在牵手Momenta之余,还找到了华为来合作。

此外,东风日产也宣布和华为合作,表明自己是首个与鸿蒙座舱全方位合作的合资品牌。

在此基础上,东风日产首款纯电轿车N7也采用了Momenta智驾方案,以及用上8295芯片座舱。

显然,多数合资品牌都已认清中外的智能化水平差异,并为此作出了更好的本土化选择。

反之本田的烨品牌,则仍主张采用自家的Honda SENSING智驾和Honda CONNECT 4.0车机。

这大概要再次考验大家对于本田品牌的信仰程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资品牌清楚,当下需要用时间乃至份额去换取发展空间。

长安马自达执行副总裁邓智涛认为,「合资品牌需要借助中国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为用户提供更多新能源产品,为用户打造更多高度智能化产品。」

「合资品牌的综合优势,也将在转型过程中越来越明显。」

东风日产方面表态,「在车市内卷环境下,合资车企需要释放一部分市场空间和进行转型升级。」

「合资品牌反击战,一定还是可以持续和长期的进行下去。」

显然,合资车企没有放弃它们的求生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目前而言,加快推出新能源车型已经成为了合资车企的发展共识。

像大众也说了,2026年将在华推出6款插混车型。

但与此同时,合资品牌也深知燃油车市场是其不能再有闪失的部分。

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表示,「新能源汽车转型,并非一种动力结构消灭另一种动力结构。」

「东风本田不会放弃燃油和混动这两个市场,我们将实现燃油车与新能源的智能化同步升级,全面满足差异化用户需求。」

对此,上汽大众就率先做出了表率—— 帕萨特 Pro、 途观L Pro,以及将要推出的 途昂 Pro。

其中,科大讯飞座舱和大疆智驾的组合拳,已然成为了上汽大众Pro车型的关键利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汽大众直言,「我们的宗旨非常明确,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都要同步推进。」

「我们一定要研发出最智能的燃油车,它的智能程度应要超过燃油车里所有的豪华品牌,包括BBA。」

「中国市场到今天,55%以上份额还是汽油车,如果汽油车没有更好的智能化选择,那大众就担起这样的责任。」

作为更早入局新能源车战役的领军者,同时也是率先找上中国车企合作的代表,大众明显清楚未来的发展局势会变得怎样。

它清楚,智能电动化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需要。

它也清楚,智能电动化将带来车市格局的洗牌。

于是,大众集团在去年作出了公开表态——「在未来的中国市场中,大众希望成为国际品牌第一,全品牌前三。」

强如大众,都过得如此努力和克制,那排在它后面的合资品牌,也没有理由不更加努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最早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有声音认为这是考虑到了石油战略安全的问题。

并且,当时还有专家提出到2020年的石油进口目标值,借此来突显战略安全的需要。

但实际上,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国家进口石油量早已突破了相关目标值。

显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根本目的,跟其它领域的“自主替代”性质没有什么不同。

如今,合资品牌和中国车企的市场地位交替,已基本达到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目标。

而合资品牌在广州车展上的展出成果,也强调了中方团队、本土化成果的重要性所在。

让出市场份额和传统供应链的合资品牌,到了该结账的时候。

它们的努力可能改变不了趋势,只看最后谁更能适应新常态。